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袁滋:唐朝時期宰相、書法家,書跡傳世極少

袁滋:唐朝時期宰相、書法家,書跡傳世極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滋(749年-818年),字德深,蔡州郎山人,郡望陳郡扶樂(今河南太康)。唐朝官員,書法家。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出身陳郡袁氏。唐容管經略使元結內弟,經薦引入仕,授試校書郞,官終湖南觀察使。工書法,《舊唐書》稱其“工篆籀書,雅有古法”。書跡傳世極少。曾奉命出使南詔,在昭通鹽津有其摩崖題記,現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袁滋:唐朝時期宰相、書法家,書跡傳世極少

人物生平

袁滋(749—818),字德深,蔡州郎山人。弱歲強學,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結有重名,往來依焉。以處士薦授試校書郎。貞元(七八五至八o五)中,拜中書侍郎平章事,嗣爲劍南西川節度使。贈太子少保。工篆、籀書,雅有古法。元和八年(八一三)許孟容撰唐尚書省新修記,滋爲篆額。又虢州刺史王顏撰唐軒轅鑄鼎原銘,亦滋籀書。見於《舊唐書》本傳、《金石錄》、《廣川書跋》。樊綽《雲南志》載,唐貞元十年(794)十月二十七日唐朝使者袁滋到大理,賜南詔國國王異牟尋(白族)全印,其文曰:貞元冊南詔印……其曰,樓下大會,又坐上割牲,用銀平脫馬頭盤二面……樂在其中,有老人吹笛、婦人唱歌,各年近七十餘,牟尋指曰:此先人歸藩來國,開無皇帝賜故部及龜茲音聲兩部,今死亡零落盡,只餘二人任國。酒既行,牟尋自捧,敬跽勸讓,冊立使袁滋引杯酒曰:南詔當思祖宗績業,堅守誠信,爲西南藩屏,使後世以傳繼也,牟尋噓嘻曰,敢不承命,接上述所說:“坐上割牲,用銀脫馬頭盤二面就是用燒豬兩頭,放置在銀製的兩面馬頭平底的盤子中,供客人用刀割吃。”

袁滋:唐朝時期宰相、書法家,書跡傳世極少 第2張

趣聞軼事

復州有座青溪山,風景秀麗無比。丞相袁滋在沒有發達當官時,在復州、郢州一帶居住。因爲天晴,便登上了青溪山。走了幾裏地以後,道路越來越窄,越來越險,慢慢地便找不到路徑了。有個書生在這裏以賣藥爲生,家就住在山腳下。袁滋與他交談,非常投機,所以晚上就住在書生家裏。袁滋說:“此處應該有隱士和神仙。”書生說:“有五六個道士,每隔三兩天就來一次,不知道他們住在什麼地方。我與他們雖然很熟,可他們不肯詳細介紹他們的情況。”袁滋說:“能不能讓我拜見他們?”書生說:“他們非常厭惡俗人,但是很喜歡喝酒。您如果準備一罈美酒,就可以與他們見面。”袁滋告辭回家。後來帶了酒又去,等了幾天,五個道士果然來了。他們帶着道巾,穿着草鞋,拿着藜杖,很遠就互相打招呼,問冷暖,大聲說笑,到山澗的溪水裏洗腳,同書生開玩笑。書生爲他們擺酒席,斟上酒。五個人見了非常高興,問他:“什麼地方弄來的這東西?”於是每個人喝了三五杯。書生說:“不是我所能敬獻的,是有個客人拿來的,他要拜見先生。”於是將袁滋叫出來,與五個人一一見面。五個道士相顧失色,後悔喝了袁滋的酒,並且生氣地對書生說:“不應該讓外人來打擾!”書生說:“這個人心很誠,並且也信奉道教,稍稍大方熱情一點,又有什麼壞處。”五個道士不滿的神色逐漸緩和,他們見袁滋對他們很謙虛恭敬,便不時同他說幾句話,後來看着袁滋說:“坐吧!”袁滋拜謝後入座。一會兒,酒喝得高興暢快,一個道士注視袁滋說:“此人很像西華坐禪和尚。”過了很久又說:“真是。”屈指計算說:“那和尚死了有四十七年了。”然後又問袁滋的年齡。回答說正是四十七歲,道士拍手大笑說:“你應該去求功名,福祿都已經降臨了。”然後,他們與袁滋握手告別。一個個經過山洞,攀上山頭,扯着藤蘿跳躍,像飛鳥一樣走去,一會兒就不見了蹤影。後來,袁滋果然當了上丞相,併成爲西川節度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