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荊襄戰役中關羽爲何會知道陸遜要偷襲江陵等地?

荊襄戰役中關羽爲何會知道陸遜要偷襲江陵等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羽大意失荊州,對劉備而言,自然是損失慘重。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探尋。

在荊襄戰役最關鍵的時刻,關羽收到了一份重要情報:江東孫權派遣呂蒙陸遜揮兵西指,要偷襲江陵、公安兩處軍事重鎮,這兩座城池一丟,關羽的後勤補給就會斷絕,出征將士的家屬也會被東吳俘獲。

這份情報來自馳援樊城的徐晃,當然幕後主使是曹操——徐晃一心想擒斬關羽而建立蓋世功勳,他是沒有那麼好心要救老朋友關羽的。曹操故意泄露東吳軍隊調動情報,也沒安什麼好心,他其實是想一箭三雕,最終目的是保住曹仁苦苦堅守的樊城,讓孫權和關羽打個兩敗俱傷。

曹操故意泄露孫權偷襲荊州的重要情報,在《三國志》卷十四和卷四十七中均有記載:“權內憚羽,外慾以爲己功,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與權相持以鬥之,驛傳權書,使曹仁以弩射示羽。”

曹操之所以向關羽通報東吳軍隊動態,出自董昭的建議:“軍羽聞權上,若還自護,圍則速解,便獲其利。可使兩賊相對銜持,坐待其弊。祕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

解樊城之圍,亂關羽之心,還能讓孫權遭受重大損失,曹操和董昭的一箭三雕之計果然毒辣,但是事情有些超出了曹操的設想,那就是關羽對這位老上級不太相信,猶豫不決之間失去了撤軍回防而給予東吳軍隊迎頭痛擊的機會

我們可以這樣設想:孫權派出的呂蒙和陸遜不知道關羽已經有所防備,一頭扎進了荊州軍預設的埋伏圈,那麼不但荊州不會丟,劉備也可以從西川出發對孫權進行二次打擊,而曹操派來的張遼和徐晃,也可以趁火打劫,跟關羽一起瓜分江東。

荊襄戰役中關羽爲何會知道陸遜要偷襲江陵等地?

十分遺憾,關羽正像董昭預料的那樣,認爲江陵和公安固若金湯,東吳沒那麼容易拿下,而面前的樊城已經唾手可得,只需再加一把勁就行了:“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曹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

關羽的理想很豐滿:只要糜芳士仁(未必姓傅,他可能就是姓士,當時還有個活了九十歲的軍閥叫士燮)堅守十天半月,自己就能在拿下樊城之後大舉回援,那時候裏應外合,呂蒙和陸遜將像餃子餡一樣被一口吞掉。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糜芳士仁別說守半個月,他們一箭未發就投降了:“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

按照當時人們起名的慣例,我們似乎能知道糜芳自然是姓糜名芳,士仁也應該是姓士名仁,所以這二人簡稱“芳”、“仁”。

糜芳不芳,士仁不仁,背叛了劉備,也破滅了關羽最後的希望:“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衆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關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曹操的一箭三雕之計只成功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解了樊城之圍,而另兩個目標都沒有實現:關羽並沒有回過頭去跟孫權死磕,孫權以最小代價拿下了荊州大部分城池,曹操屬於白忙一場。

徐晃這個二愣子,根本就沒領會到曹操讓他把情報射入關羽營寨的良苦用心:“太祖復還,遣將軍徐商、呂建等詣晃,令曰:‘須兵馬集至,乃俱前。’”

曹操的意思,是讓徐晃彆着急向關羽發動進攻,要等張遼的部隊也開到前線再做定奪,而張遼接到馳援襄樊的命令後,顯然是知道曹操打的什麼算盤,所以他不緊不慢從容行軍,結果襄樊戰役打完了,他才姍姍來遲:“遼未至,徐晃已破關羽,仁圍解。遼與太祖會摩陂。遼軍至,太祖乘輦出勞之,還屯陳郡。”

曹操給予張遼極高禮遇,說明他對張遼的遲緩行軍是表示讚賞的,如果曹操真想跟關羽死磕,那是要治張遼一個“觀望不進”之罪的。

荊襄戰役中關羽爲何會知道陸遜要偷襲江陵等地? 第2張

徐晃沒有張遼那麼顧大局識大體,他心急火燎地跟關羽交戰,那自然是殺敵三千自損八百,擊敗了關羽之後已經無力再跟呂蒙陸遜爭奪荊州之地,而是採取守勢進行休整,流着口水坐看東吳把公安、南郡、江陵、宜都、秭歸、枝江、夷道都收入囊中,曹操知道自己火中取栗願望落空,只好送給孫權兩頂官帽,等於承認了孫權都荊州的佔領:“曹公表權爲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

襄樊之戰是曹軍進攻關羽防守,還是關羽自作主張或受劉備之命挑起戰火,曹劉兩家都沒佔到便宜:曹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並沒有擴張一寸土地,做了一次虧本買賣;劉備丟了荊州又丟了關羽,賠掉了上衣只剩下一條底褲。孫權不但佔據了絕大部分荊州,還逼迫曹操以大漢天子的名義冊封自己爲荊州牧,看起來他纔是荊襄之戰的最大贏家。

孫權得了裏子也贏了面子,但他真是這場大戰的最後贏家嗎?我們細看三國史料,就會發現大謬不然:荊襄之戰後,孫權和劉備各有一個半州的地盤,跟曹操還是沒法兒比,他們由抱團取暖的舅哥妹夫變成了不能靠得太近的兩隻刺蝟,孫劉聯盟表面是迫於曹丕的軍事壓力而恢復,但是破鏡重圓的裂痕卻無法彌補,聯合抗曹變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孫權和諸葛亮都沒有能力向曹魏發起單挑,這就給了曹丕乃至司馬懿平穩發展的機會,這也爲三分歸晉埋下了伏筆,同時也給我們畫出了這樣問號:如果關羽收到曹操傳遞過來的吳軍調動情報,馬上從樊城撤圍而回防南郡,這場大戰會出現怎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