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歷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靖,雍州三原人,其舅是滅陳的隋朝名將韓擒虎。出身將門儀表魁偉,加上受到當時執政的關隴貴族崇尚軍功的風氣薰陶,李靖自小便身負文韜武略,希望因時乘便建功立業。

韓擒虎屢次與他談論兵事,對這個外甥的謀略才華讚不絕口。成年後李靖雖官職低微,才幹卻聞名朝野。另一位滅陳的隋朝名將、宰相越國公楊素曾預言李靖最終將位列臺閣名垂青史。

隋煬帝末年,李靖任馬邑郡丞,協助時任太原留守李淵防備突厥。當時煬帝暴政導致民不聊生,各地反隋起義風起雲涌。李淵也打着防備突厥和劉武周的旗號暗中招兵買馬籌劃起兵反隋大業,李靖敏感地察覺到了這位上司的真實意圖,便以小罪自首,以囚徒的名義前往江都準備向煬帝告發李淵。然而李靖一己之身跑不過晉陽起兵的李淵大軍,因道路阻塞,長安破城後李靖被俘。

歷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老謀深算的李淵在李靖南下不久就洞悉了他的想法,入長安後一度想殺了這個不識時務的原下屬。李靖不甘壯志未酬身先死,慷慨陳詞打動李淵父子,獲釋後被李世民召入幕府,開始了他爲唐朝開疆擴土、安內攘外的輝煌事業。

▍南平吳楚,謀定後動

公元620年7月,李靖跟隨秦王李世民東征王世充,後被調往南方戰線,攻打江漢地區的蕭銑樑國。

隋末大亂,身爲梁武帝後裔的蕭銑在岳陽豪傑董景珍、鄭文秀等人擁戴下建立樑國,於隋煬帝死後稱帝並定都江陵,派部將率軍出擊,控制了西起三峽、東到九江、北據漢水、南抵交趾的廣闊疆域,部衆達40萬,曾進攻唐朝控制下的峽州,雖戰敗損兵折將,仍對唐朝在巴蜀地區的統治構成了威脅。

李靖到達峽州後仔細觀察敵情,率兵八百大破進犯夔州的蠻兵,設伏殺死其首領冉肇則俘虜五千多人,以實際行動消除了李淵先前的猜疑。

公元621年,爲策應唐軍攻取洛陽統一天下,唐高祖李淵批准了李靖攻滅蕭銑的方案,以趙郡王李孝恭爲行軍總管,李靖爲長史具體指揮,發動了討伐蕭銑政權的戰役。出征前李靖一面積極打造戰艦訓練水兵,一面說服李孝恭將歸附唐朝的各部族酋長子弟召入夔州,表面上授官留用實則作爲人質,有效穩固了巴蜀政局。

當年9月,李孝恭採納李靖謀劃,趁雨季江水暴漲蕭銑疏於防備率戰船兩千餘艘出三峽大舉東進,連破荊門、宜都進抵夷陵城下。蕭銑部下驍將文士弘率精兵數萬屯駐清江,李孝恭不聽李靖勸諫急攻,遭遇大敗。李靖趁文士弘新勝縱兵搶掠陣型散亂之際率軍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殺敵近萬俘虜舟艦四百餘艘。

唐軍趁勝攻下夷陵進抵江陵,趁蕭銑徵召的士兵未到發動強攻,李靖率部擊敗蕭銑部將鄭文秀等人俘虜四千餘衆,先後攻克江陵外城和水城;而後效法西晉滅吳時王濬的心理戰策略,將繳獲的大量舟艦散入江中順流漂下,使蕭銑的援兵誤以爲江陵城破猶疑不前。蕭銑外失援兵內困孤城,走投無路投降唐軍。入城後李靖力排衆議禁止部將抄沒蕭銑家產,善待江陵百姓,蕭銑的部屬相繼歸降。

歷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第2張

公元623年夏,曾歸降唐朝的江南義軍領袖輔公祏在丹陽起兵反叛。唐高祖李淵以李孝恭爲主帥,李靖爲副帥,率李大亮等七總管從西南北三面征討。

經過8個月激戰,唐軍擊敗叛軍各部收取大半個江淮,輔公祏派遣部將馮惠亮率舟師數萬屯博望山,陳正通率步騎數萬屯青林山,在梁山鐵索連江築堡修城負隅頑抗。

李孝恭召集衆將商討,一致認爲馮惠亮等人手握強兵據險以待,不如繞攻丹陽擒賊擒王。李靖卻敏銳指出輔公祏經營丹陽多年,一旦無法速勝唐軍將腹背受敵,建議突襲擊潰正面的馮惠亮所部,一鼓作氣再下丹陽。

李孝恭採納李靖策略,以羸卒誘使馮惠亮率部追擊;李靖親率部將斷敵糧道,經過苦戰大破叛軍,趁勝奔襲丹陽。輔公祏棄城東逃,與部將相繼被擒殺,江東地區徹底平定。

▍北定突厥,一雪國恥

南國風波才定,北疆烽煙再起。公元625年起,李靖先後調任幷州、靈州行軍總管,抵禦日益猖獗的東突厥。

突厥原隸屬柔然汗國,因精於冶煉逐漸強大,公元552年,突厥酋長阿史那土門率衆大敗柔然汗國自稱伊利可汗,後逐步征服草原各部,取代柔然成爲東起遼海、西至鹹海、北至北海、南達河中的遊牧帝國。

北周、北齊爲避免邊疆不穩爭相與其修好,隋朝建立後,隋文帝採納大臣長孫熾策略離間突厥內部各小可汗,使其分裂爲東西兩部相互攻伐;又冊封戰敗歸降的東突厥啓民可汗於河套地區。

啓民可汗死後,其子始畢可汗趁隋末大亂東山再起。東突厥不僅重新控制了原有領地部衆,還東伐契丹西略高昌,對依附的劉武周、樑師都等隋末割據勢力籠絡控制,連唐高祖晉陽起兵時也卑辭厚禮派劉文靜北上交好突厥。

劼利可汗繼位後連年竄犯唐朝邊境擄掠士女錢糧,於唐太宗登基當年率十餘萬兵馬長驅南下兵臨渭水,對唐朝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唐太宗忍辱與劼利結盟並厚贈金帛使其退兵,任命李靖爲兵部尚書積極爲討伐東突厥做準備。

經過貞觀初年的休養生息厲兵秣馬,唐朝國力軍力大幅提升;東突厥內部卻由於雪災和內亂實力大減。公元629年,唐太宗以李靖爲主帥率領張公謹、徐世績諸將十餘萬步騎分道進擊東突厥。

歷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第3張

次年正月,李靖親率三千精騎冒風雪出馬邑直趨惡陽嶺,消息傳來劼利可汗與部下大驚失色,李靖得報趁機離間迫降劼利部將康蘇密,又進擊定襄大破突厥守兵,俘虜隋煬帝蕭皇后送還長安。劼利倉皇逃往磧口,其別部又被徐世績在白道擊潰,只得收集殘部數萬人馬退守鐵山,派部將入長安請罪並請求歸附唐朝,意圖趁機恢復元氣逃回漠北。

唐太宗和李靖看穿了劼利的心思,君臣配合外鬆內緊:太宗派鴻臚卿唐儉一行北上撫慰劼利,李靖則趁突厥放鬆戒備之際率部從白道北進陰山,部將蘇定方率精騎兩百趁大霧突襲突厥牙帳,李靖率部跟進,殺敵一萬多,俘虜十餘萬,並殺死了屢屢挑唆突厥進犯唐朝的隋朝宗室之女義成公主。劼利想再度北逃卻被唐軍遏阻歸途,不久被擒押送長安,東突厥基本滅亡。

▍西征青海,雪域破敵

北方突厥歸降,吐谷渾又來犯,嚴重威脅了唐朝在涼州的統治及絲綢之路的安全。公元635年12月,年逾花甲的李靖再披戰袍,被唐太宗委任爲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帥侯君集、李道宗等將領進擊吐谷渾。

吐谷渾屬遼東鮮卑別部。東晉時期慕容鮮卑首領慕容廆的庶長兄慕容吐谷渾率部西遷,征服氐羌等部族後在青海東北部立國,後代以其姓名作爲族名和國名。東晉末年吐谷渾日益壯大,南北朝對峙時周旋於魏宋之間,不時侵擾河西地區。

公元608年,隋煬帝派大軍攻滅吐谷渾,在其故地設置了西海、河源等郡,因隋末動盪旋得旋失。吐谷渾可汗伏允復國後頻繁騷擾河西涼州等地,因雪域高原道路險遠唐軍每次反擊往往到青海湖止步,吐谷渾去而復返滋擾日甚。

公元636年閏四月,李道宗率部在庫山擊敗吐谷渾一部,李靖在赤海大破吐谷渾天柱王旗下三部,唐軍各部分道進擊各有斬獲。伏允戰敗後再次祭出屢試不爽的燒營遠遁招數,並在撤退時燒燬了沿途的草場。唐軍缺乏水草又連日追擊人困馬乏,大多數將領主張撤軍徐圖再戰。侯君集卻認爲伏允已到強弩之末,此時是徹底摧毀吐谷渾主力的最佳時機,一旦撤軍前功盡棄,吐谷渾仍可能捲土重來。

李靖採納了侯君集的策略兵分兩路,經過艱苦行軍在當年五月於烏海追上伏允可汗大敗其軍。而後唐軍連戰連捷,伏允山窮水盡自縊而死,其子慕容順投降。吐谷渾自此成爲唐朝屬國和抵禦吐蕃的屏障,河西地區日益安定繁榮。

歷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第4張

▍功成身退,兵法傳世

出征吐谷渾之前李靖就以足疾爲由辭任宰相頤養天年,戰後被誣陷謀反,雖被證明清白,但功成名就的李靖決定徹底退休闔門自守,清心靜養杜絕賓客。公元643年,李靖因卓越的戰功被尊奉爲凌煙閣功臣之一,因病未能參加太宗征討高句麗的戰役。

公元649年,一代戰神大唐衛國公李靖病逝,享年79歲,陪葬昭陵,其墳塋由唐太宗親自下旨修建,依衛青霍去病故事,築墳形如突厥鐵山、吐谷渾積石山,以表彰李靖平定強虜的功績。

李靖一生戎馬倥傯,在實戰中總結昇華了其軍事思想,曾著有《衛國公手記》等軍事專著,可惜失傳於後世。清代汪宗沂根據唐代杜佑等人的著作和宋代《武經總要》《太平御覽》的轉載整理編輯成《李衛公兵法輯本》三卷,部分還原了李靖的軍事思想和治軍理念:

首先,李靖重視將領才能素質,發展了孫子兵法對於將領作用的認識,認爲優秀的將領不僅要深謀遠慮審時度勢,還應以身作則團結部衆。作爲軍隊統帥,要將選拔合適的將領作爲戰爭取勝的首要準備工作。

他在多年的實踐中相繼培養了侯君集、李道宗、蘇定方等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侯君集平高昌、李道宗擊降薛延陀、蘇定方大敗西突厥高句麗皆成一代名將,足見李靖的選才育才水平。

第二,李靖強調了解敵情因勢利導,認爲審敵之強弱是取勝第二要旨。針對不同的敵情要知己知彼,不能輕舉妄動,而應隨機應變揚長避短。

李靖的戰役指揮常能體現出他臨敵機變的能力,往往能以少勝多或後發先至:征討蕭銑時充分利用對手土地廣大兵力分散上下猜疑的弱點,採用浮江漂舟的心理戰策略不戰而屈人之兵;征討輔公祏時充分分析對手佈防安排,採用疑兵計速戰速決摧毀對手防線;征討東突厥時充分利用敵人內部矛盾和僥倖心理追亡逐北廓清殘敵;征討吐谷渾時充分利用對手連戰連敗士氣銳減的時機克服困難出其不意。

歷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第5張

第三,李靖重視賞罰並重的治軍原則,強調賞罰手段的及時性和適當性,以此作爲持軍之急務。李靖每次戰後都及時奏請朝廷對有功將領予以獎賞,對高甑生等貽誤軍機的將領嚴厲責罰,明確了作戰任務和紀律,調動了將士的積極性。

第四,李靖強調軍隊的組織紀律管理,要求軍營中應安排專人照顧患病士卒,嚴禁傳播謠言恐嚇士兵。在實際指揮作戰中李靖也着力加強軍紀約束,攻破江陵後禁止部將擄掠蕭銑家產,先後鎮撫嶺南和江南各族豪強慰問百姓。李靖從軍隊風貌抓起,爲唐朝在南方征服地區逐步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英雄傳奇,千載流芳

顯赫的功績、卓越的才華和謙遜的人品,不僅使李靖名垂當世,更流芳後代。公元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下旨將李靖配享姜子牙武廟,此後宋、明、清歷代沿襲致祭,傳承千載爲人稱頌。

自古英雄美人惺惺相惜佳話頻傳,李靖妻子於公元640年去世,死後與李靖合葬於昭陵。歷史上對這位李夫人着墨太少,但唐傳奇《虯髯客傳》卻杜撰了一名貌美如花又勇敢機智的紅拂女,作爲楊素家妓傾慕李靖的才華氣度以身相許出奔太原,爲這位慧眼如炬覓得佳婿的傳奇女性提供了鮮活的文學形象。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