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此人的改革被史書大肆褒獎,在當時卻葬送掉了國家

此人的改革被史書大肆褒獎,在當時卻葬送掉了國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魏孝文帝元宏,所施行的漢化改革,影響後世深遠,也爲他贏得了隆高的歷史地位,直至今日,仍在歷史教科書中飽受肯定和稱頌。然而,也頗有不同聲音,以爲這場激烈漢化改革直接導致30年後北魏王朝覆滅,鮮卑民族也融入漢族而從此消亡,因此元宏其實是北魏和鮮卑族的千古罪人。

北魏孝文帝元宏,所施行的漢化改革(史家稱爲所謂“太和改制”),影響後世深遠,也爲他贏得了隆高的歷史地位,直至今日,仍在歷史教科書中飽受肯定和稱頌。甚至被認爲是中華民族偉大英雄,一脈相承的“北魏—北周—隋—唐”的中華第二帝國的真正建立者。

然而,近代也頗有不同聲音,以爲這場激烈漢化改革直接導致30年後北魏王朝覆滅,鮮卑民族也融入漢族而從此消亡,因此元宏其實是北魏和鮮卑族的千古罪人。

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

此人的改革被史書大肆褒獎,在當時卻葬送掉了國家

歷史上一切改革成功的關鍵,都在於一方面儘量減小反對勢力,另一方面儘量擴大支持勢力,也就是儘可能贏得更多利益集團的支持。

否則,縱然有再宏大的遠景,執行者懷着再美妙的設想,本身又具有再高尚的品格,也註定失敗。如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百日維新,其失敗的根本原因,都無不來自於既得利益集團的激烈反對,而無力遏止。

元宏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就在於元宏作爲一個手腕高明的政治家,切實贏得了北魏帝國內部最重要利益集團的支持,保障了他們核心利益不受損傷,甚至反而因爲改革而大大得益。

元宏首先做的是辯親疏,正名位,由此贏得了帝國核心領導層的鼎力支持。

北魏帝國開國君主拓跋珪,最初起兵時只是個逃亡少年,得到了拓跋氏族人大力支持,因此立國後一氣追尊了整整二十八代先祖爲皇帝,皆給與諡號,其中原鮮卑代國三位君主,又加以三祖廟號:拓跋力微爲始祖神元皇帝,拓跋鬱律爲太祖平文皇帝,拓跋什翼犍爲高祖昭成皇帝;因此,人數繁多的整個拓跋氏族人,全都成爲形式上的北魏皇族一員。

而拓跋珪死後,諡號只是烈祖道武皇帝。宗法太廟中,“烈祖”一向低於“太祖”和“高祖”,因此拓跋珪這個開國皇帝,在北魏帝國曆史長期也僅僅被視爲繼統之君。

一直到元宏即位後的太和十四年(490年),拓跋氏親貴大臣依然主張「然此帝業,神元爲首」,「平文、烈祖,抗衡苻石,終平燕氏,大造中區。」,將開啓北魏帝業的拓跋珪排在生前只是代王的拓跋力微、拓跋鬱律之下。也唯有如此,那些並非拓跋珪子孫,而僅僅是拓跋力微、拓跋鬱律後人的遠支宗室貴族,才能和真正的皇族子弟平起平坐。

次年即太和十四年(491年),元宏毅然下詔「烈祖有創基之功,世祖有開拓之德,宜爲祖宗,百世不遷。遠祖平文功未多於昭成,然廟號爲太祖;道武建業之勳,高於平文,廟號爲烈祖。比功校德,以爲未允。朕今奉尊道武爲太祖,與顯祖爲二祧,餘者以次而遷。」

將拓跋珪廟號改爲“太祖”,爲其開國之君地位正名,同時和一統北方的世祖拓跋燾並列爲“百世不遷”之祖,剝奪了平文皇帝拓跋鬱律“太祖”廟號,將其從帝國太廟遷移,因此也就等同於取消了遠支拓跋貴族的皇族地位。此舉使得身爲拓跋珪子孫的近支皇族的政治地位大大提升,他們原本就在帝國軍政舞臺處於相對重要位置,自然對此樂見其成,大力支持。

緊接着,元宏又開始了配套的爵位改革,一方面精簡冗餘,特別明確了“非皇族不得封王”原則,(類似於劉邦的“白馬之盟”),另一方面又並不影響原有既得利益者的實際利益。

北魏建國時,最早是拓跋宗室和各部落首領皆封王爵,另外沿襲了魏晉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人數龐大駁雜,名爵過多過濫。

拓跋珪於天賜元年下令改制,精簡爲王、公、侯、子四等爵;規定王爵第一品,公爵第二品,侯爵第三品,子爵第四品,只有皇子和異姓有大功的元勳功臣可以封王,原宗室王和部落首領封王者皆降爲公爵,最後封王十人,公爵二十二人,侯爵七十九人,子爵一百三人。

【天賜元年九月,減五等之爵,始分爲四,曰王、公、侯、子,除伯、男二號。皇子及異姓元功上勳者封王,宗室及始蕃王皆降爲公,諸公降爲侯,侯、子亦以此爲差。於是封王者十人,公者二十二人,侯者七十九人,子者一百三人。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縣,子封小縣。王第一品,公第二品,侯第三品,子第四品。】——《魏書·志·官氏》

但因爲這些爵位都可以子孫世襲,經歷近百年數代皇帝后,到元宏在位時期,有封爵者的數量再次膨脹氾濫,爵位含金量貶值,自然就難以賞功和激勵人心。

元宏於太和十六年(492年),下令新一輪爵位改革,非開國皇帝拓跋珪子孫的遠支宗親、以及異姓王,其王爵都降爲公爵,原公爵降爲侯爵,侯爵降爲伯爵,子爵男爵如舊。

並且不再授予非拓跋珪子孫(即元氏皇族)之人以王爵,並定公爵爲第一品,侯爵第二品,伯爵第三品,子爵第四品,男爵第五品,明確五等爵制的等級。

對之前的王、公、侯等衆多貴族來說,元宏只是降低了他們的名號,沒有降低他們品級和實際利益,所謂「名易於本,而品不異昔」,因此也沒有遇到太大阻力。

當然拓跋氏(元氏)的遠支王公,仍不免不滿。如從東陽王被降封爲平陽郡公的元丕,歷仕六帝,官居宰輔,正是反對遷都洛陽、更易鮮卑舊俗的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

後來元丕默許了他兩個兒子元隆、元超,參與太子元恂的謀反計劃。事敗後,二子被殺,元丕因爲年屆八十,垂垂老矣,被免死貶爲平民。

【太和十六年,制諸遠屬非太祖子孫及異姓爲王,皆降爲公,公爲侯,侯爲伯,子男仍舊,皆除將軍之號。】——《魏書·高祖孝文帝紀》

【王爵非庶姓所僭,伯號是五等常秩。烈祖之胄,仍本王爵,其餘王皆爲公,公轉爲侯,侯即爲伯,子男如舊。雖名易於本,而品不異昔。公第一品,侯第二品,伯第三品,子第四品,男第五品。】——《南齊書·魏虜傳》

【及罷降非太祖子孫及異姓王者,雖較於公爵,而利享封邑,亦不快。】——《魏書·元丕傳》

元宏在提高近支皇族待遇、降低遠支宗室政治地位的同時,又拉攏了一個實力龐大的政治集團,那就是北方漢人士族門閥。

並根據朝廷官員所在家族的三世之內,按有人曾擔任最高官職的高低,分別評爲“膏粱”(三公)、“華腴”(尚書令、尚書僕射)、“甲姓”(尚書、中領軍、中護軍)、“乙姓”(九卿、方伯)、“丙姓”(散騎常侍、太中大夫),“丁姓”(吏部正員郎),統稱“四姓”,以此評定士族門第,制定漢式官制朝儀,將北方漢人世家全面納入帝國統治中樞,極大擴展了北魏帝國的統治基礎。

元宏並通過移風易俗,強制性改鮮卑姓氏爲漢姓,盡棄胡族風俗語言服飾,更大力鼓勵鮮卑人和漢人通婚聯姻;自己帶頭納了多名漢人妃子入後宮;使得北魏皇族及衆多鮮卑重臣家族,也迅速被衆多漢人高門所接受認可,成爲中原士族門閥的一部分。

因此,短短數十年後,南朝蕭樑名將陳慶之北伐進入洛陽後,不得不由衷感嘆,本以爲「長江以北,盡是夷狄」,如今「始知衣冠士族,並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富,目所不識,口不能傳」,即北魏帝國治下的洛陽,其保存的漢魏衣冠,禮儀典章,竟然勝過了一向自詡爲華夏正朔的江左。

南樑名將:陳慶之

此人的改革被史書大肆褒獎,在當時卻葬送掉了國家 第2張

【陳慶之:自晉宋以來,號洛陽爲荒土,此中謂長江以北,盡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並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富,目所不識,口不能傳。】——《洛陽伽藍記》

來自敵國將軍的稱頌,殊爲難得可貴,對魏孝文帝元宏而言,更是對他這場漢化改革的最大稱頌。

然而,爲了改革成功,也確實犧牲了相當一部分下層鮮卑民衆的利益,犧牲了在北方戍邊的鮮卑將士的利益,他們也在沉淪數十年後,終於忍無可忍起兵反撲,即“六鎮起兵”,最終導致了北魏王朝的滅亡。

孝文帝改革最大的負作用,就是直接照搬了已經腐朽的士族門閥制,甚至進一步變本加厲。他規定,只要一個家族三世中有人當過吏部正員郎級別的低級官員,就能算作“丁姓”士族了。因此短短二十餘年,有資格入仕的候選官員在帝國就氾濫成災,竟到了“十人共一官,猶無官可授”的地步。

到了胡太后執政時,吏部尚書崔亮索性發明出一個“不問賢愚,但看年資”的論資排輩式授官法。而這種飲鴆止渴式的應對辦法,雖然被包括他外甥劉景安的多人反對,但因爲根本沒人能拿出更好的對策,於是居然推行了下去。

自此“賢愚同貫,涇渭無別”,官場充斥憑祖宗混日子的庸才,而真正人才大多隻能沉淪下僚,高門士族玄談清議、鄙視實務、尸位素餐的種種弊端,至此盡顯。

同時,元宏對官制的改革,以官分清濁,重文輕武,文爲清、武爲濁,一個人一旦名列兵戶武人行列,就意味着一生甚至子子孫孫只能沉淪下僚,絕無成爲朝廷大員之望。

在北魏舊都平城的原皇帝直屬禁軍,淪爲戍邊邊軍,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更急劇下降。

【籍貫兵伍,對隔宦流,處世無入朝之期,在生絕冠冕之望。】——《魏書·閹官列傳》引御史中尉王顯奏言。

而即使是新都洛陽的中樞禁軍將士,同樣對門閥高門壟斷朝官、自身前途待遇低下不滿猶甚。

甚至一度爆發了羽林虎賁上千人,先闖尚書省,再攻打政府公門,然後焚燒徵西將軍、光祿大夫張彝宅邸,將他和他兒子張始均毆打燒死的大騷亂。而朝廷不敢追究窮治。史稱「上下離心,文武解體,所在亂逆,土崩魚爛」。

所以,元宏死後不到三十年,以鮮卑軍人爲主的六鎮邊軍集團,纔會由葛榮等鎮將帶領,起兵造反,並在鄴城之戰後被秀容部酋長爾朱榮收編,篡取北魏政權,他們代表的,就是被排擠被損害之武人和下層士卒的憤怒呼聲。他們聲討的,正是那些將帝國原支柱軍隊當做野狗一樣拋棄的北魏皇族和鮮卑貴族們,因此遂有殺盡兩千朝廷官員、高門士族的”河陰之變“。

秀容部酋長、天柱大將軍:爾朱榮

此人的改革被史書大肆褒獎,在當時卻葬送掉了國家 第3張

一夫起兵而天下大亂,終於令北魏王朝土崩瓦解,新生的北周和北齊政權,皆是由胡化鮮卑貴族爲主導的武人執政,不約而同地汲取孝文帝教訓,不同程度地開起胡化倒車。

但北方漢人亦趁此天下大亂良機,得到了很大一部軍權。關東的高齊王朝便爲鮮卑化的漢人高歡所建,其名將高昂更出自漢人大族;關西的西魏八柱國有一半是漢人,包括李唐王朝的始祖李虎。

等到宇文氏北周一統北方數年後,一個鮮卑名“普六茹那羅延”的漢人以國丈之尊,執掌北周國政;鮮卑大將尉遲迥不服,據鄴城起兵,原北齊故地關東八州皆反;

這個恢復了漢名“楊堅”的偉大人物,敕令帝國首席名將、漢人老將軍韋孝寬揮軍東進,一戰平定叛亂。

隋高祖文皇帝:楊堅

此人的改革被史書大肆褒獎,在當時卻葬送掉了國家 第4張

隨後楊堅代周稱帝,詔令舉國盡棄胡姓,禁絕胡俗,光復漢統。數百萬鮮卑人,徹底失去了自北魏起長達數百年的“國族”地位,他們也做了各自不同的選擇。

明智者如獨孤伽羅,成爲新帝國的皇后,輔弼隋高祖文皇帝楊堅開創了“開皇盛世”;頑固抗拒漢人光復事業的反動派,如尉遲迥及其同黨都被直接消滅,成爲歷史塵埃。

從那之後,在北中國叱吒數百年之久的鮮卑人也正式成爲了歷史名詞,融入漢族。雖然一些姓氏如慕容、宇文、元、獨孤、尉遲、長孫等仍能探究其祖先來歷……

——魏孝文帝元宏的良苦用心,終究並沒有白費。

元宏的改革導致了北魏王朝滅亡,是事實;導致了他出身族羣的鮮卑民族滅亡,也是鐵一般的事實,惟其如此,我輩華夏後人,才更要對其以高度評價。

比較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的版圖,與今天中國的版圖,擴大了多少倍?如鮮卑一般被歷史湮沒掉的國家民族部落,爲了我華夏國家民族的存世與發展,他們本就理應消亡。

出身野蠻夷狄部落的先進精英如元宏,願意接受先進漢文化的同化,自然就超越自身血統成爲文明族羣的一員。他們的基因也融入爲華夏族羣基因的一部分流傳後世。

比如元宏改革後的北魏皇族的一支後裔,改姓長孫氏,成爲了大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成了大唐凌煙閣首席大臣長孫無忌。

北魏皇族後裔,唐朝趙國公:長孫無忌

此人的改革被史書大肆褒獎,在當時卻葬送掉了國家 第5張

而不願被漢文明同化的那部分頑固死硬派如爾朱榮、尉遲迥,自然就被淘汰,他們的基因也無以延續了。這就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

只要中華民族還繼續存在,如元宏這樣的偉大君主就一定會被大力頌揚,只因爲他的漢化改革符合我華夏民族的長遠利益,至於當時那些註定炮灰掉的鮮卑人怎麼想,——我們需要在乎麼?

人活在世上一定就有立場,國家民族存在地球上一定就有立場,倘不從自己國家民族立場來判別是非,難道反從別族別國的立場去當腦殘聖母麼?

唯有歷史虛無主義與民族虛無主義者,纔會不遺餘力去詆譭元宏的漢化改革,這正是其內心深處對漢文明巨大同化能力的恐懼,和對華夏民族復興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