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歷史上太后聽政爲何要“垂簾”?

揭祕:歷史上太后聽政爲何要“垂簾”?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封建社會時期,皇帝要親臨金鑾殿處理政務大事。但也會由於特殊情況,皇帝不能上朝親政時,就由皇后或太后臨朝聽政。那麼,太后聽政時爲何要“垂簾”呢?

  垂簾聽政之始

  稍知歷史的人,對“垂簾聽政”四字,恐怕都帶有深惡痛絕的情緒。因這四個字,連着一部喪權辱國史——倘若不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濫攬坤綱,中華民族也許不會經過長達一個世紀的血與火的蹂躪。是誰在男權社會極嚴厲的封建社會裏發明創造了這麼一種專權方式?是慈禧麼?並非。

揭祕:歷史上太后聽政爲何要“垂簾”?

網絡配圖

  其實,垂簾聽政不是慈禧太后的創造,歷史上最早使用它的人,比慈禧尚早800多年,第一個垂簾聽政的是宋真宗皇帝的皇后——宋仁宗皇帝的娘。史料載:宋仁宗繼位時,年齡幼小,政事不懂,而太后精於朝政,頗有才華,就代替兒子聽大臣奏事,聽政於朝。史雲:“太后聽政,殊建言羣臣奏事者,太后垂簾聽之。”

  這位“殊”,乃是做過亳州知州的晏殊,才名滿天,詩文行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自小被譽爲神童,七歲時,被撫州太守張知白以“神童”之名推薦,擢升爲祕書省正字。在以後的歲月裏,他得到了宋真宗皇帝的賞識,先後出任應天府太守、亳州太守、禮部尚書等官職,最後,終於入閣拜相。晏殊勤奮好學,手不釋卷,也非常注重發現和培養人才。他做應天府太守時,就把當時尚不知名的范仲淹聘請出來教授生徒,終於使范仲淹步入政界。史書上稱:“五代以來,興學自殊始。”當時文壇上一些叱吒風雲的文人如富弼、楊察、范仲淹、孔道輔、楊琦等,大都出自晏殊的門下。對文壇、文人、文風的影響,很是不小。

  可見,垂簾聽政始自宋仁宗的太后娘,發明者是晏殊。以理揣測,晏殊當時的心境,大約認爲太后雖處理朝政很嫺熟,但禮教盛行,男女畢竟有別,臣子與太后面對面奏答,不太方便,有失禮儀,遮以垂簾,外不見內。

揭祕:歷史上太后聽政爲何要“垂簾”? 第2張

網絡配圖

  至於太后在皇帝御座後面,用簾子遮擋的方式聽政,則是從唐代武則天開始的。《舊唐書·高宗紀下》記載:“時帝(唐高宗)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太后(武則天)……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爲‘二聖’。”至於爲什麼要“垂簾”,是因爲臨朝聽政當然要和羣臣相見,可是從前生活習慣是男女有別,內外有別。皇后居中宮,主內治。在臨朝聽政時,須遵守內外有別的原則,所以就只好“垂簾”和羣臣相見,宣諭、奏事都在隔簾情況下進行。

  1861年咸豐皇帝在熱河行宮憂憤交集,終於一命嗚呼!臨終前遺詔立他六歲的兒子載淳(chún)爲皇太子(即同治皇帝),肅順、載垣(yuán)、端華等八人爲顧命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

  由於載淳尚在年幼,因此,圍繞着由誰來掌權的問題,八大臣與太后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鬥。

  西宮慈禧太后首先策動東宮慈安太后與肅順等八大臣爭權,然後又與在北京的恭親王奕取得聯繫。9月初,奕以奔喪爲名,趕到熱河,與兩太后密謀,隨後立即返回京城佈置一切。這時正好有御史董元醇(chún)奏請皇太后“垂簾聽政”。八大臣看了奏摺,暴跳如雷,立即擬了上諭進行駁斥;慈禧太后卻將折旨扣下不發,引起兩宮太后和八大臣之間的尖銳衝突。11月1日兩太后回到北京,第二天就將載垣、肅順、端華三人革職拿問,不久就將他們處死,其餘五大臣或革職或充軍。

揭祕:歷史上太后聽政爲何要“垂簾”? 第3張

網絡配圖

  三天後,載淳正式登基,改年號爲“同治”。慈禧太后見條件已經具備,就宣佈正式“垂簾聽政”,自此西太后慈禧掌握清政府最高權力達四十餘年

  這個內外有別的原則,不僅僅皇家如此,從前社會上也是這樣的習慣。例如住宅有內外院之分,婦女在家除和家裏人以及至近親戚(男)在內院相見之外,也不和男的來賓相見,家中男僕人到上房向女主人回事,須請女僕代言,如果女主人有所詢問也是在室內說,男僕在室外回答,這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見的。

  由此可見,爲何聽政要用“垂簾”的形式,其並不是孤立的現象,而是整個社會上都是內外有別、男女有別的風尚。清朝的慈禧太后也是從“垂簾聽政”開始到最後執掌國家大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