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貪官末路:和珅爲何選擇正月十八自殺身亡?

貪官末路:和珅爲何選擇正月十八自殺身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和珅,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和珅初爲官時,精明強幹,爲官清廉,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皇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爲皇親國戚。隨着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貪官末路:和珅爲何選擇正月十八自殺身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衆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和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和珅一生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即公元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駕崩,嘉慶皇帝任命和珅與睿親王等一起總理國喪大事。正月初四,嘉慶發出上諭:譴責在四川前線鎮壓白蓮教起義的將帥玩嬉冒功,並藉此解除和珅死黨福長安的軍機處大臣職務。嘉慶命和珅與福長安晝夜守靈,不得擅離,切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繫。正月初五,給事中王念孫等官員上疏,彈劾和珅弄權舞弊,犯下大罪。初八日,嘉慶宣佈將和珅革職,逮捕入獄,並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和珅所匿藏的財產相等於當時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嘉慶命各直省和在京大員,就和珅事向朝廷表態。直隸總督胡季堂首先表態,他在奏摺中指責和珅喪心病狂、目無君上、蠹國病民、貪黷放蕩,真是一個無恥小人,請求將其“凌遲處死”。嘉慶立即批示,在京三品以上官員討論這個意見,若有不同意見,也可以自行向皇帝上奏。實際上,就是以胡季堂的意見定下基調,並通報各省督、撫,要他們都表明態度。  

貪官末路:和珅爲何選擇正月十八自殺身亡?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正月初九,嘉慶在公佈先皇乾隆遺詔的同時,將和珅、福長安的職務革除,下刑部大獄。命儀親王、成親王等負責查抄和珅家產,並會同審訊。正月初十,嘉慶御批“實力查辦以副委任”,全面清查和珅大案。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萬家團圓之際,邢部大牢裏的和珅更加哀愁和淒涼。他知道死期已至。對自己慘淡經營一生,家業富可敵國,到頭來落得個如此悲慘下場,不禁萬分慨嘆。這一次自己鋃鐺入獄,身陷囹圄,嚐盡了淒涼、冷清、飢餓、刑罰、痛苦等苦辣滋味。特別是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節,和珅自然而然想到往年家中過元宵節歡歡喜喜,自己在衆人侍奉下悠然自得、盡情享樂的情景,而今日卻是如此的悽慘,如此的悲涼,不禁提筆作了題名爲《上元夜獄中對月兩首》詩:

其一:夜色明如許,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捱曉,牆高不見春。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其二: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憐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與更俱永,恩隨節共新。聖明幽隱燭,縲紲有孤臣。 

這無疑是和珅在最後的一個元宵節之夜留下的兩首詩。從這兩首詩中不難看出,此時的和珅已經預感到自己的餘生時間不會太長了,末日即將來臨,傷感前事,發出幾聲悲鳴。但是,他至死執迷不悟,覺得自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可能是“懷才誤此身”,表現出一種“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無奈和悲哀心情。  

貪官末路:和珅爲何選擇正月十八自殺身亡?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正月十八,嘉慶皇帝宣佈了和珅二十條大罪。在有清一朝,一個官員犯下二十條罪狀,應該滿門抄家問斬的。但是,爲什麼嘉慶沒有這麼做呢?這可能是和珅沾了兒媳婦固倫和孝公主的光了。她不僅是乾隆的女兒,還是嘉慶的妹妹。當時,嘉慶主持廷議,要凌遲處死和珅,劉墉等大臣建議,和珅雖然罪大惡極,但是畢竟擔任過先朝的大臣,應改賜和珅獄中自盡。於是,嘉慶發佈聖諭,對和珅“加恩賜令自盡”。

就這樣,在這一年的農曆八月十八,也就是元宵節後的第三天,和珅用一條白綾了結了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懸樑自盡之前,他口占一訣,爲後世留下了一首絕命詩:

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菸是後身。

此時,和珅在獄中自殺身亡距乾隆駕崩僅僅過去十五天,而距和珅下獄才只有十天的時間。那麼,嘉慶爲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匆忙賜死和珅呢? 

其實,嘉慶的決定並不是倉促行事,而是等待了三年之久的“韜晦”之策。正如嘉慶所言:“和珅罪之大者,蓋由事權過重”。和珅長期專擅,“弄權舞弊,僭妄多端”,嘉慶早在皇子時代便耳聞目睹。當時和珅出入宮時,伺高宗喜怒,所言必聽,雖諸皇子亦憚畏之。“內外官員畏其聲勢,不敢違拗。”三年訓政期間,嘉慶對和珅的人品領教頗深,對乾隆朝中後期,國家財力耗竭,吏治衰敗的政局深有所悟。要整飭內政,挽救大清江山,必須儘早除掉和珅。  

貪官末路:和珅爲何選擇正月十八自殺身亡? 第4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嘉慶在八月十八賜死和珅,儘管他一再表白是“不得已之苦衷”,但其政治目的十分明顯,就是通過賜死和珅,殺一儆百,爲“肅清庶政,整飭官方”,扼制“諸務廢馳”的政治頹勢尋找契機,恢復皇權的尊嚴。嘉慶的策略當時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從根本上講,除掉一個和珅,是無法解決封建專制統治制度的一切弊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