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左宗棠後人在哪?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後代名醫輩出

左宗棠後人在哪?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後代名醫輩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早在2000年,美國《新聞週刊》評選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包括3位中國人:第一位是毛澤東,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身爲晚清重臣的左宗棠,軍功赫赫,治家有方。左氏一族,在清末亂世出了不少治國能臣,而後代良醫輩出,清白家風令後世稱道。

科舉之途屢屢不順

左宗棠,字季高,號樸存,湖南湘陰縣人,生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卒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家南宋時從江西遷來湖南,在那裏定居500多年。左宗棠父親左觀瀾教書20多年,生活清貧。左宗棠3歲時,跟祖父上山採栗子,採到栗子沒有吃獨食,而是回家與兄長平分。祖父誇他:“這孩子分栗子很公平,還知道謙讓,以後有出息。”

少年時,左宗棠以優異成績考上秀才。可他的科舉之路很不順利。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參加湖南鄉試,試卷沒能被閱卷的考官看中。眼看與舉人資格失之交臂,幸好這是爲道光皇帝五十大壽開的恩科,主考官從5000餘考卷中又選了6份,左宗棠名列增補的6人之首。

此後,左宗棠考進士三次落榜。有一次落榜,竟是因爲湖南人多中了一個進士,而湖北人少了一個,硬把左宗棠撤下,換上了一個湖北人。左宗棠決定不再參加會試,開始尋找新的報國途徑。他23歲結婚時,在新房自寫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這是對自己的勉勵,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左宗棠後人在哪?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後代名醫輩出

道光十七年(1837年),兩江總督陶澍回老家省親,途經醴陵,縣公館的一副對聯引起了他的注意:“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陶澍大爲讚賞,提出要見作者。這個作者,正是左宗棠。陶澍和20多歲的左宗棠一見如故,徹夜長談。左宗棠拜陶澍爲師,落魄的窮舉人,就這樣做了兩江總督府的幕僚。誰知好景不長,兩年後陶澍病死於南京,左宗棠失去靠山。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左宗棠在老家置了幾畝薄田,回家務農。

軍功成就曠世奇才

左宗棠雖在家隱居,卻已然聲名在外。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回原籍養病,途經長沙,指名要見左宗棠。左宗棠振奮不已,日夜兼程趕往湘江,上林則徐的官船時過於激動,一腳踏進水裏。林則徐見到衣裳溼透的左宗棠,笑着問:“這就是你的見面禮?”二人一直談到天亮,林則徐告訴左宗棠新疆的危局,將耗費數年心血整理的新疆資料和繪製的地圖交給左宗棠。這爲左宗棠後來新疆平亂埋下伏筆。

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進攻長沙。湖南巡撫張亮基知道左宗棠的軍事才能,派專使請出40歲的左宗棠守長沙。左宗棠與太平軍初戰長沙城下,太平天國西王肖朝貴戰死;再戰湘潭,太平軍主力被擊破。聲名大振的左宗棠,率部從江西打到浙江,同治元年(1862年),左宗棠升爲浙江巡撫,次年攻下了湯溪、龍遊、蘭溪,佔領金華,攻克了義烏、諸暨。左宗棠一路勝利一路升官,10多年中,當上了閩浙總督。

左宗棠軍功赫赫,不斷升遷,開始自負起來。傳聞他常說自己是牽牛星下凡,愛在飯後摸着大肚子說:“我不負此腹也!”有一次,他又手摸肚子,問身邊一個差官:“你知道我這肚內是什麼嗎?”差官說:“是燕窩海蔘?”左斥責道:“這是什麼話!我腹中都是絕大經綸!”差官出來後咂舌道:“左大人說他肚裏有絕大金輪,能吞下去真不簡單啊!”

左宗棠喜歡把自己比作諸葛亮,有時在寫給別人的信中甚至署名“老亮”。他的一個下屬林壽圖喜歡開玩笑,當左宗棠自吹自擂時,林笑說:“此諸葛之所以爲亮也。”左宗棠很高興。兩人後來又說起,當時有很多人自詡爲諸葛亮,林壽圖說:“此葛亮之所以爲諸也。”左宗棠把臉一沉,因爲“諸”和“豬”是諧音,左宗棠覺得丟了面子,後來找了個藉口把林趕走了。

西征路插滿左公柳

曾國藩對左宗棠提攜頗多,但左宗棠並不很“服”他。左宗棠比曾國藩只小一歲,但曾國藩統領湘軍時,左宗棠只是個幕僚。左宗棠在給曾國藩的信裏卻不肯自稱“晚生”,只署“愚弟”,他的傲氣,讓兩人關係逐漸惡化。傳說有一次兩人見面,曾國藩表面平靜,內心怨氣難消,出了個上聯:“季子敢言高?仕不在朝,隱不在山,與吾意見常相左(嵌入左季高三字)。”左宗棠也不示弱,對道:“藩臣當衛國,進不能戰,退不能守,問君經濟有何曾(嵌入曾國藩三字)?”

後來,曾國藩奉命處理“天津教案”,對洋人態度軟弱。一向主張對外強硬的左宗棠拍案大罵,二人斷交。

但左宗棠本人在民族大義上確實不含糊。同治四年(1865年),中亞浩罕汗國軍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喀什噶爾等城,宣佈成立“哲德沙爾汗國”。光緒二年(1876年),左宗棠讓護衛擡着一口棺材,親率6萬湖南子弟入疆平亂。他的大軍翻天山,穿沙漠,歷時兩年,收復新疆全境,是晚清歷史上最揚眉吐氣的大事件,也是抗拒外來侵略的光彩一頁。左宗棠下令,在西征路上遍植楊柳,並寫下一首七絕:“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這種楊柳,後來被稱爲“左公柳”,至今猶存。

光緒十年(1884年),法軍進犯臺灣基隆,又偷襲福州馬尾港,福建水師覆滅。清廷命左宗棠爲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他在福建整頓防務,援助臺灣清軍,使法國侵臺陰謀沒有得逞。正當捷報頻傳時,慈禧太后一意求和,下令停戰。左宗棠眼睜睜看着軍事勝利換來的是不平等條約,氣得口吐鮮血,暈倒在地。一年後,彌留之際的左宗棠口授遺折:“臣督師南下,逾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恨平生,不能瞑目。”9月5日,左宗棠病逝於福州,次年歸葬於湖南長沙。

未獲《環球人物》雜誌事先書面許可,任何媒體不得轉載《環球人物》雜誌圖片及文字內容,違者《環球人物》雜誌將追究其侵權責任。

左宗棠後人在哪?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後代名醫輩出 第2張

“左騾子”的清白家風

左宗棠一生剛直不阿,綽號“左騾子”。早在長沙幕府期間,永州總兵樊燮貪贓枉法,自恃身爲滿人,又是湖廣總督官文的親戚,拒不服罪。左宗棠堅決把他繩之以法。面對咆哮公堂的皇親國戚,左宗棠大義凜然地喝斥:“紈絝子弟,國之碩鼠,有何面目見爾列祖列宗?”官文向咸豐皇帝誣告左宗棠,把他的話篡改爲“八旗子弟,國之碩鼠”,說他“頭上有反骨”。咸豐帝下旨“就地正法”。幸而大臣中有人力保,左宗棠才躲過橫禍。

手握大權,左宗棠要發財易如反掌,但他一生清廉。他與晚清鉅富胡雪巖交往頗深,胡雪巖爲左宗棠籌措糧餉,左宗棠任命胡爲軍中總理糧臺,還保薦他爲候補道,後來更奏請皇帝,給胡加授布政使銜,賞穿黃馬褂。胡雪巖成爲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左宗棠在東南用兵順利,又在西北連戰連捷,在財政上得益於胡雪巖支持。兩人可謂典型的官商合作。說這樣的合作不謀私利,當然有人不信,就向朝廷告發。但朝廷調查的結果是,胡雪巖的財力支持,爲左宗棠的軍事行動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左宗棠一身清白。慈禧太后非常高興,隨即對滿朝文武下了一道口諭:30年不準參奏左宗棠。

左宗棠共有4個兒子,名爲孝威、孝寬、孝勳、孝同。他得子較晚,大兒子孝威出生時,左宗棠已經35歲。兒子7歲時,他離家到長沙當幕僚,此後戎馬生涯,與家人聚少離多,甚至一連6年都不能與家人見面。他對子女的教誨主要是靠書信。他寫信教導兒子:“讀書要目到、口到、心到。”“讀書做人,先要立志,想古來聖賢豪傑是我這般年紀時,是何氣象?是何學問?是何才幹?我現在哪一件可以比他?”

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四子均已長大成人。左宗棠爲左氏家塾寫下一聯:“要大門閭,積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讀書。”他本人的表率作用,對子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當時人們稱讚說:“公(指左宗棠)立身不苟,家教甚嚴。入門雖三尺之童,見客均彬彬有禮。雖盛暑,男女無袒褐者。煙賭諸具,不使入門,雖兩世官致通顯,又值風俗競尚繁華,謹守荊布之素,從未沾染習氣。”

左宗棠的兒子中,只有老四孝同在軍中當過較大的官,甲午戰爭時,曾任湖南巡撫的吳大澂在遼寧邊關統帥大軍,左孝同總辦營務。戰後,左孝同就退出了軍隊。

後代名醫不少

左宗棠的墓地,在湖南省長沙縣跳馬鄉楊梅河白竹塘。據當地農民回憶,左墓在1975年毀過一次,當時村裏要修橋,有人說左墓有很好的石料,就挖開了墓。左宗棠當時“看起來與活着時一樣”,大概1.6米高,辮子有尺把長,一見風,皮膚就慢慢變黑,後來腐爛了。他墓裏面“沒什麼東西”。當地農民在山上另挖了個坑,把左宗棠的屍骨藏起來。後來重修,才把遺骨葬到原地。左宗棠的祠堂“左文襄公祠”,上世紀50年代被改成工人文化宮。

左宗棠後人當官的不多,孫子左念恆做過餘杭太守,是個詩人。到了第四代以後,多學者,多名醫。左宗棠的曾孫左景鑑是著名外科專家,毛澤東早年在湖南搞農民運動的時候,左景鑑也搞過農運。上世紀50年代,他奉命入渝籌建重慶醫學院,在上世紀60年代與黃家駟、裘法祖、吳階平並稱爲中國外科的“四把刀”。據左宗棠曾孫女婿樑賜龍回憶,“文革”時,左景鑑被打成牛鬼蛇神,被迫去打掃廁所。有好幾次,他掃着掃着,來人通知讓他趕快換衣服,北京的首長要做手術,“飛機在那裏等着”。

左宗棠後人在哪?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後代名醫輩出 第3張

左景鑑的兒子左煥琮是外科專家,1994年,蔣經國之子章孝慈到北京求醫,爲他做手術的就是左煥琮。左景鑑的大女左煥琛也是學醫的,是影像醫學及心血管病專家,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過上海市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左氏後人中,還有一位旅法華裔漢學家左景權,在敦煌學方面頗有成就。

左宗棠的曾孫左景伊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腐蝕與防護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所創造的左氏定律,至今是化工防腐處理的一個重要定律。他曾撰文回憶王震將軍對左宗棠的評價。1983年8月,王震將左景伊邀至自己家中,談了3個小時,還將個人珍藏的《左宗棠年譜》送給左景伊。王震說:“左宗棠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歷史情況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議,毅然率部西征,收復新疆,符合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左公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值得我們後人發揚的。”這個評價,對左宗棠還是蠻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