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由空城計的可行性分析兼談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默契

由空城計的可行性分析兼談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默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奇怪,諸葛亮與司馬懿這對一生之敵何來知音?且聽我慢慢道來。(本文以《三國演義》爲敘述依據)諸葛亮派紙上談兵代表人物馬謖去守街亭,導致街亭失守,諸葛亮不愧爲諸葛亮,在他的芝麻酥的軍事部署後料定其必敗,急忙安排後路,完畢後親自趕往西城運糧。可是,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司馬懿在攻取街亭後,也看中了西城,親自率十五萬大軍趕往西城,不過他可能沒聊到這一下網住了一條大魚——蜀漢丞相諸葛亮。後面的情節大家都耳熟能詳,諸葛亮沒有逃跑,而是大開城門,旗幟放到,自己坐在城樓撫琴,司馬懿到後立於城下仔細辨聽那琴音絲毫不亂,隱隱還透着一股殺氣。於是倉皇撤軍,諸葛亮見其退走,遂哈哈大笑,終於化險爲夷。

由空城計的可行性分析兼談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默契

這一段精彩的文字,敘述的事件後世人都認爲是假的,這是爲了突出諸葛亮的智謀。原因有以下:1。這件事不見於《三國志》而是見於《蜀記》,只不過西城變成陽平關,其他大體相同。2。司馬懿沒那麼蠢,可以有諸多選擇,比如排一隊偵察兵進去看看等。

其實,這裏不想討論事情的真僞,我認爲如果真有空城計這件事,那是完全可能的。只是司馬和諸葛在一彈一聽的瞬間達成了默契。司馬懿當時在魏國並不是那麼高枕無憂,曹操在世時就曾經懷疑過他,有過三馬同槽之夢,並且多次對人說司馬懿鷹視而狼顧,是個有野心的人。從司馬懿在曹操手下的表現可以看出來,後期司馬懿獨當一面時顯示的智謀過人,在前期不沒有太多展現,這一定是司馬懿也肯定聽到些風聲有關係,所以刻意隱藏鋒芒,當然曹操本人雄才大略,手下重要謀士很多,不需要他司馬懿太多的計策,後面諸葛亮大舉北伐,司馬懿成爲魏國擎天之柱,他的老謀深算展露無遺。

但是,魏主對於司馬懿並不完全放心,書中諸葛亮略施小計,弄些假告示貼一下,就使得曹睿罷免了司馬懿。難道真是曹睿智商如此之低嗎?曹睿可不是弱智,他是很聰明的,不可能看不出這個不高明的計策,而罷免司馬懿只不過是找個藉口奪其兵權罷了,後來重新啓用司馬懿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看看後來曹睿託孤給司馬懿,太子曹芳摟着司馬懿的脖頸,曹睿語重心長的說“太尉勿忘幼子今日相戀之情!”說完是潸然淚下。這些話是極其不正常的表述,能聽出曹睿許多的無奈,曹睿其實一直對司馬懿不太放心的。對此司馬懿當然心知肚明,諸葛亮當然也瞭然於心。

司馬懿屯兵西城之下,諸葛亮城上彈琴,司馬懿用心聆聽,其實,琴聲中諸葛亮娓娓道來:司馬懿啊,你如果殺進來可要想想後果啊,當然我諸葛亮是完了,可是,我完了,魏國就太平了,魏國太平了,你司馬懿就沒有利用價值了,沒了利用價值也就沒了生存價值了,想想魏主會怎麼對付你吧。諸葛亮彈的一定是如泣如訴,內中含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類的曲子,大膽猜測很有可能是與范蠡或文種有關的曲子。司馬懿聆聽之際腦海中一定浮現出曹睿將其免職趕回家的一幕一幕,於是恍然大悟,馬上驚慌退兵。退兵後這樣的事怎能說出,即便是對司馬師和司馬昭,因此瞎編道“諸葛亮生平謹慎,不肯弄險,從他否決魏延子午谷建議可以看出來,所以他如沒有伏兵是絕不會這麼做的。”諸葛亮見其退走,哈哈大笑,心中一定是想司馬懿果然是知音,自己沒有看錯人。這番心意不能名言,故此也編了個瞎話對手底下人說“司馬懿知道我畢生謹慎,所以,我這次偏弄了一個險,他反而疑惑了,所以撤兵。”雙方的高度默契,瞎話都編的一樣。

由空城計的可行性分析兼談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默契 第2張

那麼,有人也許會問,司馬懿難道這麼膽大,面對諸葛亮這樣的超級對手,敢這麼玩火,萬一讓諸葛亮北伐成功豈不全都玩完?諸葛亮又怎麼這麼有把握聽絃歌而知雅意呢?這其實又是默契之二,諸葛亮明知不可爲而爲之,蜀漢如此弱小,魏國如此強大,諸葛亮北伐其實自己也沒信心成功,只是不付劉備託孤之恩,以攻爲守,在自己有生之年保住蜀漢政權不忘,把戰火燒在敵國境內。諸葛亮《後出師表》其實已經流露出此意“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已經看到蜀漢難逃滅亡之運,最後又說“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明白表示,自己只能負責到生命最後時刻,之後就沒辦法了。司馬懿又豈不知諸葛亮的用意?司馬懿曾經在書信中寫道:“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信心十足,諸葛亮即使強大,但一:蜀國弱小,病源不足;二:諸葛亮奇謀不足,過於謹慎;三:蜀國地勢雖險要,但利於守而不利於攻,後勤補給太成問題;四:對諸葛亮能打就打,打不了就守,諸葛亮就完全沒辦法。

那麼,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怎麼不擔心自己呢,司馬懿開始的憂慮是自己根基尚淺,而且沒有實際的兵權,或者有兵權而沒有通過征戰建功,基礎不牢。通過和諸葛亮這麼多年你來我往,通過這些作戰司馬懿和魏國軍方人物已經形成建立了從屬關係和感情,牢固的掌握了兵權,曹睿已經無法動搖,很多大將成了司馬懿的鐵桿,比如郭淮,樂郴,陳泰等,以致後來夏侯霸、毌丘儉、諸葛誕對司馬家不滿發動叛亂都得不到軍方的支持,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曹睿也已無法控制,像當初一樣輕易拿掉司馬懿的兵權。

由空城計的可行性分析兼談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默契 第3張

最終,兩個人通過多年的太極推手,諸葛亮連續北伐,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有生之年使蜀漢政權沒有滅亡,青史留名。而司馬懿通過抵抗諸葛亮,牢固的掌握了兵權,爲自己以後擺平曹家,獨掌大權,最後司馬家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雙方達到了互利雙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