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120年前李鴻章訪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高不可攀

120年前李鴻章訪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高不可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有錢嗎?你們有技術嗎?”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霸氣”反問BBC記者。網友@進擊的熊爸爸 聯想到了將近兩個甲子前,李鴻章出訪當時的大英帝國:

貴國之聰明才智、天財地寶、物力人材,向嘗心儀之,今得目擊之,且見其日積月累,高不可攀。—— 李鴻章,1896 ) 你們有資金嗎?你們有技術嗎?你們有專家嗎?如果你們這些都有,那我們就會像對待法國人一樣,與你們合作。——劉曉明,2015)

小編搜了一下,這段話確係李鴻章,出自《李鴻章歷聘歐美記》。

飛象網總裁項立剛此前也在微博說:林則徐、李鴻章等先輩安息吧!你們希望的這一天終於來了。針對BBC對爲啥英國不能去中國修核電站的質問,劉曉明大使反問:“你有錢嗎?你有技術嗎?你有專業經驗嗎?爲劉大使這句話點個贊。

1896年,李鴻章遊歷歐美,在英國待了20天。《文史天地》雜誌2008年帥豔華撰寫的文章描述了李鴻章訪英之旅,摘錄如下: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不僅使得日本成爲中國最大的威脅,更加劇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1896年,德國強佔膠州灣,英國佔據威海衛,法國竊取廣州灣,中國處於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之中。爲了達到“聯俄製日”的目的,清廷利用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之際,特派李鴻章爲“頭等欽差大臣”出使俄國。其他國家得知此事,都想借機擴大在華利益,於是紛紛邀請這位“東方的俾斯麥”前往參觀。

120年前李鴻章訪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高不可攀

8月4日,李鴻章與英國首相兼外交部總長索爾茨伯裏密談了一上午,雙方從兩國的經貿合作談到外交政策。談及增加關稅問題,李鴻章對首相不願增加關稅表示不滿。他說道:“惟知貴國之讓日人,不聞日廷之謀瓊報也。今貴國不肯移待日之道以待敝國,又惟知英人之歧視東土,而任華人之憾抱向隅也。”中堂滔滔不絕的辯論,雖讓首相欣賞,但增加關稅問題因爲直接涉及到英國切身的經濟,最終未能解決。

13日,李鴻章來到烏里治造船廠,觀看了英國炮兵的操練。至水雷廠時,對水雷製造的辦法、如何定購以及水雷價格等都進行了仔細詢問。之後,中堂乘輪船在泰晤士河歷覽了英國船塢、船廠、槍局和炮局,在欣賞泰晤士美妙風景之餘,更是對這些先進的軍工企業豔羨不已。

15日,李鴻章來到了聞名世界的格林威治天文臺,同時受到海底電纜公司總辦的宴請。宴席前,總辦將兩條長一尺的英美大洋電纜線贈與李鴻章。隨後的發電廠一行,發報人員當場將68字的電報發至上海輪船招商局,25分鐘後,即收到了盛宣懷的電報。李鴻章不禁感慨電報的神速。(引文完)

將近兩個甲子之後,習近平訪英期間將要參觀的中國通信技術巨頭——華爲,已經在英國投資研發5G通訊技術,以及酷炫的石墨烯了。

李鴻章在離開英國前總結道:“泰西格物之功效,致力之材能,某皆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他日身歸故國,後半生無涯之大事,將重整其旗鼓,忝顏而將中軍;且較諸前半生之僅效微勞者,冀於中國尤有裨益。然華人難於圖始,欲假數年之心力,遽奏萬祀之膚功,不得不求助於大英,而望化難爲易也。”

這已經不是網友第一次拉李鴻章出來“穿越”。今年“9•3”閱兵時,上海的一羣熱心人就製作了一幅繪畫作品,讓李鴻章等歷史人物“登上”看臺,觀看百年後的中國軍隊。

主創人員掌贏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創意總監王知遙說:這些人物添加進去的時候有一種流淚的衝動,但既不是喜也不是悲,更像是站在長征盡頭回望時的唏噓感概。我們80年代出身的人都經歷了國家從貧弱發展到富強的過程,而且在改革開放後,那個貧弱的時代是暴露在發達國家的全方位對比之下的,心理上更加貧窮和空虛,我也曾經很崇洋媚外。但在過去的二十年裏,現實的發展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救贖和自我的迴歸,作畫的時候從內心深處回首了這個漫長的過程。

的確,新世紀以來,中國的變化太快。英國學者馬丁·雅克今天在英國《衛報》上寫道:

2005,上一次中國國家元首訪問英國(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訪英),當時英國的GDP還略微大於中國,如今,中國經濟規模至少已經增長了2倍。

被外媒整天唸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小編看到時有點將信將疑。搜了一下,還真是如此,只能感嘆:這世界變化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