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仗還沒開打,此人竟已經知道諸葛亮的用兵企圖

仗還沒開打,此人竟已經知道諸葛亮的用兵企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蜀後主建興九年(公元231年)祁山之戰後,蜀漢與曹魏邊境的西北地區出現了難得的平靜。經過連續征戰,曹魏綜合國力的巨大優勢使得諸葛亮對北伐的難度有了更加清晰的瞭解,對曹魏軍力也有了更加透徹的認識。

仗還沒開打,此人竟已經知道諸葛亮的用兵企圖

諸葛亮認爲,連年北伐的失利除了各種客觀因素之外,糧草供應的不足、連年征戰將士戰鬥力下降是制約北伐大軍最爲關鍵的原因。因此,祁山之戰結束後,諸葛亮調整國策,暫時停止作戰,轉而採取休士勸農、教兵講武的策略,在蜀漢國內努力發展農業生產,擴大灌溉面積,增加糧食收入,恢復因常年戰爭帶來的國庫空虛、百姓疲憊的局面。

仗還沒開打,此人竟已經知道諸葛亮的用兵企圖 第2張

經過三年時間的努力,糧食產量穩步上升,蜀漢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同時,諸葛亮命駐紮在漢中的軍隊在沔陽黃沙東南一帶展開屯田,就地解決漢中駐軍的糧食供應。

仗還沒開打,此人竟已經知道諸葛亮的用兵企圖 第3張

爲了增強軍力,諸葛亮於蜀後主建興十年(公元230年)開始在漢中地區加緊對軍隊的訓練和休整工作,又在軍隊的裝備上做了改良。據《太平御覽》記載,諸葛亮命巧匠蒲元在斜谷精心造刀三千口。經過測試,蒲元研製的刀能劈開裝滿鐵柱的竹筒,比蜀漢大軍一直使用的同類兵器殺傷力大爲增強。經裝備軍隊後,反響強烈,被將士們讚譽爲“神刀”。

經過多年征戰,諸葛亮深感糧食供應是導致北伐大軍無功而返的最大瓶頸。因此,諸葛亮於蜀後主建興十一年(公元233年)冬下令,將未來作戰所需軍糧運輸至斜谷口一帶,並在該地修建了大型的糧食儲存基地。針對漢中及西北地區地形複雜,糧食運輸困難的頑疾,諸葛亮又精心研製出“流馬”,與“木牛”一起作爲軍隊糧食運輸的工具。

仗還沒開打,此人竟已經知道諸葛亮的用兵企圖 第4張

諸葛亮在西北地區多年的征戰,使得曹魏不敢掉以輕心。祁山之戰時,司馬懿正式取代了因病去世的大將軍曹真,成爲曹魏在西北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就在祁山之戰結束後不久,曹魏西北地區將領們就開始對諸葛亮下一次的進犯時間進行了一番討論。

仗還沒開打,此人竟已經知道諸葛亮的用兵企圖 第5張

大將軍軍師杜襲、督軍薛悌都認爲諸葛亮將在蜀後主建興十年(公元232年)西北地區小麥成熟之際來犯,而司馬懿卻獨具慧眼,預判出了諸葛亮的出兵時間。司馬懿認爲:以前諸葛亮兵出祁山,首先進攻的是陳倉,結束慘敗而回。他定會吸取教訓,不會以攻城作爲目標,寄希望於野戰。因此選擇的作戰地區不會在隴西地區,一定是在隴東。以往諸葛亮退兵的最大原因是糧食供應不足。未來他想再度來犯,事先就必須準備充足的糧食。

仗還沒開打,此人竟已經知道諸葛亮的用兵企圖 第6張

司馬懿推測,沒有三年時間,諸葛亮是不會發動下一次戰爭的。於是,司馬懿上奏魏明帝曹睿,將冀州地區的農夫遷到上邽從事農田開墾,在關中地區修建了大量水渠灌溉農田,在京兆、天水郡、南安郡等地興建冶鐵業,進一步增強西北地區的農業生產,準備於諸葛亮進行長期較量。

仗還沒開打,此人竟已經知道諸葛亮的用兵企圖 第7張

客觀地來說,這場仗尚未開打,司馬懿就已經在糧草貯備、敵情判斷上做了充足的準備。由於兩國國力的巨大懸殊,再加上司馬懿的準確判斷,這場仗的勝負已經變得毫無懸念。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