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施肩吾唐朝狀元生平簡介,詩歌及道教著作極爲豐富

施肩吾唐朝狀元生平簡介,詩歌及道教著作極爲豐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東齋,號棲真子。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杭州第一位狀元。生於唐杭州府新城縣招賢、招賢德鄉(新登縣,今富陽洞橋鎮賢德村,因民國18年(1929) 劃區,建立鄉鎮制。新登縣招賢、招德兩鄉劃歸分水縣,1961年8月10日,恢復富陽縣建制。原富陽、新登兩縣行政區域和分水賢德公社原合併重置富陽縣,故有分水縣人一說)。是集詩人、道學家、臺灣澎湖的第一位民間開拓者於一身的歷史傳奇人物。

施肩吾唐朝狀元生平簡介,詩歌及道教著作極爲豐富

早年讀書分水五雲山、龍門等地。元和二年(807)舉進士,知貢舉太常少卿李建試之《太羹不和賦》、《早春茂雪詩》,以第13人及第。然淡於名利,不待授官,即東歸。臨行,張籍等著名文士爲之賦詩餞行,傳爲韻事,既歸,心慕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縣)爲古十二真仙羽化之地,築室隱居,潛心修道煉丹。晚年,率族人渡海避亂,至澎湖列島定居,爲大陸人開發澎潮之先驅。所作《題澎湖嶼》詩:“腥噪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里。黑皮少年學採珠,手把生犀照鹽水”,以及《感憶》詩:“暫將一葦向東溟,來往隨波總未寧。忽見浮鷗歸別塢,又看飛雁落前汀”,頗能道出其地風光。肩吾工詩,與白居易相友善。著有《西山集》行世,《全唐詩》收錄197首。

北宋大中祥符時期,另有一位修道者施肩吾,字希聖,號華陽子。著作《西山羣仙會真記》、《鍾呂傳道集》等。

基本概況

施肩吾幼年家貧,好學的他不畏勞苦,每日上山識字習文,並在唐元和十年殿試中被欽賜狀元及第。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天下大亂,施肩吾率領族人乘木船,經過多日漂泊,到達了澎湖並最終在此定居。他把大陸的先進生產方式和農業生產技術也帶到了那裏,與當地人一起參加生產勞動,開發寶島。被後人譽爲“開發澎湖的先驅者”。

施肩吾一生與詩歌同行,他的詩歌及道教著作極爲豐富,有詩集《西山集》十卷傳世,《萬首唐人絕句》詩集中收入其詩一百五十一首,後人評論他的詩作"新奇瑰麗,格高似陶,韻勝似謝,其品格當不在李杜下"。

另有北宋大中祥符時人,施肩吾,字希聖,號華陽子,著有《西山羣仙會真記》、《太白經》、《黃帝陰符經解》、《鍾呂傳道集》等。

人物生平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字東齋(一說字希聖,爲北宋修行人華陽子施肩吾,二人重名),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出生於賢德施家村(今杭州市富陽區洞橋鎮賢德村)。爲唐代著名詩人、道學家、民間開發澎湖第一人。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登進士第(一說憲宗“元和十年進士”)。青年時期曾與同鄉詩友結成東林詩社。東林,位於新登城西三十五里的廣陵中堂畈地方,山峻林茂,景色優美,五代時建有隱居院,後改淨嚴寺,明清時改建中堂寺。東林詩社的詩大都失傳,《道光新登縣誌》僅留施肩吾《遊東林》一首:火輸烈烈採雲浮,纔到東林便是秋,有客可人來未暮,松風幾沸碧山頭。入道後稱棲真子。長慶(821~824)中,隱於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學仙(或說“文宗太和中,乃自嚴陵入西山訪道”)。他在《與徐凝書》中自謂“僕雖幸忝成名,自知命薄,遂棲心玄門,養性林壑。賴先聖扶持,雖年迫遲暮,倖免龍鍾,其所得如此而已”。又在《述靈響詞序》中稱“慕道年久”,覽《三靜經》而行“三靜關”法,以開成三年(838)正月一日“閉戶自修,不交人事”,後“此三者皆應”。著有《西山集》十卷、《閒居詩》百餘首。《全唐文》收有《養生辨疑訣》(或作《辨疑論》)等,《全唐詩》也收入其詩作。其養生之說亦見於《道樞》。

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於一身的歷史人物

據倖存的三部《東安施氏宗譜》及各種歷史資料記載,在施肩吾的祖輩中,早期的公候王卿、尚書、太尉、將軍等高官顯貴很多。施氏本姓姬,系周公後裔。周公笫四子伯禽被分封到魯(今山東),稱爲魯惠公,其子尾又封爵於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帶),施伯,此乃施姓起源。施肩吾是施氏家族的第四十四代。

那麼,施肩吾的祖父爲何要從繁華的吳興遷徙到新城與分水交界地域,而且是個“三不管”的人煙稀少的偏僻山野?

據《施氏族譜》及新舊《唐史》《資治通鑑》等有關資料查考,不外乎有兩種版本:

一是中唐時吳興發生了罕見的災荒,百姓四處逃生,施肩吾的祖父用一副籮擔,一頭裝着其父施光國,一頭裝着其姑姑,從吳興一路逃荒到分水和新城兩縣交界處,看到這裏山清水秀,地肥人少,就決定安頓下耒。對此,不覺有不少疑點,首先是施氏祖上時乃名門富貴之家,在魚米之鄉的吳興,即使有罕見饑荒,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應該可以度過的。再者,就是要遷徙,也不需要定居到如此“三不管”地段呀。

第二個版本是與施氏曾祖施邦倫官曆中書舍人有關。當時當朝的“巾幗宰相”是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爲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據《新唐史》載:“散騎常侍馬秦客以醫術,光祿少卿楊均以善烹調,皆出入宮掖,得幸於韋后,恐事被殊,安樂公主欲韋后臨朝,自爲皇太女,乃相與合謀,於餅餡中進毒,六月壬午,中宗崩於神龍殿。”《資治通鑑》也載,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復位後,上官婉兒、太平公主和韋后得寵,專掌起草詔令。景龍四年(710年),中宗崩,韋后欲效武后而稱帝,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衝入宮中,殺韋后及其黨羽,發動政變,誅韋后、安樂公主及上官婉兒,擁立其父唐睿宗爲帝。

施狀元的曾祖施邦倫是當朝中書舍人,因此,施狀元的祖父唯恐株連,乃攜家眷躲難來到賢德這“三不管”的山塢定居,箇中奧祕也就不言而喻。但對此也有疑點,譬如《舊唐史》並無韋皇后、安樂公主和太醫合謀毒死唐中宗一說。

筆者前去賢德考察,當地幾位老人告訴我們,施肩吾的祖父來到這“三不管”的地方落腳,在當時是十分聰明之舉,據傳,當年這裏有一條石坎,是兩縣的交界線。坎上屬睦州郡分水縣管轄,而坎下卻是屬於吳郡新城縣所轄。開始時施肩吾的父親在坎上搭建一間茅屋住了下來(即在睦州分水縣界內)。後來待生活安定之後,卻在坎下的新城縣境內建造了住房定居下來,而將原來的小屋作爲堆放雜物之用。他們在新城縣內的屋旁居住,開荒耕田種地。因爲施肩吾的祖父是位相當有文化、有教養的謙謙君子,又勤勞善施,兩縣近居都十分敬重他。施肩吾便出生在賢德這幢新建的住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