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殺,連劊子手都自刎謝罪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殺,連劊子手都自刎謝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于謙,相信如今更多的人,會想到那位說相聲高的于謙,畢竟現在的德雲社還是很火的,但我要說的于謙卻非此于謙,而是一位明朝的英雄人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于謙的一生的經歷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是一位讀書人,從高祖開始,于謙一家就在朝爲官,所以也算是書香門第,從小熟讀詩書的他,在23歲時,也成功考取了進士第,爲官期間,因爲恪盡職守,所以也頗受皇帝的賞識,在人民之間也獲得了爲官清廉的好名聲,所以官位也在穩步的提升。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殺,連劊子手都自刎謝罪

到了1426年,由於漢王朱高煦起兵想要謀反,而明宣宗也御駕親征,看到于謙得才能,明宣宗就任命于謙是御史,戰況也是大獲全勝,當看到朱高煦出來投降,于謙上去就是破口大罵,完全不管皇室的威嚴,朱高煦也是被罵的擡不起頭,而皇帝也沒因此生氣,而是龍顏大悅,還稱呼他罵的好,之後,明宣宗看到于謙的忠義,也讓于謙巡遊江西,查看是否有冤情,而在巡查幾年裏,于謙也是發現了不少的冤獄,也都一一平反了,而這也讓于謙在百姓中的名聲更好了。

于謙不給宦官王振好處,含冤入獄

而在明朝時,我們也知道,都是由內閣主持朝政,只有特別大的事情,纔會與皇帝商議,其中,早期的時候,內閣由三楊主持,而他們深知于謙的忠義,所以但凡是于謙的奏摺都是第一時間處理,而且一般都是准許的,但後來,三楊退位,宦官王振主持內閣。自古我們也知道,發生過不少宦官亂政的事件,而這個王振也不是個好貨,他喜歡斂財,於是每個大臣遇見王振都要給他送禮、送紅包,但唯獨于謙,有一天于謙準備進京上奏,有人勸他,現在的是王振管朝廷,他喜歡收禮,你最好帶點禮物給他,但于謙一身清廉,自然不願意,而王振得知于謙的態度,決定給他穿小鞋,於是王振給於謙安了一個罪名,直接判他三個月後死刑。

這一消息傳出,百姓卻紛紛上京城,爲于謙求情,看到事情隱瞞不住,王振謊稱自己抓錯人,然後將於謙放了,但降職成大理寺少卿,但這一結果還是被大家所不滿,各地藩王和百姓,都希望于謙能繼續擔任巡府,爲百姓們申冤做主,而這一訴求,自然也被皇帝滿足。

于謙自此,長達數年時間,依舊繼續爲冤枉平反,在發生災荒時,也找到當地的府衙,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名聲也是越來越好,一代忠臣、清官的名頭也被大家認可。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殺,連劊子手都自刎謝罪 第2張

到了1449年,蒙古大軍來犯,明英宗錯信宦官,御駕親征結果,不僅精銳盡失,皇帝也被抓了,而這是朝廷上下恐慌,于謙站出來主持大局,剷除了宦官王振,也設法戰勝了蒙古大軍,就回了明英宗。

再次含冤,命送斷頭臺

但于謙的忠義,卻也惹得一些奸臣的不快,他們蠱惑皇帝,下令處死了于謙。於是在1457年,于謙被斬首與城門外。

當時,據說在斬首于謙後,當天原本晴空萬里的天上,突然烏雲密佈,大家也知道于謙是含冤而死的,於是伏地痛哭,認爲自此天下間就少了一位真正的忠臣。而當時的儈子手,因爲殺了于謙這樣的忠臣,據說終日難安,最後自刎謝罪了。

而當時,據說皇帝還派人去于謙家裏抄家,卻發現于謙真的是家徒四壁,家裏最值錢的,只有皇帝賞賜的蟒袍和利劍,但要知道,于謙曾擔任多年的巡府,這可是個肥差,但于謙卻比普通官員更窮,可見於謙有多麼清廉。

而在於謙死後的一年,誣陷於謙的石亨和曹吉祥等人,事情敗露,明憲宗也爲于謙沉冤昭雪,將陷害他的人一一處罰,還將於謙的兒子赦免並委以重任,也當成是對於于謙一種補償,但明憲宗還是感嘆道,雖然能沉冤昭雪,但忠臣卻回不來了,就是這樣一位明朝第一忠臣,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