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國姓是“朱”,給臣子賜姓卻是“鄭”,有什麼講究?

明朝國姓是“朱”,給臣子賜姓卻是“鄭”,有什麼講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明朝姓氏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相傳,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又稱皇明,清朝時稱之爲前明。又因皇室姓朱,稱朱明。

大家都瞭解,在中國古代社會,皇上爲了籠絡重臣,除去給他功名利祿,與他們結爲姻親外,還有一種至關重要的籠絡方式,那就是賜姓。如唐代開國元勳徐世勣,李淵爲了嘉獎他的貢獻,便在武德二年封他爲曹國公,加授右武侯大將軍,賜李姓。此後,徐世勣便入了李氏族譜,更名爲李世勣。唐太宗稱帝后,爲避諱,他更名爲李勣。

明朝國姓是“朱”,給臣子賜姓卻是“鄭”,有什麼講究?

而明代因爲是朱元璋創建的,因此國姓爲朱。但令很多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是,明朝皇帝賜的姓爲什麼是鄭而不是朱?這背後又有什麼原因呢?在明代被賜姓的人羣中,最知名的兩人就是鄭和、鄭成功。鄭和是由於替朱棣下西洋被大家所熟識,而鄭成功則是由於反清復明被後代所欽佩。那這兩個人爲什麼都被賜姓爲鄭呢?

鄭和,本名馬和,世稱“三保太監”。有關他幼時的歷經不詳,只知是在明代平雲南對決中被擄。傅友德、藍玉班師返京後,馬和隨軍進到南京,後進宮服現役。明洪武十八年,傅友德、藍玉奉命駐守北平府,馬和隨軍前去,後被加入燕王府服現役。建文年間,燕王朱棣啓動靖難之役後,馬和捨命追隨者。在鄭村壩一戰中,馬和立下了赫赫戰功。

朱棣爲了嘉獎馬和的貢獻,用軟筆寫了一個極大的“鄭”字,因此馬和被賜姓爲鄭,此後更名爲鄭和。大夥兒必須留意的是,朱棣僅僅給馬和賜了個姓,而不是賜的國姓。因此 馬和更名鄭和,而不是朱和。

明朝國姓是“朱”,給臣子賜姓卻是“鄭”,有什麼講究? 第2張

對於鄭成功被賜姓爲鄭,那便是極大地誤解了。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大木,爸爸是明朝末年海商及走私貨犯罪團伙的頭領鄭芝龍,媽媽是日本女人田川氏。南明弘光政黨亡國後,鄭芝龍由於手握着雄師,因此 變成隆武帝藉助的至關重要軍事實力。鄭芝龍將孩子鄭森舉薦給隆武帝,隆武帝對鄭森的才能可以極其稱讚。他曾感嘆地對鄭森說:“遺憾也沒有閨女能嫁給你,但你需要忠誠我大明朝,別忘記!”

爲表示對鄭森的賞識,隆武帝將國姓朱賜給了鄭森,並將其本名“森”改爲“成功”。此後,鄭森就變成了朱成功,民間老百姓則敬稱他爲“國姓爺”。那爲什麼之後的在歷史上都一直叫他鄭成功,並非朱成功呢?至關重要有三方面的要素。最先,鄭成功反清復明不成功後撤到臺灣,而在閩臺地區,鄭氏的陣營是非常大的。鄭成功名垂千古,張家出了那麼一個角色,當然要大書特書,使他修復原本的姓氏。

次之,清朝故意的更改。在明末清初,反清復明陣營較大的,就是鄭成功手底下的兵馬。爲了不許漢族人對復明形成期望,清朝執政者便故意將國姓爺朱成功改成鄭成功。最終,南明亡國。擁有國姓,對於臣子而言是強大的榮耀。但若國家亡國的話,這一個國姓就變成燙手的山芋。

明朝國姓是“朱”,給臣子賜姓卻是“鄭”,有什麼講究? 第3張

鄭成功去世後,他的小孫子鄭克塽投降了滿清。爲了不引火上身,鄭克塽便將鄭成功改成了本姓。所以說,鄭成功並不是被皇上賜的鄭姓,只是人家原本就姓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