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元朝敗退後,爲什麼會有那麼多漢人爲元朝自殺呢?

元朝敗退後,爲什麼會有那麼多漢人爲元朝自殺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368年,在朱元璋軍隊的猛攻下,元順帝選擇敗退漠北,元朝對全國的統治結束,漢人的大一統王朝明朝建立。在元順帝偏安一隅,思念中原的繁華時,可能連他都沒有想到,當年在他治下的漢人竟然有很多爲蒙元自殺。

元朝敗退後,爲什麼會有那麼多漢人爲元朝自殺呢?

元末明初,這樣的人還不算少。他們中間的絕大部分都是漢人,不僅包括元代僅用於指稱北中國漢語人羣的“漢人”,也包括南部中國說漢語的人們在內。在這些“元遺民”中,表現剛烈的人物並不難找。其中最爲人所知的,或許就是鄭玉。

元朝敗退後,爲什麼會有那麼多漢人爲元朝自殺呢? 第2張

鄭玉是“南人”,屬於通常被視爲具有“民族壓迫”色彩的元朝“四等人”制之中的最末一等。因爲在儒士圈子裏有一點名氣,元朝曾“授以隆賜,命之顯秩”,但他固辭不出,因此從沒做過元朝的官。朱元璋的部下想錄用他。鄭玉自稱已“荷國厚恩”,不能再辜負元朝,隨後便自縊而死。另一個叫王翰的元朝二品高官,居官廉潔愛民,元亡後在山中藏身十年之久,最終還是被明太祖尋獲,讓他出來供職。他便把兒子託付好友,然後以自裁明志。

也有一些人的命運比鄭玉、王翰好。“元遺民”裏最著名的三個人,楊維楨、沈夢麟和藤克恭,被明人合稱爲“國初三遺老”。其中名氣最大的,是當時南國詩壇領袖楊維楨。他可以赴金陵幫建國不久的明政府修定禮法,但絕口不提作官的事。他曾寫過一首詩《老客婦謠》,以一個客居異鄉的老婦不願再嫁自況,曲折地表明自己不想入仕的心跡。

元朝敗退後,爲什麼會有那麼多漢人爲元朝自殺呢? 第3張

作爲最底層的漢人,爲何會做蒙元的“遺民”?歸根結蒂還是和當時社會意識形態有關,元朝在全國統治雖然不足百年,但正統性已經被士人普遍接受,臣子守君臣大義,不做兩朝人臣是他們的底線,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漢人不願在明朝做官甚至自殺。但可悲的是,元順帝逃亡時,只帶走了他的蒙古同胞,所以死節的大官不多,反而是中下層死節的漢人不計其數。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