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朱元璋統一天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朱元璋於1368年正月,正式建立了明朝,年號洪武,建都於南京,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史稱明太祖。元末農民大起義,歷時十七年之久,遍及全國絕大部分地區,最後朱元璋趕走元朝皇帝,翦除羣雄,建立了明王朝,這在歷史上具有巨大的意義和作用。元王朝是以蒙古貴族爲核心所建立的王朝,也是我國曆史上由少數民族統治的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元王朝爲了確保他們的統治地位,實行了殘酷的壓迫政策。老百姓在苛捐雜稅,無數苦役下民不聊生,終於掀起了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浪潮。

元王朝是蒙古貴族所建立的,於是就把他們本民族的一些落後的生產方式強加給中原地區的漢族人民,使大量人民淪爲驅口,把手工業工人變爲工奴,把耕地變爲牧場。這便嚴重地阻礙和破壞了生產力。元末農民大起義,衝擊了這些落後的東西,不少驅口獲得了人身自由,手工業工人也從工奴地位中解放了出來。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元朝末期政治腐朽,王公貴族、官僚地主、僧道等寄生階層惡性膨脹,土地高度集中,普通百姓無法生存,於是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這衆多的起義軍中,最爲優秀的,無過於朱元璋。

元末大起義,不僅許多蒙古王公貴族被趕跑或殺死,漢族的士紳也受到了大的衝擊,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社會經濟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自喪亂以來,名門巨室往往散落,江南北巨姓右族,不死溝壑,則奔竄散處"。

朱元璋是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最後勝出者,他所走過的勝利之路,艱難而又漫長,不僅僅是把元朝統治者趕出大都,就算結束了,他還經歷許多的歷程,做了許多的事情,那麼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之後,爲了迅速統一天下,究竟付出了多少?又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們翻開明史,就不難發現,朱元璋主要做了下面的五件事。

第一件事:平定山、陝兩地,鞏固後方

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它所能夠管轄的土地,僅僅是中原、江南和閩廣這些地方。其餘的地方還都在其他人手中。我們來看一下當時全國的形勢。

四川由夏政權統治。

雲南由元宗室樑王所控制。

秦、晉、關、隴地區還有一批割據者存在。

元順帝雖然已從大都(北京)退到上都,但還保存着完整的政府機構和一定的軍事力量。

東北地區還有元丞相納哈出率領二十萬元軍屯駐在金山一帶。

由上面所列,我們可以看出,儘管當時明王朝已經建立,但是當時的形勢卻不容樂觀,面對着這種割據形勢,朱元璋的首要任務,就是繼續完成統一天下的任務。元大都此時已經被徐達率兵攻下了,按照地理位置來講,最方便的就是讓徐達接着率師西征秦晉。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2張

元順帝當時北走上都的時候,命當時在山西的擴廓帖木兒"率兵出雁門關,由保安州(河北涿鹿縣)經居庸關以攻北平""。按照正常情況,徐達應該回師救援,可是徐達並沒有回救北平,而是乘着擴廓率師遠出的機會,"乘其不備,直抵太原"。擴廓沒有想到徐達會不救援大都,此時的他已經進軍到了保安州,聽到明軍去進攻他的老巢後,就連忙還軍救太原,半路上遭到徐達所率明軍的夜襲,擴廓大敗,僅以十八騎逃到大同,後轉到甘肅。

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徐達派副將軍常遇春、馮勝渡河攻打陝西。三月,徐達親率軍進佔奉元路,明廷改奉元爲西安府。元將張思道、孔興、脫列伯逃去。常遇春、馮勝人攻下西安之後,沒有多做停留,迅速率師自西安進取鳳翔,元將李思齊率所部十餘萬人西奔臨洮,馮勝跟蹤追擊,李思齊降,立臨洮衛。

徐達隨後也率軍進抵鞏昌(今甘肅隴西),至此,秦晉的重要地區大部平定,明朝政府於洪武二年四月置陝西、山西兩行省,以中書參政汪廣洋爲陝西參政,御史中丞楊憲爲山西參政。

第二件事:繼續掃清元朝殘餘勢力

明朝在進軍秦晉的同時,於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派遣常遇春等人,攻克了開平(即元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東)。

常遇春原本也是隨着徐達在秦晉前線。四月,朱元璋命常遇春從鳳翔回到北平(原來的元大都),與李文忠率步兵八萬、騎兵一萬,自北平往取開平。常遇春所率部隊,驍勇無比,錦川之戰,敗元將江文靖;全寧之戰,敗元丞相也速;大興之戰,更是大破元兵,擒其丞相脫火赤,三戰連勝,兵鋒直指元上都開平。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3張

常遇春的威名,元順帝是知道的,三戰連捷,直接就打到了上都,更是讓元順帝害怕不已,沒有接戰就匆匆向北逃跑。明軍沒有費勁就打下了開平,俘虜了沒有來得及逃跑的宗王慶生及平章鼎住等人,還俘虜了將士萬人,獲取了車萬輛、馬三千匹、牛五萬頭。

元順帝當然不開心,他像喪家之犬一樣,從大都敗逃到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達來諾爾附近),從大都市跑到了小山村,從日日笙歌到景況淒涼,他的痛苦可以從傳說是他所做的歌中,瞭解一二。

"失我大都兮,冬無寧處;失我上都兮,夏無以這暑。性予狂惑兮,招此大侮。墮壞先業兮,獲罪祖。死而加我惡諡兮,予妥歡帖睦爾奚辭以拒。'歌聲甚哀,繼之以泣,至今蒙兀人尚能按之"。

這首歌詞,可能並不一定是元順帝所作,但是它也確實反映了當時以元順帝爲代表的蒙古貴族不甘失去一切但又無可奈何的頹喪情緒。

明朝政府爲了進一步掃清蒙古餘氛,徹底將元王朝的殘餘勢力趕到漠北,達到明王朝的北邊邊境安定,朱元璋在洪武年間多次出兵攻打元朝殘餘勢力,其中主要的戰役有三次。

第一次,在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命徐達爲徵虜大將軍,李文忠、鄧愈爲左副將軍,馮勝、湯和爲右副將軍,統領大軍,往徵沙漠。兵分東西兩路:西路由徐達率軍,"自潼關出西安,搗定西,以取王保保"。東路由李文忠率軍,"出居庸,入沙漠,以追元主"。四月,徐達軍出安定,於沈兒峪口大敗王保保,摘元郯王、文濟王及國公間思孝、平章韓扎兒等官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將校士卒八萬四千五百餘人,獲馬萬四千八百餘匹。王保保僅與妻子從寧夏奔和林。李文忠所率東路軍,出野狐嶺,至開平,破應昌,這時元順帝已死,獲元主孫買的裏八剌並后妃、宮人、諸王、省院韃官、士卒等,元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奪和林舊都。

朱元璋這一次對蒙古的用兵,取得了較大的勝利迫使元朝殘餘勢力從應昌、定西一線北撤。從此,明朝北邊的防禦比較穩定,使明朝政府能騰出手來對四川、雲南等地用兵。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4張

第二次,是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朱元璋又命徐達爲徵北大將軍,李文忠爲左副將軍,馮勝爲右副將軍,各率五萬騎,三路出兵"清沙漠"(當時明朝統治者把對蒙古用兵,稱爲"清沙漠"或"肅清沙漠")。二月,徐達率領中路軍出雁門,至野馬川敗蒙古軍隊。五月,至嶺北,擴廓帖木兒與賀宗哲合兵來戰,明中路軍戰敗,死亡數萬人,徐達"斂兵守塞"。馮勝率領西路軍於五月至甘肅進至亦集乃路(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守將ト顏帖木兒以全城降,又進軍至瓜、沙州而還。李文忠所率東路軍,出應昌,於六月至口溫,進至哈刺莽,臚朐河,"人持二十日糧,兼程而進,至土刺河","復進至阿魯渾河",直到稱海(今蒙古國西南部)而還。

"宣寧侯曹良臣、驍騎左衛指揮使周顯、振武衛指揮同知常榮、神策衛指揮張耀俱戰沒"。

這次戰役,東西兩路雖然獲得了一些勝利,迫使蒙古軍後退,但並沒有太多的繳獲,而明軍方面卻遭到了不小的損失。李文忠的東路軍,死傷很多。尤其是作爲主力部隊徐達所率的中路軍更是遭到了失敗,死數萬人。所以明朝政府當三路軍班師回朝時,"賞罰俱不行"。這一次戰役以後,朱元璋感到蒙古軍事力量一時難以全部平定,就改變爲以防禦爲主的戰略。

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朱元璋命徐達、李文忠等往山西、北平練兵備邊,臨行時朱元璋告誠他們說:山西、北平緊鄰蒙古,"無事之時,正宜往彼練習軍土,修葺城池,嚴爲守備"。"來則御之,去則勿追,斯爲上策。若專務窮兵,朕所不取,卿等慎之"。

洪武八年,元將王保保卒於哈剌那海之衙庭,蒙古南犯的勢力也漸趨衰弱。所以,從明朝第二次大規模對蒙古用兵以後,在北方邊境,明朝中央政府與蒙古地方割據勢力雖仍有戰爭,但規模都不大。

洪武二十年(1387年),馮勝、藍玉、傅友德平定了盤踞在金山的納哈出後,朱元璋再次對塞外的元朝殘存勢力用兵,這就是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的對蒙元殘餘勢力用兵。當年九月,朱元璋命藍玉爲徵虜大將軍,唐勝宗和郭英爲左、右副將軍,率兵"肅清沙漠"。第二年四月,藍玉率師自大寧至慶州(今內蒙古林西),直至捕魚兒海(今內蒙古新巴爾虎左旗西南即今貝爾湖)殺元太尉以下數千人,元主脫古思帖木兒逃跑(元太子愛款識理達臘於洪武十一年死,弟脫古思帖木兒繼立)。這一次用兵,明王朝收穫巨大。

獲其次子地保奴、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裏麻、平章八蘭,將相官校三千人,軍士男女七萬七千餘口,馬四萬七千餘匹,牛羊十萬頭。

這是一次大勝利,從此以後,蒙古勢力益趨衰微。脫古思帖木兒自捕魚兒海遭明朝藍玉所率軍隊的襲擊後,退往和林,行至土刺河,爲其部將也速迭兒所縊殺。從此之後,蒙古內部混亂,互相爭權奪利,無暇南下。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5張

朱元璋在對蒙古用兵時,並不是一味的剿殺,而是竭力的去爭取蒙古各部的歸附,對蒙古族的上層人物也根據不同情況予以任用。

"蒙古諸色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體擢用。"

元朝崩潰時,順帝北走,由於走的匆匆忙忙,有大量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留居在中原廣大地區。《蒙古源流》中記載"方大亂時,各處轉戰蒙古人等四十萬內,惟脫出六萬,其三十四萬俱陷於敵。"

這些人都是留在了內地。當時的景象,就是"避亂自北而南者,多聚於京師"。對於這些蒙古軍民,明王朝採取的是分別安置的方法。有的安排在南京附近,有的安排到荊州、黃州、常德、嶽州、沅州、蘄州、武昌等地。

明王朝把原來編籍爲民的蒙古族人,和當地的漢人編在一起,從事耕種,互通婚姻。對於蒙古軍人,則在洪武六年(1373年),"簡其壯勇者爲駕前先鋒",或"分補待衛"。也有的授爲"蒙古衛所百戶鎮撫"等官職。

朱元璋對蒙古族的上層人土,更是竭力爭取,任用他們爲各級官吏。這樣的例子在史書中記載了很多,我們簡單舉幾個。

洪武六年,任答祿輿權爲秦王府紀善,後調任中央監察御史。

洪武九年,"以火你赤爲輸林蒙古編修,更其姓名日霍莊"。

洪武九年任乃兒不花、阿魯帖木兒等爲指揮使。

明朝政府採用這些政策,對招撫和分化蒙古勢力起了不小作用。這對於後來招撫蒙古殘餘勢力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這樣的例子也不少,我們來舉兩個。

元主脫古思帖木兒,被部將也速迭兒鎰殺時,知院捏怯來和丞相失烈門就投向明朝。

馮勝、藍玉等人徵金山時,派遣原所俘獲的元將乃剌吾前往勸降,說服了來降。

納哈出的部屬有二十萬之衆,也沒有經過大的戰爭就投降了明朝。

以上這些事例,說明了明王朝優待元朝故臣,優待來不及逃走的元朝軍民,妥善安置不擅殺的一系列政策,還是起到了招撫的作用的。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6張

第三件事:平定四川

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政府對蒙古用兵取得了勝利,穩定了北方形勢,就着手消滅四川的夏政權。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部署南北兩路大軍向四川進軍。南路軍由湯和、周德興、廖永忠率領"率京衛,荊、湘舟師,由瞿塘趨重慶"。北路軍由傅友德、顧時、何文輝"率河南、陝西步騎,由秦隴趨成都"。並派遣鄧愈往襄陽訓練軍馬、運糧餉以給徵蜀軍士。

當時割據踞四川的是明玉珍,他原籍隨州(治隨縣,今屬湖北),"家世務農",蘄黃紅巾起義,明玉珍"與裏中父老團結千餘人,屯青山"。後來參加了徐壽輝的起義軍,"授元帥,隸倪文俊麾下,鎮沔陽",經常駕船掠糧川峽間。後乘元兵空虛襲據重慶,徐壽輝就授明玉珍爲隴蜀行省右丞。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稱帝,即位於重慶,國號夏,建元天統。天統五年(1366年)明玉珍病死,其子明昇嗣立。

明朝的兩路大軍開向四川之後,夏君臣面對強敵壓境,有的主戰,有的主降。主降派認爲蜀中力弱,不如投降。

"以王保保、李思齊之強,猶莫能與明抗,況吾蜀乎!一旦有驚,計安出?"

明昇當然不願意投降,所以就聽取了太尉吳友仁的建議,"吾蜀襟山帶江,非中原比,莫若外交好而內修備。"一邊和朱元璋通使修好,同時又派了平章莫仁壽,用鐵索橫斷瞿塘峽口。還增派了戴壽、吳友仁、鄒興等人率兵到瞿塘峽扼守。

明昇的這些準備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湯和所率領的南路軍於閏三月抵夔之大溪口,進攻瞿塘,就被夏軍頑強的抵擋住了。

"俱被夏兵拒阻戰不利,退還歸州"。

湯和這邊被阻擋在了瞿塘峽,而傅友德所率領的北路軍卻進展順利。四月,連破階州(治福津,今甘肅武都)、文州(治曲水,今甘肅文縣),從文州迅速向蜀中進軍,下江油、彰明二縣及綿州(治綿陽,今屬四川)。接着就向漢州(治雒縣,今四川廣漢)進發。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7張

傅友德不但仗打的好,操縱心理戰更是一流的高手,他爲了支援南路軍和瓦解夏人鬥志,派人用"木牌數千,書克階、文、綿州日月,投於江水,順流而下,重慶守者見之,爲解體"。

瞿塘峽的夏將戴壽、吳友仁,聽到階、文州被明軍攻克的消息,就由瞿塘率兵前來救援,但都被明軍所敗。六月漢州被明軍攻克。湯和所率的南路軍,在大溪口屯兵三月,不得前進一步,湯和想等到長江水落時再進軍。

朱元璋得到北路軍的捷報,就下詔切責湯和,督促其配合北路軍加速進軍。舟師廖永忠選精兵數百,擡着小舟逾山度關,到達夏軍上游,再乘船順流而下,上下夾擊,大敗夏軍,攻人夔州,突破了瞿塘天險。於是湯和率騎兵,廖永忠率舟師,約會於重慶。

六月十八日,廖永忠舟師抵銅鑼峽。明昇大懼,右丞劉仁勸明昇奔成都,明昇之母彭氏說:"事勢如此,縱往成都,不過延旦夕命,何益?不如早降。"

二十ニ日,湯和至重慶,受明昇降。七月初十日,傅友德圍成都,城中守將戴壽聞明昇已降,遂無鬥志,"乃籍府庫倉廩","率其屬降"。接着湯和、傅友德兩路明軍又攻克了其他州縣,平定了四川。

第四件事:平定雲南

明軍平定了四川,平定雲南就指日可待。而此時的雲南,是在元樑王的手中。元順帝退出大都以後,世代盤踞雲南的元朝宗室樑王把匝刺瓦爾密,仍奉元朝正朔,仍然服從退據在蒙古沙漠地區元朝殘餘勢力的命令,不斷派人前往聯絡。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8張

雲南除了元朝的樑王以外,在大理一帶地區,還有着"土酋"段氏。在元世祖忽必烈時期,雖然打敗了段氏所建的大理王國,但是爲了保持大理的安定,仍然保留了大理段氏子孫對大理的管轄權。

"設大理都元帥府,仍錄段氏子姓,世守其土"。

洪武十四年(1381年)的時候,是由"十一代總管信苴段明"襲職。大理地區雖然直屬於元朝管轄,也設有路府州縣,但是卻屬於半獨立的狀態,而且和元王朝的樑王之間不時發生戰爭。

朱元璋本想採用和平方式解決雲南問題。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他派遣翰林院待制王褘去雲南,"諭以奉版圖,歸職方"。這是要樑王自行歸附明朝,但是樑王不聽,而且還拘殺了明朝的使者王禕。

洪武八年九月,朱元璋再次命湖廣行省參政吳雲出使雲南,這一次出使雲南的隊伍裏,還有一些特殊人物,他們是樑王派往漠北聯絡的使者鐵知院,和他的隨從二十餘人,這些人被徐達所擒後,答應一起回去勸降樑王的。吳雲等人走到雲南沙塘口的時候,鐵知院等人叛亂,攻擊使者隊伍,吳雲等人不備,就被鐵知院等人所殺。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9張

朱元璋得到這個消息後大爲震怒,就下決心用武力平定雲南。洪武十四年九月,命傅友德、藍玉、沐英帥師徵雲南。朱元璋對進兵雲南早已有所準備,他仔細觀察過雲南地圖,並經常詢問熟悉雲南情況的人們。因此,他對雲南山川形勢瞭解的都比較清楚,親自制訂了進軍雲南的戰略部署,這個部署相當的周密,幾乎預見了明軍攻打雲南的所有情況。

"取之之計,當自永寧,先遺驍將別率一軍以向烏撒,大軍繼自辰、沅以人普定,分據要害,乃進兵曲靖。曲靖,雲南之襟喉,彼必併力於此,以抗我師。審察形勢,出奇制勝,正在於此。既下曲靖,三將軍以一人提兵向烏撒,應永寧之師,大軍直搗雲南。彼此牽制,使疲於奔命,破之必矣。雲南既克,宜分兵徑趨大理,先聲已振,勢將瓦解。其餘部落,可遣使招諭,不煩兵而下也。"

明軍主攻雲南的領兵將領是傅友德,他率兵至湖廣,根據朱元璋的戰略部暑署從東、北兩方面進攻雲南。一路從四川南下,分遣都督郭英、胡海洋等帥師五萬由永寧(今天的四川敘永)趨烏撒(今天的雲南鎮雄)。烏撒是四川、雲南、貴州三省交界處,爲當時的一個重要軍事據點。

明軍的另外一路是從湖廣西進,由傳友德親自率領,和藍玉、沐英由辰、沅趨貴州,進攻普定、普安,這一路基本沒有遇到什麼有力的阻擋,傅友德就輕鬆拿下普定。

樑王聽到明軍已攻下普定,就"遣司徒平章達裏麻將精兵十萬屯曲靖",希圖阻扼明軍。十二月,傅友德師至曲靖,大敗達裏麻兵於白石江,生擒達裏麻。

曲靖爲雲南東部門戶,此處水陸交通四達。明軍佔領曲靖後,就等於是扼住了雲南的咽喉。此時的明軍已經佔據了主動權,藍玉、沐英率軍直趨雲南,而傅友德則率軍向烏撒地區接援被阻擋在那裏的郭英、胡海洋。

樑王聞明軍逼近,遂逃入羅佐山,又逃到普寧州忽納寨,最後在草舍中自殺。同月,藍玉、沐英軍進人昆明。傅友德所率的明軍也攻下烏撒。後面就是勢如破竹了,各部紛紛望風而降。

"於是東川(今天的雲南會澤)、烏蒙(今天的雲南昭通)、芒部(今天的雲南鎮雄),諸部震,皆望風降附"。

明軍拿下昆明之後,就立刻向大理進軍,洪武十五年閏二月,攻下大理,將大理徹底平定,結束了段氏從五代開始,一直到明初的統治大理的歷史。

"擒段明,分兵取鶴慶,略麗江,破石門關,下金齒,由是車裏平緬等成降,諸夷悉平"。

傅友德從洪武十四年九月,在京師受命出征,十二月攻下昆明,用時僅百餘日,到十五年閏二月攻下大理,用時也不過半年。至此,雲南被全境平定。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10張

明朝政府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建立了雲南都指揮使司和雲南布政使司,管理雲南軍政事務。並於軍事衝要地區設置衛所,屯兵守禦。但是當地的土司和少數族人民不時起來反抗。

明朝政府爲了加強對烏撒、烏蒙、芒部的管轄,於洪武十六年三月,把這三府劃歸四川。而且讓傅友德、藍玉等徵滇大軍留在雲南,鎮壓當地反抗,直到洪武十七年三月,才班師回朝。沐英則被留在了雲南,一直統兵鎮守雲南。此後沐氏子孫世代承襲鎮守雲南達二百六十餘年,直到明朝滅亡。

第五件事:平定東北

元朝在東北地區設立了遼陽行中書省(簡稱遼陽行省)進行管轄,當時在行省之下設有遼陽、瀋陽、廣寧、大寧、東寧、開元、水達達等七路。其中水達達路和開元路管轄地區在黑龍江中下游和烏蘇里江以東地區。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的部隊攻打太平的戰爭中,抓到了元萬戶納哈出,後放其北歸,仍仕於元。朱元璋攻下大都,元順帝北走後,納哈出聚兵金山(今遼寧開原),畜牧蕃盛,仍奉元朝正朔,和元順帝、擴廓帖木兒等形成東中西三條戰線,向剛佔領北平的明朝軍隊反攻。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11張

朱元璋在攻佔了北平以後,就派人到遼陽行省去招撫,洪武四年(1371年)"元遼陽行省平章劉益,以遼東州郡地圖並籍其錢糧兵馬之數"投向明朝。明朝就以此爲基礎,置立遼東衛指揮使司,以劉益爲指揮同知。同年七月,"置定遼都指揮使司,馬雲、葉旺爲都指揮使,總遼東諸衛兵"。洪武八年改稱遼東都指揮使司(簡稱遼東都司),下設定遼等二十五衛。遼東都司建立以後,那些曾經元分封的官吏,紛紛投向明朝。

"故元鯨海千戶速哥帖木兒,木答哈千戶完者帖木兒,牙蘭千戶皂化,自女真來歸"。

"故元海西右丞阿魯灰,遣人至遼東,願內附"。

這些都是當時迫切來投降的元朝官吏,但是曾經被朱元璋抓了又放,現在盤踞在金山地區,頗有實力的納哈出,卻不肯投降,而且還不斷引兵進攻遼陽、遼東等明朝的地方。

朱元璋此時的四川、雲南都還沒有平定,他不能兩線作戰,所以就一直沒有理會納哈出,等到四川、雲南先後平定之後,朱元璋就騰出了手,準備着手一次性解決東北問題。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12張

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朱元璋命馮勝爲徵虜大將軍,傅友德、藍玉爲左右副將軍,率師二十萬北伐納哈出。三月,馮勝等師出鬆亭關,築大寧(今內蒙古寧城西)、寬河(今河北寬城)、會州(今河北平泉)、富嶺(今河北平泉之北)四城,馮勝留兵五萬守大寧,自率大軍直趨金山(今內蒙古哲裏木盟東境,西遼河南岸),六月,明軍主力自金山西面深入到金山東北,包圍了納哈出。被明軍四面包圍的納哈出,孤軍無援,計無所出,只得投降了明朝。納哈出部二十餘萬人,陸續降明,牛羊馬駝輜重亙百餘里。到此爲止,元朝在東北地區的殘餘勢力被消滅,明朝政府初步統一了東北,明王朝也基本統一了全國。

朱元璋統一天下到底有多難 僅僅是打敗元朝那麼簡單嗎 第13張

綜上所述,朱元璋雖然起自微末,作爲元末衆多的起義軍中的小小一卒,但是經過本人的不懈努力,終於脫穎而出,建立了明王朝。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成功之路是艱難的,經歷了無數的坎坷,許多聲望和實力比他強的人,都被他拋在了身後。朱元璋在起義過程中重用知識分子,團結各階層的力量,所率軍隊紀律嚴明,每攻克一地不殺不掠,對待元人沒有一味的殘殺,而是區別對待,爲我所用,這種胸襟和見識,都是其他起義軍頭領所沒有的,所以朱元璋能平定天下,在當時也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