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虞荔: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虞世南之父,他有着怎樣的經歷?

虞荔: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虞世南之父,他有着怎樣的經歷?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虞荔(502-561年),字山披,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市)人。南朝大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虞世南之父。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虞荔幼年時聰明靈巧,有志向有操守。九歲那年,跟隨從伯父(父親的堂兄)虞闡去看望太常陸倕,陸倕考問虞荔“五經”,共有十個問題,虞荔隨問隨答,沒有遺漏缺失的地方,陸倕十分詫異。又曾經拜訪不接受朝廷徵聘的隱士何胤,當時太守衡陽王也來拜訪,何胤把虞荔的情況告訴衡陽王,衡陽王要見虞荔,虞荔推辭說:“沒有擔任官職,不容許拜見。

樑朝時任司文郎、通直散騎侍郎,兼中書舍人。梁元帝徵爲中書侍郎,封貞陽侯,授揚州別駕,並不就。陳文帝嗣位,除太子中庶子,尋領大著作。天嘉二年(561年)卒,贈侍中,諡號爲德。二子虞世基、虞世南,並有名聲。 著有《鼎錄》,收入《四庫全書》、《四明叢書》。《陳書》和《南史》均有傳。

虞荔: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虞世南之父,他有着怎樣的經歷?

人物生平

虞荔,字山披,會稽餘姚人。祖父虞權,在樑任廷尉卿、永嘉太守。父親虞檢,任平北始興王諮議參軍。

虞荔幼年時聰明敏睿,有志向操守。九歲那年,隨從堂伯父去探望太常陸倕,陸倕問虞荔《五經》中的十件事,虞荔隨問隨答,沒有遺漏闕失的地方,陸倕十分詫異。又曾經拜訪不就朝廷徵聘的士人何胤,當時太守衡陽王也來訪,何胤把虞荔的情況告訴衡陽王,衡陽王要見虞荔,虞荔推辭說:“沒有擔任官職,不可拜見。”衡陽王因爲虞荔有高尚的志行,極爲敬重,回到郡中,立即徵召虞荔爲主簿,虞荔又以年紀小辭謝而不就任。到成年時,有漂亮的風度儀表,博覽古代典籍,善於作文章。脫去平民布衣出任官職時是擔任西中郎行參軍,接着署理法曹外兵參軍,兼任丹陽詔獄正。梁武帝在京城西邊設置士林館,虞荔便寫作碑文,呈上朝廷,梁武帝命令將碑文刻石陳列於館中。便任用虞荔做士林學士。接着任用爲司文郎,升任通直散騎侍郎,兼任中書舍人。當時梁武帝左右任職的官員,多參與權力中樞,朝廷內外的軍政大事,互相間交錯兼管,惟有虞荔和顧協寧靜淡泊恭謹地退避,居住在宮中西邊的官署裹,祇以通曉文史爲人所知,當時號稱清白。接着領大著作的職務。

到侯景叛亂時,虞荔率領親屬進入臺城,任命爲鎮西諮議參軍,舍人的職務依舊擔任。臺城失陷後,逃回故鄉。侯景被平定,元帝徵召他爲中書侍郎,貞陽侯任命他爲揚州別駕,虞荔都沒有就任。

張彪佔據會稽,虞荔當時在那裏。到文帝平定張彪後,高祖給虞荔寫信說:“死喪戰亂以來,德才兼備的明智之士凋零離散,您有傑出的才能,名聲著稱許、洛,現在朝廷更新,廣泛搜求才智出衆之士,難道可以居留在束邊的故鄉,保持個人的節操?現在您哥哥的兒子奉命接您離開故鄉前往都城,想必是不負朝廷謙虛的希望呀。”文帝又給他寫信說:“你在東南一帶有美好的名望,聲譽廣爲人知,自然應當高飛京許,共同安治時弊,而隱居鄉里家園,保持這種獨善其身,難道能和空谷一般深切的願望相稱嗎?真誠希望你立即整理行裝,還是做離開故鄉前往都城的計劃。但願披心相見,在於那一天。”情勢迫切之下虞荔不得已,就服從命令來到都城。高祖崩,文帝繼承帝位,任命虞荔爲太子中庶子,跟隨侍候太子讀書。接着領大著作、東揚揚州兩個州大中正的職務,庶子一職依舊擔任。

虞荔: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虞世南之父,他有着怎樣的經歷? 第2張

當初,虞荔的母親隨虞荔進入臺城,死於臺城中,接着臺城失陷,哀情喪禮無法表示,虞荔因此終身吃素食穿布衣,不聽音樂,雖所任職務待遇貴盛,而生活節儉樸素,寧靜淡泊無所追求。文帝十分器重他,時常帶領在自己身邊,早晚顧問。虞荔性格深沉謹慎,少說話,凡是靜言進諫獻上可行的意見除去不可行的做法,逭方面沒有誰能比得上他,所以虞荔的位置不會列在別人之後。

那時虞荔的第二個弟弟虞寄居住在閩中,依附陳寶應,虞荔每次談到他就流淚。文帝哀憐而對他說:“我也有弟弟在遠方,這種思念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人哪裹知道。”於是下發詔令給陳寶應索要虞寄,陳寶應最終不肯遣送。虞荔因此而傷感生病,文帝幾次親往看望。命令虞荔將家中人口搬進宮署居住,虞荔以宮中不是私家居住的處所,請求留居城外,文帝不許可,便命令他家住在蘭臺,文帝乘輿再三親臨慰問,親自寫詔書派往探視的宮中使者,在道路上彼此都能看到。又因爲虞荔吃素食太久,不能承受疲病的折磨,文帝於是下詔令說:“能淳樸地穿布衣吃素食,便是高尚的節操,你年紀已經老了,生氣活力稍有減退,正要依仗托付,十分需要能夠健壯起來,現在給你魚肉,不準堅持所遵守的布衣素食的做法。”虞荔最終不聽從。天嘉二年去世,時年五十九歲。文帝十分哀傷惋惜,贈給他侍中的官銜,諡號叫做德子。到他的喪柩送還故鄉時,塞帝親自出來送行,當時人認爲很榮耀。兒子虞世基、虞世南,都在年少就有名於時爲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