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文忠和沐英相比 朱元璋爲何派沐英去鎮守雲南

李文忠和沐英相比 朱元璋爲何派沐英去鎮守雲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朱元璋和雲南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朱元璋有20多個義子,爲什麼派沐英鎮守雲南,而不是李文忠?

洪武十四年(1381年),36歲的沐英在他義父皇帝朱元璋的安排下,與同爲副將軍的藍玉一起,隨徵南將軍傅友德率30萬大軍直撲雲南。

朱元璋的意思表述得很清楚:雲南還有蒙古人的殘餘勢力,漠北也有蒙古人的威脅,他們想來個南北夾擊把大明變成肉夾饃裏面的肉,簡直想得美。你們此次出征,必須徹底平定雲南得勝而還,千萬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李文忠和沐英相比 朱元璋爲何派沐英去鎮守雲南

事實證明,這幾位名將都沒有讓朱元璋失望,沐英與藍玉、傅友德爲一路,另一路由郭英指揮,在老天爺天降大霧的幫助以及沐英所提出的“走上游抄元軍後頭”建議下,明軍突破了白石江的天險,取得大捷,之後一路高歌猛進,原本盤踞雲南堅決不降的元樑王自殺。

而云南剩餘勢力——段氏、諸土司在明軍的猛攻下也只能乖乖舉起白旗,哀嘆自己運氣不好撞上了大明的猛將天團。朱元璋得知雲南基本平定的消息後喜笑顏開,他下令傅友德、藍玉等班師,卻讓沐英留在了雲南以作鎮守,防止當地武裝勢力再叛亂。

“詔友德及玉班師,而留英鎮滇中。”

朱元璋愛收義子這事人人皆知,他有20來個義子,除了沐英還有李文忠、何文輝、平安等等,沐英被朱元璋收爲義子時朱元璋的長子朱標還沒出生,在戰亂連連朝不保夕的時候,朱元璋收義子恐怕也有爲自己留後的打算,但從血緣關係上來說,沐英還是不如李文忠這朱元璋親外甥來得親近。

李文忠和沐英相比 朱元璋爲何派沐英去鎮守雲南 第2張

那爲什麼朱元璋一定要讓沐英鎮守雲南,而不是其他人比如李文忠什麼的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沐英本身的性格與能力。

沐英1345年出生於濠州,是朱元璋的同鄉,生逢王朝末世,父親又早死,家裏窮得揭不開鍋,起義軍和元軍的戰火燒到了家鄉,沐英還沒有懂得生活的意義,就已經嚐遍了生活的苦辣辛酸。

當朱元璋將8歲的他收爲義子,給他飯吃,教他讀書識字學習軍事知識時,沐英內心感激不已,這個本性純善的孩子,決定要好好報答義父的恩情。

沐英從18歲開始便領軍獨當一面,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無數功勞,明代建立後,沐英表現出了他的“多功能”:不僅上馬廝殺了得,大都督府繁冗的事務也能處理得井井有條,史書稱他“年少明敏,剖決無滯”,對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這種工作素質是非常難得的,可見沐英心性老成。

李文忠和沐英相比 朱元璋爲何派沐英去鎮守雲南 第3張

所以朱元璋對他十分信任倚重,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將往關陝問民疾苦佈施恩惠的任務交給了沐英,沐英依然做得很出色。此後沐英曾隨鄧愈徵吐蕃、隨徐達徵漠北,他的光芒雖然沒有徐達、常遇春等神一般的名將耀眼,但論綜合素質絕對也沒話說:

一來,沐英忠心,對朱元璋始終以感激的態度,認真做事低調做人爲大明江山出力。根據《皇明世說新語》的說法,沐英本姓不詳,朱元璋有了親兒子後讓他捨棄朱姓,而沐英因爲深沐皇恩才姓了“沐”。

這個說法不瞭解幾分真幾分假,但沐英對朱家的感情的確沒話說,正史記載,義母馬皇后去世時,沐英竟然嘔血;朱標去世,沐英爲之痛哭不已,不久自己也因內外交攻病逝。

其二,沐英智勇雙全,在與敵對陣時靈活機變,有大局觀,而不是一昧憑武力喊打喊殺的庸將。鎮守雲南期間,沐英曾率3萬精銳迎戰帶着號稱30萬包括象兵在內大軍叛亂的麓川土司思倫發,思倫發滿心以爲自己的象兵無可阻擋,卻不敵沐英爲他準備的火統勁弩陣,完敗。

朱元璋很清楚沐英的能力多樣化,明初時的雲南和如今不一樣,還算蠻荒之地,而沐英對他安排自己長期待雲南毫無怨言,他在雲南期間,興辦教育、修水利工程、督促大軍屯田產糧食、發展商業都做得很好,恩威並施,頗有聲望,朱元璋爲此感嘆:“使我高枕無南顧憂者,汝英也。”

李文忠和沐英相比 朱元璋爲何派沐英去鎮守雲南 第4張

其三,沐英的性格居貴不驕,雖然他是朱元璋的義子,憑戰功得封賞無數,卻始終沒忘記自己的出身,愛惜士卒,又禮賢下士。“(沐英)沉毅寡言笑,好賢禮士,撫卒伍有恩,未嘗妄殺”。與一朝得意就忘形的朱亮祖比,沐英要謹慎得多,不管朱元璋派沐英鎮守雲南是否有讓他避開京中是非的考慮,但對沐英來說留在雲南的確算一件好事。

如果沒有沐英,雲南也許會和後來的安南(越南)一樣,張輔在就老老實實,張輔一走立馬造反挑事情,所以無論對明代還是對漢族文明,沐氏家族都是有大功者,沐英的後代末任黔國公沐天波在窮途末路之際依然選擇爲明盡忠而死,也算無愧先祖聲名與漢家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