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將領沐英傳 沐英家族發展情況

明朝將領沐英傳 沐英家族發展情況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沐英傳》全名《明史沐英傳》,是明史的一個人物傳記,全篇文章寫的是明朝黔寧王沐英的生平事蹟。

明朝將領沐英傳 沐英家族發展情況

沐英伐滇雕塑

《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它的修撰是清順治二年,由御史趙繼鼎提出的。順治帝恩准開設修史館,到乾隆四年才成稿,前後歷時九十四年,是中國歷史編寫時間最長的史書。《明史》編寫期間由於各種原因,才耗費了這麼長的時間,有很多文人爲此送了命,那些死去的文人都是因爲《明史》的編寫沒有按照官府的要求而獲罪的。所以,現存的《明史》有很多成王敗寇的言論,他對於前明皇室成員的描述多有失偏頗。

《明史沐英傳》,是明史中爲數不多的比較公正的關於明朝皇室的傳記。《沐英傳》第一段是對沐英的一段簡介,簡單的介紹了他的出生,成長曆程,爲官曆程。

後面幾段詳細地介紹了沐英的一生的經歷。沐英18歲晉升爲校尉,開始掌握實權,後來在朱元璋的手下屢立戰功。朱元璋稱帝之後,沐英幫助朱元璋平定四方,後來又平定雲南之亂,治理雲南的沐英,運用自己的才學,把整個雲南治理的非常不錯,得到了朱元璋的誇獎。後來,沐英病逝於雲南府衙之中。

最後一段是對沐英的評價,都是讚美之詞。《沐英傳》對於沐英的評價主要是“純勤不二,以儒雅見重”,這句話主要說的是沐英志慮忠純,勤勉自律,學識淵博,爲人儒雅。作爲一個明朝的開國皇帝之子,在清朝編寫的《明史》之中得到這樣的評價,是很罕見的了,可見此人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沐英家族發展情況

沐英,是明朝著名開國將領,後爲大明鎮守雲南邊境十幾年。沐英雖爲朱元璋養子,但是他的家族也有着了不起的過去。

明朝將領沐英傳 沐英家族發展情況 第2張

沐英畫像

相傳,沐英的祖先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賜,又叫子貢,後來其後人爲了躲避仇家,又改姓爲“木”,到了沐英的時候改姓爲“沐”。端木氏的得姓始祖即是子貢,也就是說從子貢以後纔有了端木的姓氏才正式流傳下來。

沐英去世之後,他的長子沐春繼承爵位,代父鎮守大明的西南邊疆。後來沐氏子孫世代鎮守西南邊陲,直到明朝滅亡,前後共有兩百六十餘年,共計12代,14任。在大明王朝統治的時期,整個沐氏家族可謂是顯赫至極。不但在明朝藩王之中擁有着最大的封地,在明朝官場之中也擁有着一席之地。

明朝歷代皇帝對於沐氏家族子弟都非常的關照,對於嫡長子讓其繼承爵位,那些沒有能繼承爵位的次子,皇帝一般都會將他們放至軍中歷練。而這些家族子弟雖然沒有祖先沐英的智慧,但是他們都繼承了沐英的勤勉好學的品質,也遵循了沐英的謹慎做人的家訓,在軍中的表現都沒有讓歷代皇帝失望。

明代的沐英家族,代祖先世代鎮守大明的西南邊境。在統治雲南期間,沐氏家族子弟對於雲南的民生建設非常的關注,他們繼承祖先的遺志,勤勤勉勉的治理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沐氏家族對於雲南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正是因爲他們對雲南的大規模建設,現在的雲南纔有那些豐富的旅遊資源。雲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沐氏家族的貢獻。

沐英墓在什麼地方

沐英去世之後,雲南百姓非常悲痛,連那些非大明臣子的蠻夷都爲之悲痛異常。朱元璋在聽到沐英去世的消息之後,忙命人將沐英的遺體運回帝都,隨後被葬在距離中華門20裏的觀音山,觀音山也因此被改名爲“將軍山”。

明朝將領沐英傳 沐英家族發展情況 第3張

沐英墓

沐英的墓由於多次被盜,至今以保存的不是很完整了。近年來,國家開始修復沐英墓,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沐英墓不是以前的樣子的,墓裏面的陪葬品大多保存在現在的南京博物院,其中沐英墓內的一隻梅瓶還是博物院的“鎮院三寶”之一。

盜沐英墓的盜墓賊名叫康永海,當時他是整個江寧盜墓羣體的老大,後來因爲盜墓被抓槍斃。據康永海交代,沐英墓是他在1949年的時候帶人挖掘開的。當時他們掘開沐英的墓穴的時候,除了拿走了墓內的金銀財寶,還撬開了沐英的棺槨,拿走了沐英遺骸上所有能拿的東西。

康永海被抓完全是因爲一隻梅瓶,梅瓶是古代比較高級的陪葬品,除了皇室藩王,其他人都沒資格用梅瓶陪葬。康永海在盜完沐英墓之後,開始低價銷贓,贓物中就有這隻梅瓶。巧的是這隻梅瓶被一位收藏專家,用了高價買了下來。此人經過鑑定,發現這個梅瓶就是陪葬沐英的那隻梅瓶,於是他將此事上報給了政府,當時地南京市市長是劉伯承,他下令徹查此事,並嚴辦盜墓賊,徹底肅清南京周邊的盜墓之風。最後,公安機關根據梅瓶,順藤摸瓜,查到了康永海,隨後實施抓捕,經過審判,康永海被判處死刑,康永海死後,南京的周邊的盜墓之風也得到了遏制。

後來,國家組織對沐英墓的發掘,由於墓室被破壞嚴重,已失去了考古價值,考古隊又發掘了沐英後人的四個墓葬,得到了很多有研究價值的文物。

沐英後代都有誰

沐英死後,他的後代承襲黔寧王的爵位,世代鎮守雲南,《鹿鼎記》中的沐王府就是以此爲原型的。

明朝將領沐英傳 沐英家族發展情況 第4張

雲南沐王府

沐英的子孫在其死後,開始對雲南進行進一步的控制,主要的手段就是鎮壓周邊少數民族,多做民生工程,然後納貢朝廷,與各個大臣皇親搞好關係,以便自己的統治更加的穩定。

沐英的後代比之沐英差了好多,不過他們對於祖訓是非常的忠誠的,這也是其能在雲南延續幾百年的重要原因。要知道,朱元璋在皇位穩固之後,開始剷除之前的功臣,雖然沒有做的很過分,但大都是沒有了實權,只有沐英不但封王,還讓自己的後代世襲王位,在雲南過過起了土皇帝的生活。

沐氏子孫在明朝中葉曾陷入到了一次統治危機,那時的黔寧王府和朝廷關係不是很好,又加上週邊少數名族的反叛,使得沐氏子孫差點滅亡。萬幸的是當時地皇帝念其先祖的功勞,加上黔寧王府對於雲南的控制力度非常大,所以沒有對其動手,沒有了朝廷的威脅,沐氏後人很快的就解決了叛亂。此後的沐氏子孫對於朝廷,都是敬畏有加,本本分分的爲大明鎮守邊疆。

明朝滅亡之後,沐英的後人爲了保護皇室,與清廷進行了長期的鬥爭,沐英的嫡系後人大都死於抗清的鬥爭之中。但是,當時的沐英的第十二世孫沐中罕爲了保全沐氏傳承,不得不和其兒子一起降清。但是由於後來雲南的反清復明鬥爭非常的多,清廷開始對雲南進行清洗,以剿匪不力的罪名處死了沐中罕父子,至此,沐氏嫡系全滅。

沐英和明成祖的關係

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義子,他是朱元璋義子中成就最大的,也是最有才的。朱棣,太祖朱元璋親子,太祖即位之後,被封爲燕王,賜地燕京。後來朱元璋死後,傳位皇孫朱允炆,朱棣藉着削藩的藉口,打着“靖難”的旗號,舉兵攻入帝都,皇帝朱允炆不知所蹤,朱棣即位爲帝,後世稱其爲明成祖和永樂大帝。

明朝將領沐英傳 沐英家族發展情況 第5張

明皇帝所賜石塔

沐英比朱棣早出生16年,由於沐英是馬皇后的乾兒子,所以他和太子的關係非常的親密,兩人和親兄弟沒有多大的不同。沐英和朱棣的關係,由於兩人的年齡差距太大,所以兩人的關係沒有那麼的親密,再說後來兩人一個鎮守雲南,一個在燕京做着逍遙的王爺,沒有什麼利益衝突。所以,沐英和明成祖之間的故事不多,這要說這兩人的聯繫的話只能從沐英死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說起。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之後,開始大肆屠殺支持朱允炆的大臣和將軍,以及之前和自己不對付的藩王,但是沐英的後代依然穩穩的坐鎮雲南,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朱棣不動沐英的後人原因有三個。

一是沐英死前沒有和他有着什麼利益衝突,沐英對於大明朝廷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沐英對於大明不僅僅是爲了大明徵戰四方,最重要的是他爲了大明鎮守西南邊境十幾載,從沒出過任何差錯,朱棣在立足未穩的時候,不想看到邊境不安。

二是當時的沐王府對於雲南的控制非常的厲害,可以說是雲南的“地頭蛇”式的人物。當時的大明朝廷由於“靖難之役”受到了極大的創傷,國力大幅削弱,邊境小國虎視眈眈,朱棣是不可能對爲大明守國門的沐家後人動手的。

三是當時的沐家後人行事低調,沐家後人謹遵祖訓,不和朝廷大臣結黨營私,爲國盡心盡力,不管皇帝是誰,他們守的只是大明的江山。

沐英和明成祖朱棣的關係,也就僅限於朱棣和沐英後人的糾葛。

明朝將領沐英簡介

沐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養子,明朝著名開國將領,今安徽定遠縣人。

明朝將領沐英傳 沐英家族發展情況 第6張

沐英戲劇像

沐英12歲參加朱元璋的農民起義大軍,開始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戰,後來被朱元璋的原配馬皇后收爲養子。十八歲的沐英因爲軍功卓著,被提拔爲實權校尉,開始進入朱元璋的中層軍事領導機構。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沐英開始爲他征戰周邊的少數民族地區。32歲的時候,沐英被任命爲征討吐蕃的副帥,他率軍接連大捷,後來被封爲西平侯,朱元璋親賜“免死金牌”。37歲的時候,沐英又被任命爲徵南元帥,與另外兩位將軍領兵30萬遠征雲南。沐英在平定雲南之後,被朱元璋命令鎮守雲南。

沐英在鎮守雲南期間,表現出了他除了軍事方面外,其他方面的才能。鎮守雲南期間,沐英開始進行屯田建設,他讓軍隊在空閒期間開墾荒地,進行農業活動。沐英還大修水利工程,擴大滇池,疏浚河道,修建灌溉渠,保證農業所需的水利灌溉。由於雲南山高林密,致使運輸不發達,沐英開始大肆的修整道路,打開雲南與外界的聯繫。道路整理之後,他便開始對外招商引資,運用賦稅的誘惑,來吸引大量的商人在雲南開設店鋪和小作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還大規模的開設學堂,對於優秀的學生,每月都會有相應的獎勵,沐英自己也在空閒的時間讀書充實自己。

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馬皇后因病去世,得到消息的沐英,感到非常的悲傷,甚至吐血臥牀數日。十年後,又因爲自己的好兄弟太子去世,遭受到了更大的打擊,後來就一病不起,兩個月病逝於雲南,時年48歲。

得知沐英去世的消息。朱元璋非常的悲痛,命人追封黔寧王,牌位入太廟,沐英的後代子孫可以世襲王位,繼續鎮守雲南,將沐英葬於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