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自成當初能夠消滅明朝 李自成爲何在清軍面前不堪一擊

李自成當初能夠消滅明朝 李自成爲何在清軍面前不堪一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李自成的故事,歡迎關注哦。李自成能迅速滅亡明代,爲何在清軍面前,卻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李自成在進京當皇帝后,迅速就被清軍打敗這件事,確實有些不太容易讓人理解。要了解,清軍和明代較勁了幾十年,雖然不斷髮展壯大,但是總體上還是無法打進中原來。明代對清軍基本上還是佔據着優勢的。而明代最終又是被李自成給滅了的。這樣一來,清軍打不過明代,明代打不過李自成。照理說,清軍也應該打不過李自成的。可是,李自成和清軍一開戰,就迅速潰敗,不久就被清軍全部剿滅,基本上連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李自成當初能夠消滅明朝 李自成爲何在清軍面前不堪一擊

(李自成劇照)

有人說,是因爲吳三桂幫忙。但要了解,吳三桂也就幾萬人馬,真正的精銳部隊也就一萬多,和李自成幾十萬龐大的大軍完全不可比。再說了,李自成能夠殺進京城,滅亡明代,打吳三桂的那一點明軍,其實並不在話下。那麼,李自成究竟爲什麼迅速失敗呢?

我認爲,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李自成滅亡明代屬於僥倖。

當年,明代將領楊嗣昌彙集兵力10萬,對高迎祥、李自成進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圍剿的時候,李自成在楊嗣昌以及洪承疇、孫傳庭的聯合夾擊之下,最後只剩下18騎逃脫。由此可見,如果明代大軍和李自成農民軍正面交戰的話,李自成絕對不是明軍的對手。

只是因爲明軍在賦予了李自成大軍沉重打擊後,崇禎皇帝不聽楊嗣昌“安內方可攘外”的主張,把明軍主力都調到遼東,防範清軍。這樣一來,李自成纔得到喘息的機會,最後死灰復燃,發展壯大。

而當李自成從商洛出山後,由於採用“均田免賦”的口號,百姓迅速雲集起來,一時間聲威赫赫。李自成就是在這種赫赫聲威中,一路勢如破竹,往京城挺進。

李自成在殺向北京城的過程中,非常順利,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妨礙。沿途的州府紛紛開門投降。甚至殺到北京城的時候,本來北京城城防還是比較堅固的,可是城中的大臣及太監也都紛紛給農民軍開門,把李自成放了進去。

由此可見,李自成滅明代,基本上算是不戰而勝。

當時,崇禎在李自成往北京城打來的時候,是急忙調集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進京勤王的。但是,一方面崇禎皇帝那時候已經調不動這些大軍,另一方面,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總之,李自成是在一種非常僥倖的情況下滅了明代的。

李自成當初能夠消滅明朝 李自成爲何在清軍面前不堪一擊 第2張

(崇禎劇照)

二、李自成大軍的戰鬥力有限。

我們前面已經說了,李自成是利用明軍主力都調到遼東的間歇,同時,通過宣傳“均田免賦”這樣的口號,人員迅速聚集起來,一時達到了四五十萬。但說老實話,這支農民軍,人數雖多,並沒有經過多少實戰訓練,大都屬於烏合之衆。而清軍當時雖只有八萬八旗軍,加上吳三桂的人數,也就是十多萬人,但是,他們是長期打仗的,其戰鬥力是相當強悍的。

李自成用烏合之衆來對付清軍強悍八旗軍,而且是在正面戰場上硬拼,這樣打起來顯然很吃力。李自成在山海關一片石與清軍和吳三桂大戰,就屬於雙方毫不惜力的正面交戰。因此李自成最終沒有打得過清軍。

三、李自成沒有戰略佈防。

李自成打進北京城後,貪圖享樂,沒有對天下形勢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探討,也不聽從李巖等具有清醒頭腦的謀士的建議,以爲已經天下太平,可以安心當皇帝了。因此,並沒有對全國進行戰略佈防。

這樣一來,李自成在和清軍打仗的時候,就完全沒有戰略縱深。當他在山海關打敗後,由於沒有梯隊作戰,沒有戰略緩衝,以至於一敗塗地,只能一味地退縮逃跑,而不是在戰略轉移中,找到生存壯大的空間。

李自成當初能夠消滅明朝 李自成爲何在清軍面前不堪一擊 第3張

(吳三桂劇照)

四、李自成流寇作戰沒有根據地。

李自成屬於流寇作戰,並沒有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按照古代戰爭的特點,城市佈防,肯定是李自成重要的根據地。利用一座又一座的城市,與敵人周旋,敵人未必能夠推進得那麼快。可是李自成並沒有穩固的據點。

就算城市的佈防不足,還可以依靠山地作爲根據地。當年李自成就依靠商洛山死灰復燃,現在爲什麼不可以呢?但是李自成連山區根據地也沒有。

五、李自成沒有很好地進行宣傳。

李自成當初能迅速壯大,是宣傳得好。利用老百姓對朝廷的怨氣,吸納了非常多的老百姓加入。其實,當他被清軍打敗後,依然可以大力加強宣傳。要了解,清軍對於中原百姓是異族入侵,中原百姓是亡國。號召大家站起來,不做亡國奴,把異族趕出去,只要李自成宣傳得好,相信百姓也是會爭相加入的。

但是李自成並沒有這樣做,最後據說還被農民用鋤頭挖死。由此可見,李自成當時在宣傳上做得有多失敗。

(參考資料:《明史》《明季北略》《鹿樵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