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宣帝說太子是一個敗家子 漢宣帝爲什麼還傳位給太子

漢宣帝說太子是一個敗家子 漢宣帝爲什麼還傳位給太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漢宣帝傳位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漢宣帝斷言太子是敗家子,太子繼位後,敗了漢朝的江山嗎?

漢宣帝曾經怒批他的兒子,說“亂我家者,太子也”,認爲他的兒子是一個敗家子。但是漢宣帝最終又把皇位傳給了太子。那麼,太子繼位以後,他亂了漢家江山嗎?

漢宣帝說太子是一個敗家子 漢宣帝爲什麼還傳位給太子

漢宣帝之所以批評他兒子,主要是他和他兒子的執政理念不一樣。他兒子認爲,應該實行仁政,皇帝應該仁慈,不能輕易殺戮大臣。但是漢宣帝卻說,皇帝應該採用“王道”與“霸道”相結合的方式施政,也就是說,只有恩威並施,才能夠鎮得住大臣,確保國家的平安興旺。

漢宣帝去世,漢元帝繼位以後,並沒有把他父親的話聽進去。在管理朝廷的時候,他想繼續實施所謂的“仁政”。但很快就出問題了,外戚、儒臣和宦官在朝廷中展開了角逐。作爲儒臣的首領,同時也是漢元帝師傅的蕭望之率先出手,他按照儒家經典的說法,認爲漢元帝應該遠離宦官,不能夠讓宦官擔任中書令這樣重要的職務。蕭望之要削奪宦官的權,宦官當然不高興,於是宦官和外戚聯合起來整治蕭望之,很快就逼得蕭望之自殺。

漢元帝看到師傅自殺,非常痛心,責怪宦官和外戚。然而,由於漢元帝要施行仁政,因此並沒有處罰宦官和外戚,照樣讓他們掌控朝中大權。最終,宦官石顯通過黨同伐異,排斥異己,成爲朝廷中一言九鼎的人物。以至於漢元帝說了都不算,要他說了纔算。

漢元帝在當太子的時候,就想重用儒臣,按照儒家的辦法來治理天下,但是結果是宦官與奸臣控制了朝廷,這恐怕是漢元帝一開始並沒有想到的。

漢元帝42歲就去世了。漢元帝之前的漢朝,大臣的權力鬥爭是肯定有的,但是對國家並不構成太大的威脅,皇帝還牢牢地掌控着朝廷。漢元帝開始,朝廷就陷入了大臣們的權力鬥爭之中,漢朝也因此走向了衰落。漢宣帝的話,不幸而言中了。那麼,想要施行堯舜仁政的漢元帝,爲何最終並沒有成功呢?

漢宣帝說太子是一個敗家子 漢宣帝爲什麼還傳位給太子 第2張

應該說,這是因爲漢元帝不懂皇權政治的特點。

皇權政治本身就是一種極權政治,需要一位強勢的權力人物出現,這樣才能夠保持國家的穩定。如果皇帝能夠強勢,那就是一種最好的模樣。當皇帝不能強勢的時候,朝廷中必然會出現強勢的大臣。但出現這樣一位大臣並不容易,他必須要經過慘烈的鬥爭,打敗一衆政敵才能勝出。而一旦到那時候,他的權力就會變得非常大,連皇帝都會被他牢牢地控制在手裏了。

儒家所推崇的堯舜時代,是處在原始社會末期的。那時候,對於整個部落成員來說,連吃飯都是一個大事情。如果大家不努力,就會餓肚子。所以那時候不可能出現太多的內卷,否則的話,整個部落都會滅亡。所以賢人政治,也就是那時候政治的一種特點。

由此可見,漢宣帝纔是真正搞懂了皇權政治特點的,他的統治藝術也是比較高明的。漢元帝半通不通,自己性格又過於柔弱,無法掌控大局,所以最終他才走向了悲劇的結局,給漢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參考資料:《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