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死前口含七粒米 諸葛亮此舉是什麼意思

諸葛亮死前口含七粒米 諸葛亮此舉是什麼意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三國諸葛亮的故事,歡迎關注哦。諸葛亮死後爲何口含七粒米?

諸葛亮是《三國》中最具有智慧的軍師,魯迅稱其爲“智多近於妖”。他一生對劉備忠心耿耿,從不要求什麼。可就在去世之前,諸葛亮提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無法反對的要求。

諸葛亮死前口含七粒米 諸葛亮此舉是什麼意思

《三國》第140回寫道,諸葛亮借命失敗,臨死時交代楊義:

“我死後祕不發喪,讓手下的人制作一個大龕,把我的屍體坐放在裏面,腳底下點燃一盞長明燈,口中安放七粒米,而且軍中需一如往常,不可有異動,如此我的陰魂將不散,將星不墜。”

那麼諸葛亮爲什麼要在自己的口中含7粒米呢?高深莫測,思維縝密的他這其中又放下了哪些讓人費解的坑呢?

星象之說:夜觀天象,知天下大事,諸葛亮是有名的星相學家,而他的對手司馬懿也是研究星象的高手。

都說每一個人都對應天上的一顆星星,人死了星星就會掉落。諸葛亮含米表明他還在進食,所以司馬懿夜觀天象,見一赤色大星,有芒有角,從東北方向滑向蜀營。

可是將星卻並沒有完全掉下,所以司馬懿認爲諸葛亮還沒死,就放棄了攻打蜀軍的計劃。實際上是諸葛亮使了個小把戲,掩蓋了自己死亡的事實

穩定軍心:諸葛亮瞭解自己命不久矣,一旦自己身死,軍中必定人心散亂。而司馬懿正虎視眈眈,後主劉禪又無法擔起大任。如果此時諸葛亮死了的消息,被司馬懿瞭解。北伐軍將軍心渙散,毫無戰鬥力。

此時司馬懿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消滅蜀軍,殺入漢中,直達蜀地。那麼蜀國將不復存在。所以諸葛亮採用這樣的障眼法使大軍安全撤離,以保存蜀國大軍的實力,讓司馬懿有所忌憚。

中國傳統:諸葛亮死後口含七粒米,其實也蘊含了非常多的中國傳統文化。

《周禮·地官·舍人》中記載了古喪禮節之一“飯含”。關於飯是 “君以樑,大夫以稷,士以稻”。含就是不同階級用不同器物。“天子含珠,諸侯用玉,大夫用璣,士用貝,庶人用谷實”。

諸葛亮死前口含七粒米 諸葛亮此舉是什麼意思 第2張

諸葛亮死後含米是適合他士大夫的身份,而且彰顯了諸葛亮一生謙卑,爲蜀國鞠躬盡瘁的品德。米是精華,人死後口中含米一是防止在陰間成爲餓死鬼。二是留下一些買路錢,在陰間也有錢花,避免遭受過多的磨難。

那爲什麼諸葛亮要在口中不多不少就含七粒米呢?

原來從民俗上來說,七在古人的眼裏是一個非常神祕的數字。常言道:

七意味着一個輪迴,例如一週有七天,天上有“北斗七星”;人有“七情”;樂有“七音”;色有“七色”;詩有七言、七絕。

民間還有七月七日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在人死後的第7天是回魂日。從那日起,家屬會以七爲週期設齋祭奠,祭奠需要進行七次,歷經“七七四十九天”方能結束。

所以諸葛亮認爲七能連接生死,使自己陰魂不滅。

諸葛亮死前口含七粒米 諸葛亮此舉是什麼意思 第3張

諸葛亮爲蜀國大業積勞成疾,連自己的死也要利用起來爲蜀軍爭取時間。想想後方扶不起的阿斗,丞相一死,蜀國的氣數也不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