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了鞏固皇位,漢文帝採取哪些措施?他是如何鎮壓叛亂的?

爲了鞏固皇位,漢文帝採取哪些措施?他是如何鎮壓叛亂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恆,即漢文帝,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親是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爲代王,其爲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陳平迎立代王劉恆入京,是爲漢文帝。即位之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厲行節儉樸素,廢除肉刑,實現國家強盛,百姓小康,開啓“文景之治” 的發端。後元七年(前157年)駕崩於未央宮,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葬於霸陵。

鞏固皇權

劉恆入京,僅帶宋昌、張武等六人。劉恆即位後下定決心要儘快整合皇權體制,以恢復和加強國家政權的運轉能力。

因爲得到皇位不易,文帝即位後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張武爲衛將軍和郎中令,負責守衛皇宮、京城,從根本上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後,對於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對於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也恢復了爵位和封地,同時,對於跟隨父親劉邦開國的功臣們也分別賞賜、分封。這些措施使的文帝的帝位得到鞏固。

除了用拉攏的手段鞏固權勢外,打擊重臣也是文帝的一項重要措施。這方面主要是對大功臣周勃的處理。周勃因爲擁立文帝有功,所以每次退朝後,出來時總是很驕橫的樣子,似乎不把新帝放在眼裏。而文帝對他更加有禮,經常目送他離去。有大臣勸說文帝,不該對周勃這樣重禮,有失君主的身份。從此,文帝的神色變得越來越嚴肅,而周勃則越來越敬畏。周勃的屬下及時提醒他:小心功高蓋主,引火燒身。周勃如醍醐灌頂,猛然醒悟。於是辭去了右丞相(漢時以右爲上,陳平當時是左丞相,相當於副職)的職務,文帝很快也答應了。

一年後,因爲陳平謝世,文帝又任命周勃做丞相,但僅十個月後,文帝又以列侯歸封國爲藉口免除了他的相職。當時,很多的列侯都住在長安,這給京城的糧食供應增加了很多負擔,所以,文帝就下詔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國去生活,即使朝廷恩准留在京城,也要將自己的兒子派到封國去。但很多人找各種各樣的藉口留在京城,這使文帝很生氣,便讓丞相周勃帶頭做表率,免了他的丞相職務。

再後來有人舉報周勃在家常身披盔甲,有謀反之心,文帝馬上把他抓捕。周勃趕忙通過帝舅薄昭向文帝說明自己因懼禍才束甲,決無謀反之心的實情。文帝在重新調查後,沒有發現周勃謀反的事實,便釋放了他。這和封建時代很多皇帝相比,文帝做得確實很寬容。

爲了鞏固皇位,漢文帝採取哪些措施?他是如何鎮壓叛亂的?

漢文帝鞏固皇位的主要措施有:

①掌握軍隊

軍權是最大的權,劉恆深諳此道,所以在他進入未央宮的當天夜裏,就命令宋昌爲衛將軍,鎮撫南、北二軍;命張武爲郎中令,巡察保衛宮中。有司衙門分別誅殺少后帝及其三個弟弟於他們自己的府第裏。皇帝回到前殿,連夜頒佈詔令,大赦天下。

劉恆知道自己在漢廷並無雄厚的政治基礎,有的宗室認爲他是“摘桃派”,僅僅是依靠一批老臣的擁戴而登上皇位的,他所面臨的是不斷壯大和日益驕橫的諸侯王勢力,所以他首要的任務是採取恩威並施的兩手策略來鞏固皇權。

②封賞功臣

漢文帝即位之後,首先封賜誅諸呂有功之臣。劉恆前元年(前179年)十月,封周勃爲右丞相,陳平爲左丞相,灌嬰爲太尉,組成新的漢廷中央。隨劉恆入朝的官員,有的官至列卿。

除了保留舊有的諸侯王之外,漢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諸侯王。同年十二月,立原趙幽王劉友之子劉遂爲趙王;徙封原琅邪王劉澤爲燕王。後來,又立劉遂之弟劉強爲河間王;朱虛侯劉章爲城陽王;東牟侯劉興居爲濟北王;立皇子劉武爲代王,又徙封爲淮陽王,後徙封爲樑王;封劉參爲太原王;劉揖爲樑王。

同年正月,即劉恆即位三個月後,根據羣臣的建議,劉恆立長子劉啓爲太子。這樣,自漢高祖以來,預立太子就成爲漢家的定製。三月,立竇氏爲皇后。

爲了鞏固皇位,漢文帝採取哪些措施?他是如何鎮壓叛亂的? 第2張

鎮壓叛亂

由於漢王朝大力推行無爲政治,對諸侯王勢力的惡性發展,起了催化作用。諸侯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必然使劉氏宗室內部在皇權和王權的分割問題上產生了尖銳的矛盾,這個矛盾從劉恆即位後就開始激化了。劉恆三年(前177年),濟北王劉興居叛亂,首開王國武裝反抗漢廷之先例。劉恆派兵鎮壓,叛軍頃刻瓦解,劉興居被俘後自殺。

只過了三年,淮南王劉長又舉起了叛旗。但尚未行動,即被朝廷發覺。劉恆派人傳訊劉長入京,罷去他的王位,將他發配蜀郡。途中,劉長絕食而死。

賈誼獻策 兩起叛亂雖被平息了,但漢初諸侯王勢力的惡性發展,實際上已成爲對抗中央朝廷的分裂勢力。朝廷中一些有識之士,認爲到了非從根本上解決不可的時候了。賈誼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時年28歲的賈誼上《陳政事疏》(即《治安策》),提出兩點:第一,親疏不是主要問題,即同姓諸侯王不比異姓王可靠。第二,是強者先反叛,弱者後反叛,在這樣的封國條件下,最後都是要威脅中央集權政權的。賈誼提出解決的辦法就是“衆建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諸侯王國的勢力,從而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劉恆十分欣賞賈誼的《治安策》,然而,當時他正用心於穩定政局,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形勢不允許他與諸侯王公開對抗。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齊王劉則死,無子嗣位,劉恆才分最大的齊國爲六國。又封劉長的三子劉安、劉勃、劉賜等爲王,將淮南國一分爲三。賈誼關於衆建諸侯的建議,至此才得以實施,但皇權和王權的矛盾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分權和集權的問題依然存在。由於劉恆對同姓諸侯王基本上採取姑息政策,所以導致了景帝時期的吳楚七國之亂。

爲了鞏固皇位,漢文帝採取哪些措施?他是如何鎮壓叛亂的? 第3張

寬儉待民

劉恆以秦亡爲鑑,深知百姓生活之樂苦對政權安定的意義。其性又節儉,故在位時奉行黃老“無爲而治”的政策。故曾因惜十家之財而罷建露臺;因憐吏卒輸送之勞而令列侯歸於封國,不須留於長安奉朝請;借緹縈救父之事而下詔廢肉刑;又詔罷天下田租。通過這一系列政策,漢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文教大興,國力日益強盛。

晚年去世

劉恆君臣躬行節儉、勵精圖治,最終開創“文景之治”的繁盛之局。後元七年(前157年)六月六月初一日,劉恆在未央宮逝世 ,享年四十七歲。 羣臣上廟號爲太宗,諡號孝文皇帝,同年六月初七日,葬於霸陵 (位於陝西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