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同治帝究竟因何而死?

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同治帝究竟因何而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同治帝究竟因何而死?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慈禧並未如武則天一般爲帝,但他兩次垂簾聽政,已經牢牢將清帝國的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一個女強人母親,生在帝王家的皇子們,生活就要艱難許多,武則天兩個倒黴的兒子,李顯與李旦,一個只當了三個月的皇帝就被廢掉,再次繼位後又被自己的妻女所殺,一個做了個傀儡皇帝,後被武則天取而代之。慈禧雖然沒有對自己的兒子那麼殘暴,但也深喑武后的掌權之道,她的兒子同治皇帝,在其壓力之下,年僅19歲就撒手而去,而且死因更是衆說紛紜,一百多年來一直撲朔迷離。那麼同治帝到底是因何而死呢?他短暫的一生中,又經歷了什麼?

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同治帝究竟因何而死?

繼位之前的驚變

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是清朝第十位皇帝,爲清文宗咸豐帝與慈禧所生的兒子。同治帝出生的第二年,其弟弟憫郡王夭折,他就成了咸豐帝唯一在世的親兒子。雖說咸豐死後自然由載淳即位,但他登上皇位的道路,其中卻有着一定的沉重坎坷。公元1861年咸豐帝病危,緊急召集怡親王、鄭親王、戶部尚書、大學士,與四位軍機大臣,立載淳爲皇太子,而此時的載淳還是個孩童,咸豐帝擔憂載淳無法坐穩皇位,便命上述大臣協助輔政,這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顧命八大臣”。咸豐帝駕崩之後,載淳攜遺詔繼位,擬定年號爲“祺祥”,取自《宋史》中的“不涸不童,誕降祺祥”吉祥之意,同時載淳的生母葉赫那拉氏,也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與鈕祜祿氏後來的慈安,被並尊爲皇太后。

被排擠在“顧命八大臣”核心集團之外的軍機大臣恭親王奕?,與其麾下的保守派勢力對此任命心有芥蒂,當時朝中的各方勢力都想掌權,但是前提一定要擁有載淳這個正統皇帝在手,而身爲載淳生母的慈禧,自然不願將兒子與權力拱手讓人。此時奕?看透了慈禧與慈安的政治野心,決定聯手除掉“顧命八大臣”,此宮廷變亂即爲“辛酉之變”。起初御史董元醇奏請兩位太后垂簾聽政,請派恭親王奕?輔政,八大臣自然不允。隨後兩派之間的鬥爭步步激化,在慈禧與慈安以及奕?的密謀之下,終於將“顧命八大臣”剷除,這時的清朝朝堂,已經成了慈禧、慈安、奕?三人小組的天下。

慈禧權力慾步步膨脹

在顧命大臣們被革職、被殺後的第三日,奕?就做上了議政王,第七日就改年號“祺祥”爲“同治”,取自《春秋》中“同歸於治”之意,象徵滿漢協同共治天下,在同治帝成年之前,這期間的國家大事,包括同治本人的大小事務,自然要聽從兩宮太后。國事有“三人小組”操心,年幼的同治帝倒也落得清閒,一直在弘德殿內,由大學士祁寯藻等人教授治國之道。讀書刻苦用功的同治帝,長大之後在太后與大臣的輔佐之下,朝堂之上本應該是一片祥和之氣。然而嚐到權利滋味的慈禧,權力慾進一步膨脹,她利用一切辦法擡高自己的地位,昔日的“三人組”中,慢慢變成了慈禧的一言堂。慈禧在朝中培養自己的朋黨勢力,對皇帝的權利也開始大力限制。等到同治長大之後,才發現自己親媽的所作所爲,並不是在給自己“鋪路”,而都是爲了自己,母子之間的矛盾隨着同治年齡的增長,也開始暴露而出。

同治大婚的煩惱與對抗

當時國家大小事務皆由慈禧裁斷,身爲正牌國君的同治心中定然不是滋味,卻又不敢對此進行反抗。1869年同治帝十四歲,清廷開始操辦他的婚禮,慈禧還特意下旨要節儉籌備。其實身爲帝王來說,14籌備婚事並不算太早,因爲順治與康熙在這個年齡,都早已經完婚。青春期的同治帝已經有了獨立的三觀,慈禧未讓他早婚,目的無非是爲了避免同治有岳父,從而獲得其他的依靠,這是自己垂簾聽政的一大隱患。三年後清廷開始爲皇帝選妃,兩宮太后都想在這個敏感位置上,安排上自己的人,好藉機掌控皇帝與朝政。同治帝對於親媽慈禧選擇的富察氏並不滿意,反而中意慈安太后推薦的阿魯特氏。這其中也有同治故意與慈禧叫板的意思,藉此來試圖表現對生母制約的不滿。

清朝最短命的皇帝,同治帝究竟因何而死? 第2張

親政之初鬥志昂揚卻終慘淡收場

慈禧自然十分氣憤,但又阻止不了同治納阿魯特氏爲妃。所以慈禧決定進一步打壓同治與皇妃,阿魯特氏在公元1875年薨逝,民間野史都說她是被慈禧迫害致死。1873年18歲的同治帝得以親政,此時清朝的外交相對平靜,國內的太平天國起義,已經得到了有效的鎮壓,“洋務運動”也開始進入實施階段。立志要開創一番事業的同治帝,心中鬥志昂揚對於政事也比較積極,史稱“同治中興”。剛開始親政的同治帝,本該有所作爲,但在他親政的第二年,就染上了疾病不能處理國事,國家事務還是要兩宮太后裁斷。到了十二月初五,同治帝駕崩於養心殿年僅19歲,剛剛親政準備大展拳腳的同治帝,就這麼草草的結束了生命。

關於同治帝的死因,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說法,其中學術界內以翁同龢的“天花死”說法爲準,而民間野史都是猜測同治帝,是死於梅毒花柳病。這些說法莫衷一是,那同治帝到底是因何而死?我們要想解開此疑團,要先來研究一下《翁同龢日記》與《萬歲進藥用藥底簿》。翁同龢是咸豐六年的狀元,歷任同治、光緒兩代帝師。他在《翁同龢日記》中,詳細記載了同治從得病到死亡的全過程,身爲同治帝身邊的師傅,他的記載比一些傳聞,自然要有價值得多。《萬歲進藥用藥底簿》是御醫季德立、莊守和入宮爲皇帝的問診記錄,從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一,到十二月初五夜晚同治駕崩,這期間的所有脈案,與藥方都被記錄在冊,這也是研究同治帝死因的第一手資料。

《翁同龢日記》揭開同治之死全過程

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翁同龢日記》記載:“連日聖體違和,預備召見者皆撤......受涼,今日發疹......今日於養心殿見樞臣也。”其間指明瞭在這一日同治帝身體出現症狀。《萬歲進藥用藥底簿》中也記載了,御醫莊守爲皇帝的診斷記錄:“發熱頭眩,胸滿煩悶,皮膚髮疹形未透。”都印證了同治帝在當日開始出天花。十一月初二,皇帝出天花大臣們按例開始穿花衣“送天喜”,上午兩位御醫請脈歸來記載:“皇帝脈細沉,口渴腰疼,四日不得大便,項頸稠密色紫滯幹豔。”表明同治帝的病情已經發展成了重症,接下所開的藥方,也都是一些涼潤之品。十一月初三《翁同龢筆記》記載同治帝的病情正在好轉,咽痛、便祕、痘粒紫滯的症狀,也是典型的疹痘傳染病。

翁同龢每日進宮問安,回家之後都要將皇帝的病情進展,與藥方症狀記錄在冊,在十一月初三同治帝似乎有所好轉,但同治帝依然很虛弱。十一月初八聖旨召見軍機大臣、御前大臣進宮,這是翁同龢自同治患病以來第一次被召見。他在日記中記載:“上起坐,氣色皆盛,頭面皆灌漿飽滿,聲音有力......”,雖然翁同龢記載同治帝氣色不錯病情在好轉,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爲同治帝開始從表面虛弱,轉向熱毒內擾每況愈下的地步發展了。到了十一月二十日,同治帝開始渾身潰爛流膿,御醫給出的診斷記錄,也是表示同治帝生機難轉。御醫們對此束手無策,終於到了十二月初五,同治帝無藥可救一命嗚呼。根據《翁同龢筆記》與《萬歲進藥用藥底簿》,我們可以確信同治帝死於天花,那麼野史爲何說他死於花柳病呢?

“花柳病死”說法的來源

所謂無風不起浪,同治帝的私人生活也是很放蕩,他時常微服私行縱慾取樂,這原因也是因爲同治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所致。慈禧不允許同治與阿魯特氏同房,逼迫他寵幸不喜歡的慧妃,同治帝對此十分牴觸,獨宿乾清宮生悶氣。十八九歲正值青春期的同治帝,旺盛的精力得不到發泄,所以到別處逍遙快樂也在情理之中。同治帝在外尋花問柳,不僅身邊的隨行太監知曉,連恭親王的兒子都知道,當時恭親王勸阻修圓明園,君臣發生爭執,恭親王揭露同治微服私行,還拿出了確切的地點時間證據,讓同治帝啞口無言。不過雖然同治帝確實曾外出尋花問柳,但這和他的死因並無直接關係。頂多是同治因爲縱慾搞垮了自己的身體,否則有帝國最好的藥品與御醫,同治大有機會可扛過天花,然而《翁同龢日記》記載了,同治帝陰分不足氣虛腎虧,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抵抗天花,所以他最後的確是死於天花,而不是花柳病。

尾聲

慈禧爲了掌權,對同治帝要求苛刻,使同治帝養成了叛逆孤僻的性格,其身邊擅於“逢君之惡”的小太監,又蠱惑他外出尋歡作樂釋放壓力。所以同治時常帶着幾位太監,從小門出宮避人耳目。一國之君有此癖好畢竟有失體統,也逃不過朝中大臣之眼,恭親王與其他大臣,也時常因此事諫告太后。同治帝縱慾無度,加上去的場所也不太安全,因此也有較高感染花柳病的機率。但是從他身亡之前的問診記載來看,則能分析出他是得了天花,身體又被聲色搞垮,在患上天花的時候,免疫力不夠強大,終於葬送了年輕的生命。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