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黃宗羲是什麼出身?他死後要求裸葬是爲何?

黃宗羲是什麼出身?他死後要求裸葬是爲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黃宗羲字太沖,一字德冰,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1688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七十八歲的黃宗羲開始考慮後事,而此時的他早已是名滿天下的大儒,於顧炎武、王夫之合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而此時的黃宗羲作爲一代大儒,卻做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決定,他寫信給遠在北京的兒子黃百家,要求自己死後要裸葬,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黃家包括社會賢達知道這件事後,全都懵了,完全無法接受這個要求。

所謂裸葬可不是不穿衣服埋葬,黃宗羲這裏說的裸葬,是跟儒家最悠久的傳統厚葬,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黃宗羲是什麼出身?他死後要求裸葬是爲何?

儒家大禮

儒家從孔子那裏就提倡厚葬,甚至後世還有人說,孔子是殯葬行業的祖師爺,甚至到了後來,儒士們壟斷了殯葬行業,那小日子過得很不錯。

古人講厚葬,是孝的一種體現,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棺槨的層數,古人都是土葬,我們通常說的棺材是個統稱,實際上裏面的叫棺,外面的叫槨,最高等級的葬禮外面可以包七層槨,這是天子的規則。

諸侯大夫依次遞減,喪禮可以說是儒家最看重的禮儀制度,沒有之一,比結婚都要隆重得多,喪禮上穿什麼衣服,一點都不能錯,錯了的話可能會有殺身之禍。

按照黃宗羲的級別,不說很多層吧,起碼一棺一槨是要有的,而且以他的身份和孩子自身的身份實力,他孩子是在清朝做官的,黃宗羲的棺槨本身也不會太寒酸。

古代的中國人,到了中年之後,都以有一副好棺槨爲榮,這一點跟皇帝一繼位就爲自己修陵是一個道理,沒什麼不吉利的。

厚葬可以說一直都是中國的傳統,也是每一個奉行儒家倫理觀的人,必須要做的,儘管早在孔子的時代,墨子就提出過反對厚葬,認爲這實在是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但這個制度之所以被保留下來,說明他本身所蘊含的正面價值是巨大的,對於凝聚人心,維護社會穩定,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黃宗羲給兒子的一封信,像天被捅破了一層窟窿一樣,黃宗羲明確表示,死後第二天就入土,這是反對“久喪”,《紅樓夢》裏的秦可卿就停靈七七四十九天,以表示隆重。

“殮以時服”,下葬時只想和日常一樣着裝——這是拒絕專門置辦壽衣,反對“多爲衣衾”,這些都是在提倡節儉,看起來也沒什麼,最驚世憾俗的就是表示,“安放石牀,不用棺槨”。

這是完全拋棄了儒家禮法,這件事不但黃宗羲需要巨大的勇氣,關鍵壓力最大的還是他的孩子,要知道他的喪禮肯定是他兒子辦的,如果真按照黃宗羲的遺囑,這不知道要被多少人說三道四。

黃宗羲這是老糊塗了嗎,當然不是,他寫這封信的時候,距離自己的死亡還有七年時間,這期間他的兒子動員所有力量來說服父親,但最終黃宗羲不爲所動,堅持自己的想法,就是要裸葬,作爲一代大儒的黃宗羲,最後這是要背離儒家了嗎,爲什麼死之前會有如此奇怪的想法呢?

最後的抗爭

黃宗羲是什麼出身?他死後要求裸葬是爲何? 第2張

黃宗羲出生在浙江餘姚的書香門第,良好的家學傳統爲日後黃宗羲成爲博學鴻儒打下了基礎,年輕時代的黃宗羲頗有俠士風采。

他的父親黃遵素被魏忠賢閹黨迫害致死,崇禎上臺之後,大力清除閹黨及其餘孽,當時有個閹黨重要成員許顯純崔應元,在刑部受審。

黃宗羲出庭對證,沒想到突然從袖中掏出一把錐子刺向許顯純,並當衆痛擊崔應元,拔掉了了他的許多鬍鬚歸祭父靈,這簡直就是一名刺客的作風呀。

黃宗羲的行爲被人稱爲“姚江黃孝子”,連崇禎皇帝感嘆稱其爲“忠臣孤子”,正當所有人都歡欣鼓舞地進入崇禎朝,卻發現沒了閹黨的朝廷依然是糟糕到一塌糊塗。

隨着崇禎吊死在煤山,李自成最終兵敗,大明江山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轟然倒塌,直到南京城陷落,很多人都一時沒有回過神來,一切來得實在太快了。

也因爲南京陷落的快,本來阮大鋮是要逮捕黃宗羲的,結果南明的弘光政權玩完了之後,黃宗羲回到家鄉,組織義軍,起兵抗清。

這一反從三十多歲,到五十歲,黃宗羲整個壯年全都貢獻給了抗清事業,但說實話,自從弘光政權滅亡之後,全國性的代表明朝的政權已經沒有了,各地的抗清運動,也很難從本質上動搖清朝的統治。

後期涌現出了很多原來的藩王打出抗清的大旗,黃宗羲跟隨的是魯王,但終究是寡不敵衆,打游擊的黃宗羲一直堅持着自己的抗清事業。

魯王經過一段萍漂,落腳於寧海以南、台州以東的健跳所,所是當時明朝的軍事防禦單位,似乎終於是有了一個立足之地,實際上這個地方緊靠大海。

清軍來了,魯王君臣就駕船逃入大海,黃宗羲的文字清楚地記錄了當時的困境:

海泊中最苦於水,侵晨洗沐,不過一盞。艙大周身,穴而下,兩人側臥,仍蓋所下之穴,無異處於棺中也。御舟稍大,名河船,其頂即爲朝房(金鑾殿),諸臣議事在焉。

苦澀中帶着倔強,自嘲中帶着不屈,而黃宗羲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居然還有過很奇特的任務,那就是去日本請求幫助,不知道這魯王算不算是病急亂投醫,但黃宗羲還是帶着使命去了日本。

雖說是艱苦,但多少還是能談出些眉目的,要不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呢,當時留在日本負責出兵事宜的是一個叫黃孝卿的人,他在日本長崎可算是徹底丟了中國人的臉,你這可是來乞師的,沒想到這傢伙在長崎卻過起了逍遙自在的生活。

黃宗羲是什麼出身?他死後要求裸葬是爲何? 第3張

當時的日本,正處在民風奢靡的時代,長崎更是如此,官方妓院就不計其數,這個黃孝卿是夜夜笙歌,流連忘返,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來幹什麼的。

這件事讓當時的日本完全看不起這個人,出兵的事也就因此耽擱,前前後後黃宗羲一共去過三次日本乞師,但最終都因各種緣由未能成功。

乞師不成,黃宗羲回國後,返回故里,沒有繼續留在魯王身邊,而他的抗清事業也開始轉入地下,成了一名自由戰士。

他爲反清的傳遞情報、營救抗清志士、替抗清武裝籌措經費、策反清軍將領……與他合作的,主要是錢謙益,兩人聯手做了許多事。

大約以1659年爲標誌,鄭成功攻打南京而功虧一簣爲標誌,黃宗羲終於感覺無望,漸漸放棄努力,感覺一切都沒了希望。

但記住一條,黃宗羲終其一生,都是沒有在清朝做官的,後來很多人攻擊黃宗羲,說他人品有問題,就憑這一條,足以證明黃宗羲的大節,歷史一再證明,那些整天把大義掛在嘴邊,叫得最兇的人,往往也是投降最厲害最徹底的,這方面東林黨和復社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黃宗羲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是:

初錮之爲黨人,繼指之爲遊俠,終之於儒林。其爲人也,蓋三變而至今。

這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最終黃宗羲把全部的經歷,投入到了著書立說之中,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作爲思考的源泉,寫出了一系列震鑠古今的作品,其思想深度,遠超同時代甚至是近代之前所有的儒家知識分子。

裸葬之謎

黃宗羲一生經歷了六位皇帝,明代四位,萬曆、天啓、崇禎、弘光;清代二位,順治、康熙,其人生跨度之大,經歷之跌宕起伏,堪稱史詩級人生。

黃宗羲是什麼出身?他死後要求裸葬是爲何? 第4張

黃宗羲最終選擇裸葬,並非是在反對儒學,經過了深入長期的思考之後,黃宗羲希望獲得的是解放和自由,迴歸到人的本真上去。

《明夷待訪錄》是黃宗羲最出名的著作,在這裏他放棄了華夷之辯,轉向了更爲直接的民本主義,討論着國家人民到底意味着什麼。

而他當年的好友呂留良,最終和他反目,因爲呂留良一直堅持反清,並認爲黃宗羲是叛徒,因爲黃宗羲曾經說過康熙是個好皇帝這樣的話。

這裏無意於討論兩個人的對錯,但民國時期的章太炎曾嚴厲批評過黃宗羲,這就是典型的知識分子作風,根本沒有經歷過絕望,奢談抗爭。

黃宗羲把大好年華都用在了抗清的事業上,並且親自在魯王身邊待過,翻開南明史你就會發現,假如你是當時的反清義士,你也會感到絕望甚至是憤怒,南明的這些“皇帝”“王爺”們,全都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了無謂的內鬥上去,黃宗羲親身經歷過這些。

但他並沒有像錢謙益那樣,黃宗羲終生不做清朝的官,這一點已經說明了一切,在大節上,黃宗羲比錢謙益強上百倍。

當七十八歲的黃宗羲決定祼葬時,他的心胸已邁過了許多溝壑,尋常之人站不到那樣的高度,黃宗羲走出了兩千多年的窠臼,裸葬就是他對人生最好的註腳和解釋。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