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伊尹是什麼人?他篡奪商朝是真實存在的嗎?

歷史上伊尹是什麼人?他篡奪商朝是真實存在的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伊尹是商朝最早的丞相,傳說他通曉天文地理,無所不能,人稱活神仙。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作爲中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伊尹一生充滿傳奇,但也留下很多謎團,其中最大的一個是:伊尹有沒有篡奪商朝。隨着地下文物不斷挺身而出,尤其殷墟甲骨文的橫空出世,讓這一歷史謎團的真相漸漸浮出了水面,伊尹並非篡奪江山的曹操或司馬懿,而是商朝的周公。

伊尹,姒姓,伊氏,名摯,生於有莘國,聞名於夏末,商湯三聘之後,伊尹出山輔助商湯,打敗夏桀建立商朝,伊尹之於商朝,猶如姜尚之於周朝。商朝建立之後,商湯以伊尹爲卿士,料理商朝政務,伊尹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在商湯去世之後,由於商朝繼任君王先後早逝,讓伊尹慢慢成了獨一無二的權臣。

歷史上伊尹是什麼人?他篡奪商朝是真實存在的嗎?

商湯長子太丁早逝,所以商湯去世之後,按照兄終弟及繼承製度,由太丁之弟外丙、仲壬先後繼任商王,但外丙、仲壬繼位不久就死去。於是,伊尹立太丁長子太甲爲王,掌握帝王廢立的伊尹,此時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商初連喪三王,出現政治危機,至第四代商王太甲時,由於太甲荒淫無恥,於是伊尹策劃了一次宮廷政變。政變之後,伊尹是像周公輔佐成王一樣,讓商朝度過危機,還是如司馬懿篡魏一般,趁火打劫篡位?史書記載出現分野,給後世留下了“伊尹是否篡商”的謎團。

對於這一次政變,以《史記》爲代表認爲,伊尹流放太甲,目的是讓太甲改過自新,最後見太甲迷途覺醒,於是又主動迎回了太甲。

《史記·殷本紀》: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鹹歸殷,百姓以寧。

伊尹將太甲流放商湯墓地桐宮,希望太甲思祖父艱苦創業、替天行道的功績。三年時間,商朝朝廷沒有君王,伊尹自封攝政,還“以朝諸侯”。太甲悔過自新,迷途知返,於是伊尹迎回太甲。太甲終成有爲之君,被其後代尊稱爲“大宗”。

但以古本《竹書紀年》爲代表,記載的內容卻截然相反,伊尹流放太甲之後,篡奪商國,自立爲王,直到七年之後,太甲逃出桐宮殺了伊尹。《竹書紀年》,是晉朝太康八年,汲郡盜墓賊挖出了的戰國古書,記載內容有別於傳統史書,揭開了不少血淋漓的歷史真相,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古本《竹書紀年》:仲壬崩,伊尹放太甲於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歷史上伊尹是什麼人?他篡奪商朝是真實存在的嗎? 第2張

一石激起千層浪,兩本古書記載截然相反,讓伊尹與太甲關係越發神祕。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爲此爭論不休,於是伊尹是否篡位就成了一個謎團。

幸運的是,隨着殷墟甲骨文的橫空出世,不僅讓神祕的商朝漸漸浮出水面,也慢慢揭開了這一段歷史的真相。

1899年,王懿榮發現殷墟甲骨文以來,一批又一批的學者,就開始了甲骨文研究,至今還沒有完全解讀。其中,在商朝帝王世系研究上,學者董作賓的發現極爲重要,他發現了商朝“周祭”制度(見下圖)。

所謂“周祭”,就是商朝帝王對祖先輪流進行的五種祭祀,十旬一個週期,一旬爲10天。學者根據這一“周祭普”,慢慢研究出商朝帝王世系,令人意外的是,甲骨文呈現的商朝帝王世系,顛覆了司馬遷的記載!

《史記·殷本紀》記載,商朝前五位帝王分別爲: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甲之子)。但甲骨文周祭普顯示,商朝前五位帝王分別爲:商湯(周祭普中的第七大乙)——太丁——太甲——外丙——太庚(太甲之子)。

1,甲骨文揭示,商湯長子太丁做了商王,並傳位兒子太甲。《史記》記載是商湯去世之後,太丁二個弟弟外丙與仲壬先後繼位,然後傳位太丁之子太甲。可見,商朝初年之時,“嫡長子繼承製”可能已經出現,由於兄終弟及制還有歷史慣性,所以商朝中前期繼位比較混亂,權力鬥爭激烈,或是商朝頻繁遷都的原因之一。

2,甲骨文顯示,卜丙(外丙,太甲叔叔)沒有配偶祭祀,說明他是旁系先王,這與《殷本紀》一致,但與《史記》不同的是,外丙與太甲即位順序相反,太甲繼位在前,外丙繼位在後,此後又傳回太甲之子太庚。

太甲之後,爲何是叔叔外丙?外丙之後,又爲何是侄孫太庚?結合“伊尹放太甲”來解釋,最可能的應該是流放太甲期間,伊尹暫立外丙爲王,太甲改過自新之後,伊尹再度立太甲爲王,因此之後又由太甲之子太庚繼位。

歷史上伊尹是什麼人?他篡奪商朝是真實存在的嗎? 第3張

我們都知道,伊尹活在早商之時,而殷墟爲晚商都城,但在殷墟甲骨文中,關於伊尹的記載卻有130多處,且卜辭顯示,即便相隔300餘年,伊尹還得到晚商帝王尊崇,祭祀地位之尊介於殷先王與先公之間,甚至還有大乙(商湯)、伊尹並祀的卜辭,享受與商王同等的祭祀規格,如“辛亥不,至伊尹,有一牛(帝王級祭祀規格)”、“甲戌卜,其執伊,侑,歲”等。

甲骨文祭祀伊尹之卜辭,說明伊尹生前勞苦功高,德高望重,死後得到商朝帝王高度尊重,因此伊尹不太可能如同王莽、曹操、司馬懿、楊堅一般篡位自立,而是應該如同周初的周公旦一般,制定國策力挽狂瀾拯救王朝命運。換一個角度看,如果伊尹篡位自立,商朝後世帝王焉能如此隆重祭祀?

總體而言,伊尹生平與《史記》、先秦經典記載的大致吻合,不僅治國才華出衆,而且品格高潔受人尊重,猶如周初的周公旦,受到商朝歷代帝王的尊崇。

既然先秦史書一直好評伊尹,爲何《竹書紀年》語出驚人,提出伊尹篡位被殺之說?

清朝徐文靖在《竹書統箋》指出,《竹書紀年》基本與史吻合,唯獨“太甲潛出自桐殺尹”之說,之所以敢立異議,其實是對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的影射,“往往託伊尹放太甲之美名,明示其可以潛爲之謀而殺之,故設爲太甲殺伊尹之說,所以寒奸臣之膽,而壯衰君之氣也”。恰如西方史家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竹書紀年》這是假託古人之舉,表達今人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