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於義:清朝一代賢臣,最後是怎麼死的?

劉於義:清朝一代賢臣,最後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0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劉於義,知道的小夥伴可能不多,他是清朝一代賢臣,最後結局如何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在346年前的今天,1675年3月2日(農曆1675年2月7日),劉於義出生。字喻旃,號蔚岡。江蘇武進(今屬常州市)人,劉一夔之子,劉復之父,武進西營劉氏第十一世。清朝翰林,政治人物,學者,也是一代賢臣。

劉於義:清朝一代賢臣,最後是怎麼死的?

體恤百姓,執法無私

劉於義是一個很能體諒白姓的官員。劉於義在山西任職期間,發現山西沒有過多的糧食儲備,所以每至青黃不接之時,百姓就要忍飢挨餓。看到這樣的情況,劉於義上疏雍正帝,奏請每年從耗羨中拿出四萬兩白銀,用於在太原、平陽、潞安、大同四地買米貯倉,於春天評價賣給缺糧食的百姓,到了秋天再買入一定的糧食。雍正帝命令時任山西巡撫伊都立視當地情況酌情辦理。

劉於義的做法,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百姓的疾苦。

雍正四年(1726年)劉於義出任倉場侍郎。

然而倉庫官吏以次米偷換好米,並將好米盜賣進而賺取私利,這在當時已經成爲一種積習。自身清正廉潔的劉於義不吃這一套,並對此加以嚴厲整頓。劉於義嚴格檢查出、入米的數量,並隨時抽查餘米定數,不給倒買倒賣者任何可乘之機。一時間,倉場多年的陋習弊病得以徹底整治。

雍正八年(1730年)劉於義調任吏部侍郎。

在任上,劉於義奉命同侍郎牧可登一道,到山東檢查賑災情況。到了山東之後,劉於義認真核查各項賑災進展,並同時任山東按察使唐綏祖一道,彈劾濟南知府金允彝袒護鄒平縣知縣袁舜裔虧空一案,最終二者都受到相關制裁。

督軍儲、策水利

劉玉義除了體恤白姓,還善水利。雍正九年(1730年),劉於義被任命爲直隸河道總督。

在任上,劉於義發現北運河通漕花銷過大,建議將漕米留在天津,以減少津貼,但給地方官留下米耗的百分之一作爲日常開支用度。

在治河中,劉於義多次親赴工地,實地勘驗。侍郎何國宗建議建雞心閘口十四座用於阻攔河水。而劉於義則認爲“阻水當停。並請展壩面,使無礙水道。”劉於義的上述治河方法均被雍正帝採納。

忠君愛民,死法突然

劉於義一輩子都奉獻在爲國爲民上,還沒安享晚年,卻因爲不小心絆了一跤而失去了生命。

縱觀劉於義的一生,可謂是真正的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