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馬皇后如果還活着的話 朱棣還敢不敢清君側

馬皇后如果還活着的話 朱棣還敢不敢清君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朱棣造反,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古時,未得志者衆,每逢登高望遠之時,這份未得志的心酸,便來得格外強烈些。大詩人李白亦是如此,他一生恃才放曠,卻因得罪權貴,慘遭流放,鬱郁不得志之時,這位才子,心中又作何感想?

馬皇后如果還活着的話 朱棣還敢不敢清君側

朱棣在登上那皇帝寶座之前,卻也有如被流放一般,以萬金之軀,以傑出之才,被迫偏安一隅。朱棣在以清君側爲名造反之前,不得不說的便是建文帝的削藩之舉。爲了保證帝王權力的集中,削藩勢在必行,但建文帝採取的政策,卻着實過於偏激。削藩之初,周王被囚,湘王舉家自焚,齊王被囚,代王被囚,岷王流放於漳州。

三位藩王被囚,一位被流放,更有一位藩王連性命都不曾留下。建文帝着實操之過急,不過也由此可以看出,他對諸多藩王的忌憚,他不敢放權於藩王,只想集權於中央。有這五位藩王的前車之鑑,作爲藩王之一的朱棣,自然誠惶誠恐,坐立難安,當建文帝的削藩之劍即將指向朱棣之時,他又當如何抉擇?

馬皇后如果還活着的話 朱棣還敢不敢清君側 第2張

退,手中權力被收回,連偏安一隅這個小小的念想都得不到滿足,甚至有可能客死他鄉,而進,成則爲王,敗不過一死。在建文帝削藩之初,可謂是烏煙瘴氣,朝廷之中竟無人阻止。朱棣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同樣恃才放曠,在治國一事上,他自認比建文帝強了不知多少倍。

朱元璋越過子侄輩,傳位給建文帝,就已經讓他耿耿於懷,而建文帝削藩之舉,猶如一把刀,時時刻刻懸在他的頸側,這又讓他如何心甘?而清君側,則是由於建文帝削藩之舉,不給藩王留生路,此時天下將亂,以清君側爲名,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馬皇后如果還活着的話 朱棣還敢不敢清君側 第3張

於朱棣而言,建文帝削藩之舉太狠,諸多藩王心中怨念,此爲天時;朝廷之中名將被趕盡殺絕,他若反,朝中無人,此爲地利;而有着絕佳政治才能,又能夠死死壓着朱棣的馬皇后卻又早已身隕,此乃人和。此天時地利人和之時,朱棣如何不反?清君之側,還天下安寧。

說到明初,還有一人不得不說,那便是馬皇后。馬皇后與長孫皇后一樣,有着千古賢后之名,但她們二位之間,又有所不同。可以說,朱元璋能夠開國,這位馬皇后可謂是居功至偉。她陪伴着朱元璋,從最初籍籍無名的小輩,成爲了一局開國的帝后。這樣一位賢后,她必定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政才,倘若有她在,那朱棣,是否還敢以清君側之名起兵造反?

若她在,建文帝削藩之舉不會如此操之過急,那朱棣所謂的清君側也就不再成立,他若是再造反,師出無名,又怎會那麼容易就成功?況且,若馬皇后在,朝中即便無人可用,依照這位賢后的眼光,必定也會啓用可用之才。建文帝所用主將李景隆,在軍事之上,不過一個草包而已,朱棣打他,就像是老子打兒子,簡直易如反掌。

馬皇后如果還活着的話 朱棣還敢不敢清君側 第4張

同樣,若是這位賢后還在,朱元璋在晚年之時,也不會濫殺開國功臣。有馬皇后從旁勸諫,開國名將必不會死,在朱棣造反之時,倘若有一位開國名將在,他必定只有敗局。朱元璋與馬皇后是年少夫妻,二人之間情比金堅,他晚年之時,濫殺無辜,若有馬皇后從旁勸諫,便不會被朱棣以清君側爲名起兵造反,更不會被他以一射之地的兵力逆襲王師。

由此看來,若是馬皇后還活着,朱棣必定不能反的,即便是他被自己的野心所支配,鬼迷心竅的想要造反,那也必定成功不了。馬皇后若在,在建文朝,那便是猶如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她積威甚重,朱棣同樣也十分敬重她,他必定不會造反。總而言之,馬皇后倘若還活着,明朝必定是一片安定,而建文帝,自然還可以安安穩穩地當着皇帝。

馬皇后如果還活着的話 朱棣還敢不敢清君側 第5張

朱棣會起兵造反,一半是因爲他的野心,而另一半,卻是因爲建文帝的削藩之舉。建文帝削藩,操之過急,一開始,便是要將諸位藩王趕盡殺絕的勢頭。燕王朱棣爲了自保,同時也是爲了滿足他的野心,因此起兵造反。

此時於他而言,是天時地利人和,但倘若馬皇后還活着,那此時於朱棣而言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將不復存在。所以說,想要保證一朝的安定,那朝中,必定要有一位賢才的存在,這位賢才的條件有些許苛刻,他要有識人之明,要在朝中有分量,要使皇帝聽他勸諫。馬皇后便是這樣一個角色,而建文朝之所以被顛覆,便是因爲沒有這樣一位賢才的存在。

參考資料:

《登幽州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