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公元1360年,朱元璋在南京(應天)根基未穩,陳友諒便殺掉上司徐壽輝,自立爲帝。位於東面的張士誠,更是蠢蠢欲動,要聯合陳友諒夾擊朱元璋。

次年,元順帝派大將王保保南下平叛,王保保勢如破竹,頃刻間橫掃黃河流域的紅巾軍。

朱元璋雖然有朱升給他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方針,但也架不住陳友諒、張士誠和王保保的三面夾擊。由於王保保實力太強,再加上朱元璋不願意過早和元朝爲敵,因此,朱元璋決定派使者向王保保示好。《明史·卷一百二十》雲:

“太祖乃復遣使通好,擴廓輒留使者不遣。凡七致書,皆不答。”

意思是說,王保保扣留了朱元璋的使者,朱元璋連續給王保保寫了7封書信,王保保都不迴應。

朱元璋大窘,自己熱臉貼到人家冷屁股上,人家還不買賬。

若干年後,朱元璋已經把蒙古人趕到草原上,他派李思齊去塞外勸王保保投降,沒想到王保保不僅不投降,還砍了李思齊一條手臂“留作紀念”,朱元璋生氣之餘,也充滿遺憾。這一年秋天,朱元璋大宴羣臣,問大家:“你們知道,誰是天下奇男子嗎?”

大家都認爲,朱元璋說的是常遇春,不料,朱元璋卻說:

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出自《明史·擴廓帖木兒傳》)

朱元璋的意思是說,常遇春雖然是不可多得的人傑,但他能臣服於我,而王保保我卻求之不得,他纔是真正的奇男子。

王保保在元朝末年的知名度很大,明朝的正史、野史都有他的記載,後世的很多民間文學、小說也都有王保保的戲份。歷史上的王保保,到底是怎樣的存在?他到底是天下奇男子,還是王朝末日的悲情英雄呢?

一、紅巾叛亂,攪動風雲

在說王保保之前,有必要說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這有利於大家深入地瞭解王保保此人。

公元1351年(元朝至正十一年),元朝賦役加重,百姓不堪負重,這一年,黃河氾濫,元順帝派大臣賈魯南下,賈魯不惜動用數萬民夫清理河道,造成百姓的不滿,民心思變。

潁州(安徽阜陽)人韓山童趁機散佈謠言:“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沒多久,民夫們在黃河河牀之下,挖出了一隻獨眼的石像(疑似韓山童所埋),大家認爲這是天意,韓山童趁機帶着劉福通、杜遵道等人起兵造反,史稱“紅巾軍起義”。

紅巾軍起義以“反元復宋”爲口號,迅速收攬窮苦百姓,當時蒙古人入主中原不過70多年,漢人受欺壓已久,很多人都渴望回到宋朝的“文治時代”,所以不到半年,紅巾軍已經聚集了數十萬人,大有推翻元朝之勢。紅巾軍後來分裂了許多支系,例如朱元璋就出自濠州紅巾軍,陳友諒則出自南方紅巾軍。

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元順帝立即派兵鎮壓紅巾軍,當時帶領蒙古軍平叛的將領有兩人,分別是察罕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但這二人素來不和,爲了牽制對方,他們並沒有使出全力去平叛。

察罕帖木兒乃元朝名將,他麾下有兩大猛將,分別是李思齊和王保保,其中,王保保蒙古名叫擴廓帖木兒,他本來是察罕帖木兒的親外甥,後來被察罕帖木兒認爲義子。

由於被叛徒出賣,韓山童在起義不久就被元軍所殺,他的兒子韓林兒在劉福通的保護下一路退走,後來韓林兒自稱小明王,名義上是北方紅巾軍的主帥,其實掌控力很弱。

作爲平叛的主力,察罕帖木兒在李思齊和王保保的幫助下,連戰連捷,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察罕帖木兒招降了兩個紅巾軍頭目,分別叫田豐和王士誠,但在他視察的時候,田豐和王士誠突然倒戈,將察罕帖木兒殺死。察罕帖木兒一死,羣龍無首,李思齊和王保保爲了爭奪帥位,大打出手,後來王保保因有“義子”的身份,戰勝了李思齊,子承父位。

從此,李思齊帶領自己的嫡系人馬脫離了王保保,朝川陝退守,以求自保。

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第2張

王保保當年不到20歲,被人說成“孺子”,他接替義父的職位後,不僅連續打了幾場大勝仗,威震紅巾軍,還親手掏出田豐和王士誠的心臟來祭奠義父,一時間,他聲望很高。

也就是在這一年,朱元璋迫於三方面的壓力,決定向王保保示好,可惜,王保保扣留了朱元璋的使者。朱元璋又寫了7封信,王保保都沒有搭理朱元璋。

當時王保保盤踞河南、山東一帶,成爲元朝防禦紅巾軍的最大屏障。

王保保獨當一面時,不足20歲,但一出場就奠定了“猛將”的稱呼,在元朝末年,大廈將傾之際,王保保被譽爲“唯一有能力挽救元朝的名將”。然而,有能力是一回事,怎麼做又是一回事。

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在公元1360到1367年的這段時間,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都是“神仙打架”,先看長江流域,陳友諒佔據武昌,朱元璋盤踞南京,張士誠紮根蘇州,陳友諒千方百計要滅掉朱元璋,張士誠雖然保守,但也在不斷擴張。

1363年,陳友諒率領60萬大軍攻打洪都(南昌)。與此同時,張士誠突襲安豐,打算擄走小明王韓林兒,朱元璋不能兩顧,只得命的侄子朱文正和名將鄧愈死守洪都,然後自己出兵安豐,救下韓林兒。等朱元璋騰出手救援洪都的時候,洪都城內已經沒有一片完整的瓦礫了。

接下來,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決戰,雙方共投入80萬兵力,這場大戰被譽爲“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的水上戰爭”,最終以陳友諒的敗亡而結束。從此,朱元璋佔據長江中游,順流而下,直撲張士誠和方國珍等人。

朱元璋在長江流域打得火熱,元朝名將王保保爲何不趁機端了朱元璋的老窩呢?我之前看過一個觀點,說王保保是在等着鷸蚌相爭,他好坐收漁利。其實,這是無稽之談。因爲此時的王保保,已經深陷內鬥的泥淖之中,他根本無暇南顧。

和王保保對着幹的人,是孛羅帖木兒。

上文提到,元順帝爲了平定紅巾軍叛亂,派了察罕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兩支人馬,其實,這兩支人馬是元朝當時最爲倚重的武裝力量,只可惜,他們內鬥了很多年。

《元史》記載:

各擁強兵於外,以權勢相軋,釁隙遂成。

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第3張

王保保繼承義父的帥位,他同時也繼承了義父和孛羅帖木兒集團的恩怨,兩大軍事集團在朝中相互攻訐,在地方上多次火拼,已成水火不容之勢。

最爲微妙的是,王保保和孛羅帖木兒的鬥爭,還牽涉到朝堂中兩位“大佬”的爭端,這二人就是元順帝和皇太子。

說起元順帝和皇太子,這也是元朝宮廷中的奇葩。元順帝是元朝實際意義上的最後一位皇帝,他當了十多年皇帝后,有些怠政,便有意讓皇太子(孛兒只斤·愛猷識理達臘)監國。皇太子掌控大局之後,在母親奇皇后(朝鮮人)的慫恿下,打算逼元順帝提前禪位。爲了架空元順帝,皇太子開始暗中打壓元順帝的支持者,他連續製造多起冤案,殺人無數,就連元順帝的舅舅也被逼逃離京城,投奔地方軍閥。在這一過程中,孛羅帖木兒是支持元順帝的。王保保作爲孛羅帖木兒的死敵,他果斷選擇支持皇太子。

但不得不說的是,王保保支持皇太子,並不是全心全意的,因爲孛羅帖木兒支持元順帝,王保保沒得選,所以才支持皇太子。例如,到了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羅帖木兒帶兵入京,皇太子逃離京城,投奔王保保。此時,皇太子想效仿唐肅宗“靈武稱帝”,王保保卻不支持。畢竟,在王保保心目中,太子提前登基,有違忠義之道。

也因爲此事,王保保得罪了皇太子,後來皇太子返回北京,元順帝和皇太子都不待見王保保,王保保無奈只得以“南下視師”的名義,帶兵躲在河南境內,以保存實力。

這期間,王保保和孛羅帖木兒打了幾場硬仗,雙方各有勝負。不僅如此,王保保還沒有忘記他昔日的競爭對手李思齊。李思齊退守川陝,和王保保的軍隊有一些摩擦,王保保爲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多次出兵攻打李思齊,搶奪地盤和糧草,整個黃河流域,成爲了王保保內鬥的戰場。

一方面因爲內訌,另一方面要保存實力,所以朱元璋在長江流域大殺四方的時候,王保保並沒有南下取利。

王保保和朱元璋也曾劍拔弩張過,事情發生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離朱元璋登基還有兩年,當時,朱元璋派徐達和常遇春帶領20萬大軍攻打張士誠,突然聽聞王保保帶領兵馬南下,朱元璋非常擔憂,緊急從蘇州戰場把徐達調回,準備隨時迎戰。不料,王保保卻突然以“守父孝”爲由,止住南下的步伐。一個月後,王保保掉頭向西,和關中的李思齊、張良弼大戰一場,試圖將李思齊、張良弼的兵馬收入囊中。史載:

相持一年,前後百戰,勝負未決。

王保保寧願和李思齊等人“前後百戰”,也不願意南下,箇中原委,值得深思。

其實,當時張士誠死守平江(蘇州),朱元璋圍攻一年多,早已失了銳氣,若王保保此時南下,和張士誠兩面夾擊朱元璋,朱元璋就算不敗,也要脫層皮,但王保保沒有這麼做。

筆者分析,王保保不這麼做的根本原因,還是他不受元廷信任。他在擔心,若自己拼盡了隊伍,打敗了朱元璋,最後還是替別人作嫁衣裳。因此,王保保的當務之急,不是平叛,而是要保存實力、擴張勢力。

天時、地利、人和,朱元璋全佔了,大明的興起,指日可待。

三、大廈將傾,英雄遲暮

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第4張

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距朱元璋稱帝還有3個月,此時,朱元璋已經俘虜了張士誠 ,並且派湯和南下攻打方國珍,長江以南,朱元璋可謂唾手可得。爲了防止朱元璋北上,元順帝急命王保保帶領本部人馬“肅清江淮”。言下之意,讓王保保滅掉朱元璋。

但王保保無動於衷,根據《元史》和《庚申外史》記載,這段時間,王保保幹了三件事:

第一,他派弟弟駐守山東,親自帶兵去和李思齊交戰。當時,元朝留在關中的四大軍閥,結成“反王保保聯盟”,並且推舉李思齊爲盟主。史載“王保保攻張、李愈急”,這裏的“張”指張良弼;“李”指李思齊,都是關中軍閥。

元順帝派使者來調解王保保和李思齊的關係,王保保甚至殺掉了朝廷的使者 ,明顯已經殺紅了眼,顧不得什麼朝廷詔命了。

第二,王保保未得朝廷允許,自行建立行省,還設置了屬於自己的行政機構。《元史》雲:

“擴廓帖木兒於是分省以自隨,官屬之盛,幾與朝廷等。”

看來,王保保對朝廷失望至極,他打算單幹了。

第三,王保保派人到高麗,要和高麗互通使節。不過高麗當時懼怕元朝,沒有同意。

所以說,此時的王保保,他最想幹的事情,是把兵馬和權力抓在自己手裏,不接受任何人的威脅。

元順帝也知道王保保的心思不在平叛上,於是,元順帝昭告天下,封皇太子爲天下兵馬大元帥,領中原兵馬,肅清江淮。

這個詔書,看似冠冕堂皇,其實就想說一句話:讓王保保麾下的將士們知道,他們的上司,從王保保換成了皇太子。

這是要削掉王保保的兵權,架空王保保。

這下好了,元廷和王保保撕破臉,王保保大怒,幹了一件泄憤的事情:

即遣兵據太原,而盡殺朝廷所置官。(出自《元史·卷一四一》)

意思是說,王保保帶兵佔領了太原,把太原城內,元朝的官吏全部殺光。

王保保的忤逆之舉,讓元順帝大怒,於是,元順帝下詔:

“削奪擴廓帖木兒爵邑,令諸軍共誅之!”

即,元順帝把王保保定性爲謀反,讓天下兵馬共同討伐他。

需要說明的是,這時的朱元璋,已經在開北伐動員大會了,朱元璋命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副帥,帶兵25萬,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爲口號,開啓了北伐元朝的征程。

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第5張

朱元璋要打到家門口了,元朝還在忙着“清理門戶”,山東河南諸地,朱元璋的大軍如犁庭掃穴。

在徐達、常遇春帶領衆將北伐的時候,朱元璋於公元1368年的正月初四,正式登基稱帝,建立大明。而此時,元順帝非常恐慌,但無人可用。

元朝是在1368年9月滅亡的,明朝建立於當年的正月,也就是說,明朝和元朝,並存了大半年的時間。

1368年9月,徐達攻下通州,元順帝見大勢已去,便帶着太子、后妃、羣臣逃到了塞外。

在明朝大軍北伐的路途中,和王保保的兵馬是有衝突的,例如,在洛水,王保保的弟弟就曾和明軍大幹一場,但戰敗了。而在山西,李思齊還在奉元順帝之命討伐王保保。

也就是說,當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張士誠酣戰的時候,王保保在隔岸觀火,等朱元璋要滅元朝的時候,王保保卻在受朱元璋和元朝的前後夾擊。這種局面,有些自食苦果的味道。

元順帝逃到塞外後,意識到自己對王保保下手的時機不對,於是下詔,恢復王保保的官爵,並封他爲河南王、太傅、中書左丞相,但條件是,要王保保帶兵收復失地。王保保接到詔命後,有些心動,他找自己的幕僚商量,其中一個幕僚提醒王保保:

“朝廷開撫軍院,步步要殺丞相,乃要勤王?我駐軍雲中,觀其成敗爲計耳!”

意思是,朝廷步步要殺你,現在卻讓你勤王。不如我們駐守雲中,坐觀成敗。

於是,王保保移兵冀寧,繼續“保存實力”。

徐達和常遇春攻下北京後,並沒有回京朝賀朱元璋登基,而是按照預定的計劃,掉頭向西,從北京攻打河北。此時,湯和已經招降了南方的方國珍,揮兵北上,和徐達呼應。在明朝初年,湯和能力雖然不及徐達,卻也算一代名將,但到了河北,湯和遭遇了王保保,差點被王保保打殘,要不是跑得快,恐怕就成了俘虜。

所以,後人曾質疑王保保的軍事能力,認爲他不是名將,其實可以找到很多例子反駁這種觀點。

得知王保保打敗了湯和,元順帝大喜,立即封王保保爲齊王,贈金印。

王保保此時已經明白,他和明朝已經不能共存,與其死扛,不如倒向元朝,這樣不僅能名正言順地招攬元朝勢力,還能得到部分給養。

所以,王保保接了金印,向元順帝效忠,扛起了光復元朝大業的重任。

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第6張

不久後,徐達用了一招“批亢搗虛”,成功打敗了王保保。

徐達的策略是,趁王保離開冀寧,打算反攻北京的時候,徐達虛張聲勢要攻打冀寧。王保保聽聞徐達要端掉自己的老窩,連忙回軍救援冀寧,馬不停蹄,非常疲憊,在大軍趕到保安州的時候,王保保下令安營紮寨,休息片刻。不料,徐達早已埋伏在半路上,一聲炮響,三軍齊出,王保保的大軍當時非常疲憊,徐達則是以逸待勞。雙方鏖戰,王保保慘敗。根據《明史紀事本末·卷九》記載:

擴廓方燃燭坐帳中,使兩童子執書侍,倉卒不知所出,亟納靴,未竟,跣一足,俞帳後出,得驏馬,從十八騎遁去。

即,王保保當時正在軍帳中看書,徐達突然來偷襲,王保保爲了逃命,倉促之中,只穿了一隻靴子,搶了一匹馬,便帶着18個人便逃跑了。

這一仗,徐達打得非常漂亮,抓了4萬多俘虜,王保保多年“保存實力”,被徐達揍得僅剩18人。

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這一仗,徐達還俘虜了王保保的妹妹王氏。這位女子後來成爲某部武俠的女主角,大家都很熟悉。

王保保逃走後,元順帝召他到上都,他沒有去。王保保後來在大同收攬舊部和殘兵,繼續和明朝對抗,成爲西北勁敵,讓朱元璋頭疼痛不已。

洪武三年,朱元璋已經平定了川陝,並且招降了李思齊。而王保保卻佔據蘭州。朱元璋決定北伐,按照朱元璋的安排,由徐達帶兵出潼關,攻打蘭州的王保保;由李文忠帶兵出塞,直撲應昌。

徐達和王保保對壘數日,最終冒險夜襲敵營,又一次打敗王保保。這一次,王保保比上次更慘,他帶着妻子,抱着一根木頭橫渡黃河,才逃得性命。

黃河波濤奔涌而下,王保保靠一根朽木保命,聽着滔滔黃河水,王保保知道,自己此生,恐怕再沒機會南渡黃河。

四、末世悲情,含冤百年

洪武三年,元順帝已經駕崩,皇太子登基,是爲元昭宗。一個是落魄名將,一個是落寞帝王,多年未見,王保保和元昭宗這對難兄難弟“重歸於好”,元昭宗命王保保爲中書右丞相,和他商討復國大計。

遠在南京的朱元璋,誓滅元廷,洪武五年,朱元璋派徐達、李文忠、馮勝兵分三路遠征蒙古。中路的徐達出雁門關後,派先鋒官藍玉一路挺進,藍玉不斷遭遇小股蒙古兵,都輕易取勝。不料,到了和林之後,王保保早已埋伏在那裏,藍玉深陷小勝的喜悅中,被王保保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數萬人,慘敗而歸。東路的李文忠也兵敗鄂爾渾河,只有西路的馮勝取得小勝,算是替朱元璋挽回了顏面。

先敗湯和,再敗藍玉,除了徐達和常遇春,誰能奈何王保保?

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第7張

這樣的王保保,讓朱元璋念念不忘,他想將王保保收入麾下,可沒能成功。

洪武五年,朱元璋把王保保的妹妹王氏嫁給了自己的次子秦王朱樉,希望能夠讓王保保看到大明朝的善意,但王保保無動於衷。

洪武七年,好不容易打聽到王保保的所在,朱元璋派李思齊前去勸王保保投降。王保保和李思齊雖然是老友,但也是宿敵,在草原上,王保保拒絕了李思齊的勸降,但好酒好肉招待李思齊。在李思齊離開之後,王保保派人追上李思齊,對他說:“請公留一物爲別。”

王保保要留李思齊一件東西作紀念。

李思齊說“吾遠來無所齎。”我遠道而來,沒帶什麼貴重物品。

王保保的屬下說:“願得公一臂!”

李思齊沒辦法,只得揮刀砍斷自己一隻手臂,然後騎馬歸來,天寒地凍,李思齊又失血過多,不久便死了。

李思齊死後,朱元璋愈發覺得王保保是奇男子。《國初羣雄事略》記載,朱元璋曾說過,這輩子有三大遺憾:

第一是沒得到傳國玉璽;第二是失去了元昭宗的消息;第三是沒能活捉王保保。

朱元璋把王保保和傳國玉璽、元昭宗相提並論,可見王保保在朱元璋心目中的重要性。

在洪武七年之後,王保保便沒有了消息,有人說他死於洪武七年,有人說洪武九年的時候,他還活着。但相隔甚遠,朱元璋和王保保,註定無緣

王保保此人,在《元史》《明史》中都有立傳,在《明太祖實錄》中,也有王保保的記載。但因爲《元史》和《明太祖實錄》都是明朝編撰的,而清朝編的《明史》又多參考《明太祖實錄》,記載關於王保保的身世,一直很含糊,可能因爲朱元璋最終沒能得到這位“天下奇男子”,所以王保保難免被抹黑。

《明史》記載:擴廓帖木兒,沈丘人,本王姓,小字保保。

即,王保保是河南沈丘人,本來姓王,小名叫保保。因爲他是察罕帖木兒的外甥,所以一直爲元朝效力。

元朝將領王保保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第8張

朱元璋在北伐前,發佈的《諭中原檄》中曾罵王保保:

“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

意思是說,王保保本是漢人,卻忘了自己的身份,給蒙古人當義子,還幫元朝出力,是個“大漢奸”。

終明清兩朝,世人提到王保保,對他多有鄙夷,大家認爲他出賣漢人,賣辱求榮。例如,中國近代著名的史學家蔡東藩就曾評價王保保“逆倫”。

朱元璋要“驅逐韃虜”,而王保保卻是漢奸,王保保不可能留下好名聲。然而,直到600多年後,一個墓碑的出土,大家才發現,冤枉了王保保。

1990年,河南洛陽出土了一個墓碑,墓主名叫賽因赤答忽,墓碑上寫道:

公諱賽因赤答,系出蒙古伯也臺氏……子三人,長擴廓帖木兒,生而敏悟,才器異常。幼多疾,忠襄(即察罕帖木兒)以母舅氏,視之如己子,遂養於家……

原來,墓主竟然是王保保的父親,墓誌銘上寫得很清楚,王保保的父親出自蒙古伯也臺氏,再加上王保保的母親是察罕帖木兒的妹妹。也就是說,王保保的父母都是蒙古人,他當然也是蒙古人。此墓誌銘一出,一片譁然,蒙冤600年的王保保,終於被大家認清身世。

筆者認爲:王保保此人,可稱爲元末一代名將,他的軍事能力值得認可,只是,當時元廷內鬥不止,作爲一個不被信任的軍事家,他的諸多做法雖然悖逆,但也能理解。

筆者認爲:王保保身爲蒙古人,在元朝傾覆之時挺身而出,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在拯救元朝的同時,打着自己的小算盤,他的格局,也只能是名將,而不是英雄。

元朝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或者說,元朝的一部分屬於中國歷史,筆者不是惟民族論者,但看待歷史人物,我們要代入到他的大環境中,王保保一生都在家族仇恨、朝堂內訌和家國忠義三者之間徘徊不前,他有能力,但卻很悲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