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邊塞詩人高適的一生是怎樣的?他什麼時候投筆從戎的?

邊塞詩人高適的一生是怎樣的?他什麼時候投筆從戎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適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安史之亂的發生,讓整個大唐王朝生靈塗炭,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很多名人異士也難以獨善其身,紛紛捲入其中,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便是其中一個。

高適的祖籍在渤海蓨縣(今景縣),出生於官二代家庭,他的先祖高洪曾在東漢時期任渤海太守而舉家遷居蓨縣,此後六百年間,其家族一直人丁興旺,出了大量王侯將相。而高洪的16世孫高洋還建立了北齊王朝,使蓨縣高氏家族一躍成爲北方的皇族。

高適的曾祖高佑,隋朝時任散騎常侍,入唐後任宕州別駕;他的祖父高侃,勇猛善戰,在戰鬥中曾生擒突厥車鼻可汗,以軍功官至隴右道持節大總管、安東都護;他的父親高從文也非布衣之士,可惜英年早逝,在高適幼年死在廣東韶州(今曲江)長史任上。

邊塞詩人高適的一生是怎樣的?他什麼時候投筆從戎的?

原本是世代簪纓之家,但因爲父親的早逝使家道突然中落,高適因此從小就體驗到了世態炎涼和生活的艱辛。爲了出人投地,他刻苦攻讀,習文練武,期待有朝一日重振家風。

然而,高適雖然才高八斗,能力出衆,但卻屬於典型的大器晚成之人。他少年時一直懷才不遇。

開元11年(公元723)的夏天,年僅20歲的高適隻身來到長安尋找“出路”,拿着自己的詩篇拜謁在京城做官的父輩的故交,希望得到他們引薦,然而卻處處碰壁。

邊塞詩人高適的一生是怎樣的?他什麼時候投筆從戎的? 第2張

初出茅廬便受挫,高適於是離開長安一路東行,路過洛陽和汴京(今開封),來到宋州(今河南商丘)。

高適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索性留在了以“文化”著稱的宋州,過起了半耕半讀的隱居生活。

這一隱憂就是十年,十年間高適一貧如洗。爲了改變現狀,高適做出驚人舉,他決定赴邊關立軍功,以期出人投地。當時,北方的突厥人被大唐王朝的勁旅趕走了,但東北的契丹和西南的吐蕃每年都和唐王朝發生戰爭,這爲許多讀書人投筆從戎創造了機會

這時,信安王李禕奉命率軍在東北營州一帶抗擊契丹,高適的許多朋友參加了李禕的幕府。他決定到那裏去投軍,試圖通過朋友們的引薦,參加信安王的幕府,等待立功的機會。

然而,當高適風塵僕僕、滿身疲憊地趕到前線時,正巧信安王剛剛率軍打了一個勝仗,陶醉在勝利喜悅中的信安王對這位千里迢迢趕來投奔他的年輕人選擇了“無視”。第二年的春天,高適選擇了打道回府——回到了宋州。

邊塞詩人高適的一生是怎樣的?他什麼時候投筆從戎的? 第3張

儘管這一次的塞外之行以失敗告終了,但高適把自己對邊關生活體驗和感悟以詩的形式記錄下來了,一口氣創作了十幾首流傳千載的邊塞詩。其中《燕歌行》成了膾炙人口的名詩。

此後,高適一直懷才不遇,年近50歲時,高適好不容易纔混到了封丘縣的芝麻小吏——縣尉。然而,他不會料到,此後他時來運轉,仕途上飛雲直上,竟然創造了十年十遷的新記錄。

哥舒翰是安西副都護哥舒道元的兒子,因戰功升至右武衛員外將軍,充隴右節度副使、知節度使事。他性格豪爽,仗義疏才,喜歡交往,愛讀《漢書》、《左傳》等史書,許多有才學的人投到他的帳下,使他的幕府人才濟濟。高適主動投奔哥舒翰。哥舒翰對高適的詩文、人品和才能很欣賞,上表奏請高適爲左驍衛軍曹,充幕府掌書記,並把高適視爲心腹,常隨左右。高適感激哥舒翰的知遇之恩,從此一心一意地在哥舒翰鞍前馬後效力。

高適在哥舒翰幕府3年間是他邊塞詩創作的豐收時期。雄奇瑰麗的西北邊塞風光,戍邊將士艱苦的生活,兩軍開戰、戰馬嘶鳴劍戈碰撞的壯烈場面都進入他大氣磅礴的詩中。

安史之亂爆發後,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災難使承平日久的大唐王朝驟然由盛轉衰,但同時也給高適和許多讀書人帶來了一個展示才華、實現抱負、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高適自此迎來了人生的鼎盛時期。

然而,後來高適因“負氣敢言”,且深得肅宗信任,爲宦官李輔國所妒,被貶官爲太子府少詹事。幾個月後,因蜀中多事,高適又被起用,被任命爲四川彭州(今四川彭縣)刺史,轉蜀州刺史,之後又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在四川爲期六年的仕宦生活中,他平定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亂,平定了劍南兵馬使徐知道的叛亂。在他的建議下,唐王朝還把劍南西川、東川兩個節度使合二爲一,整合了軍事力量。

高適在蜀期間,儉政寬民,爲官清廉,受到人們的稱讚。

邊塞詩人高適的一生是怎樣的?他什麼時候投筆從戎的? 第4張

廣德二年,唐玄宗任命62歲的高適爲刑部侍郎,不久又轉散騎常侍,加銀青光祿大夫,進封渤海縣侯,食邑七百戶。

不久,高適選擇了激流勇退,歸隱於終南山紫峯閣。一年後,63歲的高適離開了人世。他輕輕走了,沒有帶走一片雲彩,卻留下了二百多首氣勢恢宏的錦繡詩篇,成爲後世人們經典傳唱之絕世名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