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陳橋兵變後,周世宗柴榮的兒子們什麼結局?

陳橋兵變後,周世宗柴榮的兒子們什麼結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匡胤在奪權成功後,對周世宗柴榮的四個兒子十分“優待”,優待的結果是,兩個莫名失蹤,一個莫名夭折,被迫禪位的周恭帝柴宗訓,也就活到二十歲。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在後周的朝堂上,人聲鼎沸,吵成一團,原來有傳聞說契丹將聯合北漢南下攻打後周,此時正值周世宗柴榮駕崩不久,年僅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也是繼位不足半年,強敵來襲,而主事的符太后是個婦道人家,一時間也六神無主。

陳橋兵變後,周世宗柴榮的兒子們什麼結局?

最終,在宰相範質等人的提議下,遣派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北上禦敵,但大軍在行至陳橋驛時,停滯不前,衆將士將黃袍加於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爲皇帝。

這就是著名的“陳橋兵變”,原本是後周禁軍高級將領的趙匡胤,藉此機會奪了柴家江山,之後,趙匡胤返回開封,周恭帝柴宗訓被迫禪讓,趙匡胤登基,是爲宋太祖。

周世宗柴榮在駕崩時,尚留有包括周恭帝柴宗訓在內共四個兒子,而趙匡胤當了皇帝后,雖說留有碑訓,口口聲聲說要“善待”柴家子孫,但事實上,柴榮的四個兒子,一個夭折,兩個失蹤,包括周恭帝柴宗訓,也是僅僅活了二十歲。

雖說趙匡胤登基後並沒有對柴榮後人有什麼不利,但很多史料也表明,這幾個人最終的結局,與趙匡胤脫不了干係,柴榮的四個兒子,三個都沒有留下子嗣,唯獨有一子,據傳聞被大將潘美收養,但也是在趙匡胤的授意下進行的,此子雖然改姓潘,但也算是柴榮碩果僅存的後人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周世宗柴榮算是給趙匡胤打了一輩子工。

柴榮原本只是後周太祖郭威的侄子,但因郭威的兒子被後漢隱帝殺害,因此柴榮便被郭威收爲養子,並在其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了柴榮。

柴榮稱得上一代明君,在其登基後,制定了“三個十年”計劃,即“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對內積極任用賢明,對外親自領兵打仗,因此,後周在柴榮的手裏,逐漸壯大,大有一統中原的趨勢。

如果按照當時的局勢發展,極有可能就不會有宋朝的存在,但世事難料,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駕崩,英年早逝的他,將皇位傳給了年近七歲的兒子柴宗訓。

此時的後周,主少國疑,皇帝只是一個年僅七歲的黃口小兒,而軍政大權則掌握在趙匡胤、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的手中。

這其中,以趙匡胤最爲勢大,當時的他,時任殿前都點檢和歸德軍節度使,並且殿前都點檢這個職位,還是周世宗柴榮在世時,火速提拔上來的。

原本擔任殿前都點檢的,是柴榮的的妹夫張永德,因爲這個位置,是禁軍的最高職位,掌握着實權,因此一般都由自己的親信擔任,所以,作爲柴榮的妹夫,在柴榮登基後,身爲親信的張永德,則一直擔任殿前都點檢。

陳橋兵變後,周世宗柴榮的兒子們什麼結局? 第2張

但就在柴榮駕崩的那一年,發生了一件事,讓柴榮將張永德直接給擼了下來。

公元959年,柴榮北伐契丹,在回來的路上,發現一個韋編袋子,命人打開後,發現裏面有一塊三尺長的木板,上面寫道“點檢做天子”五個字,這就讓柴榮心裏犯起了嘀咕。

木板從何而來,因何寫了這五個字暫不重要,但重要的是,這五個字讓柴榮坐立不安,要知道當時的都點檢,正是張永德,按照木板上的意思,分明以後的天子會是他。

真假且不論,但這足以讓柴榮對張永德起了疑心,與此同時,柴榮又在歸途中一病不起,因此,爲了消除隱患,不久後,張永德便被免去了都點檢的職位,改任檢校太尉。

但作爲禁軍的統帥,都點檢這個位置不能老空着,因此,向來深受柴榮信任的趙匡胤,便在一夜之間,從禁軍的一個普通軍官,成爲了最高統帥,出任殿前都點檢。

“世宗在道,閱四方文書,得韋囊,中有木三尺餘,題雲“點檢作天子”,異之。時張德爲點檢,世宗不豫,還京師,拜太祖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代永德。”---《宋史.太祖本紀》

若是柴榮知道木板上所寫的都點檢指的是趙匡胤,不知道會不會後悔地拍大腿?

而在柴榮駕崩後,身爲禁軍最高統領的趙匡胤,自然而然地也掌握了最大的軍權,成爲了後周朝堂上的國之重臣,這也是爲何在傳聞契丹侵犯時,衆人會推舉趙匡胤領兵北伐的主要原因,畢竟從明面上來講,趙匡胤行伍出身,軍事經驗豐富,並且還是統帥,是在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了。

陳橋驛兵變,就是在這種對趙匡胤極爲有利的情況下發生,在趙匡胤帶兵征討所謂的“契丹入侵”時,大軍行至陳橋驛,就地駐紮休息,衆將士便開始議論,大部分人認爲皇帝年幼,自己戰死沙場也沒人知道,不如先擁護趙點檢當天子,然後再北征。

於是,衆人便派代表李處耘向軍師趙普傳達了大家的意思,而趙普對這個想法表示十分的贊同,因此就安排一切,順便通知了負責守衛開封城的石守信、王審琦,要求其在必要的時候,見機行事。

次日一早,趙普便來到趙匡胤的營帳中,把昨晚的意思向趙匡胤簡明扼要的進行了表達,並着重強調了,外面的將士們已經說了這麼大逆不道的話了,如果你不答應,那麼後果自負。

還沒等趙匡胤反應過來,守在帳外的將士們,就將一件黃袍加在他身上,就是這樣,趙匡胤“免爲其難”地接受了衆將士的請求,隨即率軍返回開封。

因爲趙匡胤的“免爲其難”和衆將士的“苦苦相逼”,所以,在史料中是找不到“陳橋兵變”這件事是由趙匡胤主使的,雖然最終的受益者是他,但幾乎所有的史料都說是衆將士貪圖富貴,再加上以命相逼,才使趙匡胤“被迫”答應。但無論事實究竟如何,趙匡胤還是當上了皇帝,後周柴家的江山,也即將改姓爲趙,而柴榮的兒子們,命運也因此被強行改變。

周世宗柴榮一共有過七個兒子。

爲什麼要說有過呢?早年間,柴榮在跟隨姑父郭威南征北戰時,就已經娶妻生子,但因後漢隱帝猜忌郭威,便將柴榮和郭威留居京都開封的親屬全部誅殺,郭威的原配夫人以及三個幼子,也因此殞命。

郭威登基後,爲柴榮尋了一門親事,娶的正是符氏,符氏爲柴榮共育有四子,分別是周恭帝柴宗訓,以及柴熙讓,柴熙謹和柴熙誨四人。

首先是周恭帝柴宗訓,其退位後,活到二十歲去世,死因不明。

周恭帝柴宗訓,在趙匡胤登基稱帝時,年僅七歲,少不經事,雖說上有符太后,但也改變不了大局,最終是被迫禪讓,將皇位讓給了趙匡胤。

柴宗訓退位後,趙匡胤將封其爲鄭王,並出居房州,在開寶六年,也就是公元973年去世,享年二十歲。

關於柴宗訓的死因,歷史上沒有記載,史書裏也只是用一個“卒”字代替,可能是因病,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但有一點可以確認,就是柴宗訓死的時候,沒有留下子嗣。

單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趙匡胤究竟是何居心了,雖說他口口聲聲地說,要善待柴家後人,並還爲此立碑留訓,要求後世兒孫也要對柴家後人優待,但柴宗訓直到死,也沒能留下一兒半女。

不是他沒這個能力,而是趙匡胤不給他這個機會。

優待柴家後人,趙匡胤確實做了,沒有過多爲難柴宗訓,但不讓他留下子嗣,就是爲了日後防止其後人出現能幹之人,與擁護後周的勢力相結合,從而產生對趙宋政權的威脅。

所以,好吃好喝地供着你柴宗訓,至於娶妻生子,想想就行了。

其次就是柴熙謹

柴熙謹比柴宗訓小兩歲,生於公元955年,周恭帝柴宗訓登基後,其年方五歲,同樣也是一個少不經事的孩子。

關於柴熙謹的史料,比較簡單,其在柴宗訓登基之後,被封爲紀王,不過這個王爺沒當多久,在乾德二年十月,同樣是“卒”,享年十歲。

柴熙謹也沒有註明死因,總之就是早早就夭折了,畢竟當時連曾經當過皇帝的哥哥尚且不能自保,更何況他這個小孩子了。

然後就是柴熙讓和柴熙海,他們二人,纔是最大的謎團

關於柴熙讓和柴熙海兩兄弟的結局和下落,在歐陽修所著的《新五代史》中,有四個字爲此解釋,那就是“不知所終”。

“熙讓、熙誨,不知其所終。”---歐陽修《新五代史》

要知道,柴榮留下的四個兒子,這可是在史料中白紙黑字都寫得清清楚楚的,並且,趙匡胤在登基後,至少在明面上,沒有加害於柴家後人,並且,包括柴宗訓和柴熙謹,不管其因何而死,但都在史料中有明文記載。

最重要的是,在趙匡胤登基前後,開封城沒有發生過什麼動亂,政變也就殺了個大將韓通,並且在兵變前,趙匡胤還嚴令士兵不得侵擾和亂殺,這種情況之下,兩個活生生的皇子,怎麼會不知所蹤呢?

極有可能,是因爲一些不方便說出來的原因,才讓歐陽修用這種春秋筆法,來含糊其辭。

不過,在北宋詩人王鞏所著的《隨手雜談》裏,有這麼一則故事,提起並說到了關係柴熙讓和柴熙海的下落。

說是在趙匡胤登基後,來到皇宮時,有兩個嬪妃抱着兩個小孩前來拜見趙匡胤,趙匡胤就問這小孩是何人,身旁人回答說這是周世宗柴榮的兩個幼子。

當時隨趙匡胤進宮的,還有大將潘美以及範質、趙普等人,趙匡胤就側身問該如何處理這兩個孩子,趙普等人均說殺了就得了,以免後患。

但大將潘美,卻站在一旁默然無語,趙匡胤問他爲何不說話,潘美支支吾吾半天才說,他和趙匡胤曾經都是柴榮的臣子,如今若是同意殺柴榮幼子,對不起柴榮,但若是不同意,又怕趙匡胤對他起疑心,所以十分爲難,因此就沉默不語。

趙匡胤聽了,長嘆一聲,說自己也不忍心,於是,就下令將其中一子讓潘美收爲侄子,進行撫養,此子在長大後,用名潘惟正(一說爲潘惟吉),至此,算是給柴榮留了個後。

“與爾爲侄,世宗子不可爲爾子也。”---王鞏《隨手雜談》

但這個被潘美收養的孩子,究竟是柴熙讓還是柴熙海卻無從知曉,同時,王鞏在寫成此書時,已經是距離大宋開國足足有一百四十多年,因此,這些史料,也只能作爲參考。

最重要的是,這個記錄裏有兩個很大的問題。

其一,就是記載中潘美只收養了一個孩子,無論這個孩子是柴熙讓還是柴熙海,也就一個,那麼另一個去了哪裏,是也被收養還是死於非命,均無任何記載,彷彿另一個孩子憑空消失一般。

其二,收養的關係,自古以來,收養子的不在少數,包括柴榮就是從侄子變爲兒子的,但收侄子,還真是少見,這恐怕也是趙匡胤的“突發奇想”。

另外,王鞏所描寫的細節,彷彿是親臨其境,說得清清楚楚,他又是如何得知其中的情況的呢?他給出的解釋是,柴家後人口耳相傳,他與其中一人交好,因此而得知詳情。

但這些都沒有可供參考的真憑實據來佐證,不過能夠得出一點信息就是,趙匡胤給柴家留了個後人,讓柴家延續了香火,不至於柴榮無後。

但這個後人,卻在趙匡胤的要求下,被迫改姓,不再姓柴而姓潘,而之所以要安排潘美收養,裏面也是有很大學問的。

首先,如果趙匡胤登基後,對柴家後人大肆殺戮,那顯然就不利於他所打造的仁義名聲,但若是放任不管,又怕形成隱患,殺又殺不得,放又放不得,找個人信任的人收養,自然是最合適的辦法。

其次,之所以找潘美,是因爲潘美非義社十兄弟之一,因此目標較小,同時潘美與趙匡胤關係匪淺,並且忠心,值得趙匡胤信任,所以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最後,收養的關係不是養子而是侄子,同樣有講究,畢竟這個孩子是周世宗的兒子,潘美雖然收養,但讓舊主的兒子喊自己爸爸,別說潘美不答應,趙匡胤也不會答應,萬一喊得時間長了,老潘有什麼想法,那就。。。

小結:

因此,趙匡胤對柴榮的後人,進行了分而治之,周恭帝柴宗訓目標太大,只能好吃好喝供着,但是不能留下子嗣,柴熙謹早早地就得“夭折”,而剩下的柴熙讓和柴熙海,消失一個,另一個安排人收養並監視,這樣一來,不僅成全了趙匡胤的好名聲,又做到了他登基之後制定的“優待”柴家後人的碑訓,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高,實在是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