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爲什麼不敢動前太子妃 其實道理很簡單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爲什麼不敢動前太子妃 其實道理很簡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李世民和前太子妃,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這還要問?男的殺了,女的娶了。不管大嫂還是弟媳婦,李世民想照單全收,可讓人沒想到的是,李世民僅僅納了楊氏,前太子妃鄭觀音獨居一生。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爲什麼不敢動前太子妃 其實道理很簡單

李氏父子初露崢嶸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隋煬帝修運河,徵高麗,導致民怨沸騰。天下羣雄響應,紛紛起兵反隋。李淵作爲關隴子弟,在太原祕密蟄伏,伺機而動。

公元617年,對於李淵父子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李淵從來沒有想過,要造他表弟楊廣的反。

亂世就好比風口,是人就想着去風口上吹一吹,萬一起飛了,就改變了一生。李淵雖然表面上表示不感興趣,但私底下和裴寂等人也沒少合計。於是,在公元617年,李淵率領三萬兵在太原舉起了反隋義旗。

要麼古人都爭着生兒子,李淵起義,核心人員就是以李建成與李世民爲代表的子女們。在爭霸天下的過程中,李淵不方便出征在外,需要鎮守後方。李建成是長子,將來的接班人,自然也被保護在了朝廷之內。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爲什麼不敢動前太子妃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2張

李世民作爲給力的二兒子,肩負起蕩平天下的重任。十八九歲的年紀,便開始率軍與王世充,竇建德等人鬥智鬥勇。他弓馬嫺熟,大唐統一戰爭中,一多半的功勞都是他立下的。

不得不承認,李淵在平衡兩個兒子權力的方面,表現得不是那麼完美。李建成是理所當然的接班人,但天下卻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如果想說服李世民放棄權力,可能李淵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兄弟相爭引發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與李建成倆人暗地裏較着勁,李建成自小便被當做繼承人來培養,文治武功各個方面都不遜色李世民,並且還有了長子的加持,太子地位看起來牢不可破。

兄弟倆斗的是如火如荼,李建成假借李淵之手,驅逐李世民身邊的文臣,並試圖收買尉遲敬德等干將,結果被尉遲敬德當面拒絕,還告訴了李世民。

兄弟之間的那層紙,基本算是捅破了。由此可以看出,李建成還是帶兵打仗少,李世民統領尉遲敬德等人,絕對不是靠着錢財,而是靠着人格魅力與大義。

尉遲敬德等武將,身上沾染了頗多的綠林習氣,重義不重財,當年從劉武周那邊投靠到李世民,如今假如再被李建成收買,那不是尉遲恭的性格。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爲什麼不敢動前太子妃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3張

而李世民果然在這方面比較有經驗,從來都是隻買對的不買貴的。收買的都是李建成手下的關鍵崗位,例如玄武門守將常何,便在玄武門之變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先下手爲強,利用常何,提前在玄武門做足準備,將前來入宮的李元吉、李建成等人悉數斬殺。玄武門之變以李世民的勝出而結束。

自古無情帝王家,李世民在玄武門斬殺李建成、李元吉之後,本着斬草除根的原則,一舉將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兒子們悉數殺害,女人與女兒則被留存於世。李世民此舉,也算是將殺戮控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內。

李世民娶了楊氏爲何不取鄭氏

李世民娶了李元吉的妃子楊氏,也成爲了後人詬病李世民的污點之一。天下女人那麼多,李世民也並不是像曹操那樣,天生就喜歡別人的媳婦。他之所以這麼做,還不是爲了表明立場。

自古世家之間,一樁婚姻的背後,往往就意味着兩個家族之間的利益連接。因此,在古代,所有的世家子弟中,正妻選的都是門當戶對之人。

李世民娶了楊氏,也代表着楊氏一族將受到李唐王室的維護,在這種情況下,楊氏一族便不會在背後搞事情。只要是他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至於皇帝是李建成當還是李世民當,他們還真不太在意。

那李建成的妻子鄭觀音,爲何沒有被李世民納入後宮呢?難道,她不美?

非也!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爲什麼不敢動前太子妃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4張

太子妃墓誌銘對她的描述爲:淑韻娉婷,明月皎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風泛桃李之蹊。

由此可見,鄭觀音在長相方面自然是沒得說,宛若仙女一般。那李世民爲何沒有動心?我想,李世民肯定是動了心了,至於爲何沒有得逞,只能有一個解釋,那便是鄭觀音不願意。

從墓誌銘的敘述中,便可以窺得一二:

雖掌碎驪珠,而庭開虹玉,已絕倚閭之望,旋聞解瑱之歡。昔有陶嬰,恤孤資於紡績;緬惟樑寡,勵節在於衡泌。

這段話基本上將鄭觀音在玄武門之變後的生活狀態概括了出來。可以看得出,她整個人的狀態非常差。“倚閭之望”指的是父母期盼兒子歸來的樣子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爲什麼不敢動前太子妃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5張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她深知自己盼不來自己的孩子們了,只希望再生下的這個能夠給她帶來些許的安慰。如果是個女孩還好,如果是個男孩的話,基本上也是難逃毒手。

李世民將她安排在長門宮內,她每天就在這樣惴惴不安中度過。建成去世之後,宮內的鏡子都蒙上了一層塵土,鄭觀音一點打扮的心思都沒有。

值得注意的是,這段話中還借用了兩個典故,其中一個是陶嬰,另一個是粱寡。

陶嬰,原本是魯國陶門的女兒,嫁人之後,丈夫不幸去世,留下她與孩子相依爲命。因長相甜美,有人曾向她表達愛意,追求她。她便作黃鵠之歌明志,不肯再嫁,靠着自己織布來養活娘倆。後常用陶嬰爲婦女貞潔的代表。

另一個樑寡,指的是樑地的一個寡婦。同樣是在丈夫去世之後,有許多人來登門求親,甚至樑王在見到她之後,都加入到了求親的隊伍當中。

而樑寡婦則立志要守節,一刀割掉了自己的鼻子,然後對那些追求者們說,現在我不美麗了,你們還有要追求的嗎?

從這些記載中,便可以窺得一二: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李建成與兒子們悉數被誅殺,而當時的鄭觀音還懷有身孕,她心如死灰,狀態非常之差。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爲什麼不敢動前太子妃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6張

李世民哪怕是心再大,他也不好娶懷有身孕的鄭觀音,於是便將她暫時安置在了長樂門內。根據推算,鄭觀音後來生下的應該便是她的小女兒。在此之後,必然李世民還曾登門求過親,無奈鄭觀音誓死不同意,李世民也不好再勉強。

李世民爲何非要娶她們

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從他善後的舉措中便可以看出,李世民自知皇位來路不正,便更加愛惜自己的羽毛,盡最大的可能,徵得世家大族的支持。

上文也提到了,婚姻是兩個家族之間的聯合,李世民娶了楊氏之後,無形中便表明了立場,得到了“弘農楊氏”的支持。楊廣被推翻,換成了李氏,僅僅是換了一個代言人而已。楊氏宗族的勢力,依舊不能小覷。

李世民要想坐穩皇位,就要取得楊氏的支持,不然他免不了被趕下臺的命運。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爲什麼不敢動前太子妃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7張

而鄭觀音呢,則代表的是滎陽鄭氏。鄭氏也是當時的名門望族,起源於兩漢時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便躋身望族行列。李唐建國之後,首先就要取得山東望族的支持,李淵便主動與鄭氏聯姻,以取得鄭氏的支持。

李世民在奪取王位之後,除了斬草除根,掃滅對手之外,還要做的便是壯大自己的勢力,取得這些望族的支持。

李世民雖然追求鄭氏無望,但鄭氏的其他女子還是加入到了李世民的後宮之中,對於鄭觀音,李世民也還是選擇了遵從她的心願。

就這樣,鄭觀音一邊在長樂門的宮殿內過着清苦的日子,一邊養育着李建成的遺孀。最終鄭觀音在長樂門內活到了78歲,也不知道這麼多年,這位女子是怎麼熬過來的。

公元前676年,鄭觀音享年78歲。很幸運的是,這時候已經是李治當政了,李治素以仁義著稱,也爲了替老爹表達歉意,便在這年的農曆七夕節,厚葬了鄭觀音,將她葬在了李建成的隱陵附近。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爲什麼不敢動前太子妃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8張

時針說

自古以來,最無情的是帝王家,權力這個東西真的能讓人迷失,兄弟、父子都不認。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女人總是最無辜的那一個。

不管哪一方成功了,女人總是不得干政,努力侍奉好便是了。爭鬥失敗了,女人還要成爲犧牲品,在承受喪子之痛,喪夫之痛的同時,還要爲了家族的利益,繼續服侍仇人。

因此,在古代,女人也沒有太多的歸屬感,她們面對這些,更多的是選擇聽天由命。所以那些勝利者,一般都不會殺害女人,而女人,像鄭觀音這樣的也少,大多數會選擇擦乾眼淚繼續生活下去。

畢竟,那個能給她一切的男人已經死了,而眼前這個男人依舊能給她一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