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崇禎在位期間殺了7個總督,他爲何要這樣做?

崇禎在位期間殺了7個總督,他爲何要這樣做?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崇禎皇帝作爲明朝的亡國之君,卻留給後世一種假象——很多人都認爲崇禎皇帝是一個勤政的好皇帝,爲了挽救積重難返的明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終無力迴天,又以身殉國,親身實踐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理念,明朝的滅亡都是因爲大臣的罪過,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崇禎皇帝真的毫無責任嗎?答案是否定的,崇禎皇帝對明朝的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其在位17年時間裏的用人就可以窺見一斑。

崇禎在位期間殺了7個總督,他爲何要這樣做?

崇禎皇帝在位17年,即位初期,剷除了大太監魏忠賢以及依附於他身邊的閹黨集團,在很多人看來覺得這是大快人心,但是對於此事,歷史上又有兩種論調。一種對崇禎皇帝消滅魏忠賢持正面觀點,他們認爲魏忠賢和閹黨集團蠱惑天啓皇帝、爲禍朝廷、欺壓百姓,崇禎一舉將其消滅,展示了明君風采;另一種則持完全相反的意見,他們認爲,魏忠賢的倒臺導致了東林黨等文官集團失去了制約,引起朝政失衡,這才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剷除魏忠賢閹黨集團雖然還有爭議,但是崇禎皇帝的其他用人表現則可以清晰地看出崇禎皇帝的用人策略是有問題的。首先,崇禎皇帝在位17年之間,更換了50位內閣大學士,要知道內閣大學士可是朝廷重要決策人物,居廟堂之高,他們的穩定影響到政策的穩定和持續性,但是遇到了崇禎皇帝這樣一個毫無定性又很急躁的皇帝,大學士就不可能穩定了。

崇禎在位期間殺了7個總督,他爲何要這樣做? 第2張

除了朝中的首輔之外,地方上最大的官員非總督莫屬了,明朝在巡撫之上再增設總督,爲的就是協調幾省軍事和後勤,也是爲了應對北方邊境和內部的軍事複雜形勢。雖然總督是高官,但是對於崇禎皇帝來說,還是想殺就殺。崇禎在位17年,一共殺了7爲總督,他們分別是薊遼督師袁崇煥、陝西三邊總督鄭崇儉、熊文燦、劉策、楊一鵬、範志完、趙光忭。試問一下,看到前任的下場,哪還有人願意承擔責任和工作,或者主動去冒險以取得不可預知的成績呢?

而崇禎皇帝對於大臣的不信任,在刑部尚書的更替中更是顯露無遺,《喬允升傳》中寫道:“帝在位十七年,刑部易尚書十七人。”作爲一個尚書級別的高官,平均一年更換一次,難道這十七人都不行?如此的更換頻率無疑說明了崇禎皇帝的急躁性格,或者對這些刑部尚書的不滿意。而這十七人中,得以善終的只有胡應臺一人,其他人或被遣戍邊疆,或被逼退休,或被下獄,下獄之後沒多久死在獄中。

崇禎朝的其他官員的情況也並不比前面敘述的內閣大學士、總督和刑部尚書好,因爲崇禎年間兵事繁雜,所以兵部尚書被貶職、甚至被處死的也不在少數。總之,在崇禎手下做官真的不容易,而崇禎皇帝如此高頻地更換官員,正說明了這是崇禎皇帝自身的問題,而不是官員的問題,明朝滅亡,崇禎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