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璋待劉備不薄,爲何還會被奪取荊州?真相是什麼

劉璋待劉備不薄,爲何還會被奪取荊州?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璋待劉備不薄,爲何還會被奪取荊州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劉備取益州多被後人詬病虛僞,成一生污點。劉璋迎他入蜀實屬“引狼入室”,劉璋寬柔,待他不薄,又是同宗,鳩佔鵲巢的劉備簡直妥妥的白眼狼啊。而劉備“不忍心”取劉表荊州,也被認爲是僞善、假仁假義、沽名釣譽。一取一不取,都要揹負罵名。

是否真是如此?我們來看看劉備如何拒絕了荊州,取益州又是否正當。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擊敗袁紹後南征劉備。劉備逃奔荊州,劉表以上賓之禮厚待他卻不肯重用。

史書稱,劉表外表儒雅,內心多疑忌。見與劉備交往的荊州豪傑日益增多,劉表就起了疑心,暗中監控提防劉備。

郭頒《魏晉世語》稱:“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爲人,不甚信用。”曹操北征烏丸時,劉備建議劉表偷襲曹操後方大本營許都,劉表短視,未能採納。

《魏晉世語》又載,劉表曾請劉備赴“鴻門宴”,部下蒯越、蔡瑁計劃在宴會上殺掉劉備,劉備發覺,就假裝如廁“尿遁”,於是後面有了的盧“馬躍檀溪”的故事。

雖然這次“鴻門宴”和的盧救主的故事不甚可信,但也說明了劉表和劉備的糟糕關係。

劉璋待劉備不薄,爲何還會被奪取荊州?真相是什麼

後來劉表去世,小兒子劉琮打算舉州投降曹操。劉備逃往江陵時路過襄陽,諸葛亮勸劉備先拿下劉琮,就可以得到荊州。劉備卻說“不忍心”。

據孔衍《漢魏春秋》記載,劉備說,劉表臨死託孤於我,如果要背信棄義方能成功,我是不會這樣做的。那樣在九泉之下,我也將無顏面對劉表。

我不認爲這時劉備沒有取荊州的實力,劉備放過劉琮,“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劉備路過劉表墓,“涕泣而去”,等逃到當陽時,一路跟隨的民衆增加到十幾萬。

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赤壁之戰後劉備從孫吳“借”得荊州,有了這個戰略據點才能入益州定蜀中,成霸業。《隆中對》說,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直搗中原,劉備可以親率“益州之衆以出秦川”,這一戰略中荊州至爲關鍵,不說從荊州這個據點能不能直搗中原,但可以東拒孫吳,纔可以保證劉備北伐無憂。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隆中對》的宏圖霸業也就成了虛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曾經有一份取荊州的機會放在劉備面前,他沒有珍惜,等他失去關羽、失去荊州的時候,白帝城永安宮病榻之上的他是否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劉備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不知道他面對諸葛亮建議取荊州時,會不會說出這三個字:我願意。

非不義 劉備當仁奪益州

再說劉備取益州是否正當。

劉璋寬柔闇弱,不能明斷,蜀中諸將龐羲、李異等都恃功驕豪,又聽說曹操徵荊州定漢中,擔心其討伐張魯後,以漢中爲據點南下伐蜀,將無人能敵。在此內外交困之際,劉璋聽從張鬆的意見,迎接同宗劉備入蜀,想借劉備之力先討伐張魯,抵抗曹軍。

劉璋待劉備不薄,爲何還會被奪取荊州?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率步騎三萬餘人,車乘帳幔,精光曜日,走三百六十里迎接劉備,讓劉備入蜀如同返鄉,可見對劉備禮遇之厚。當時龐統獻計,讓劉備在和劉璋會面時就拿下劉璋,劉備斷然拒絕,認爲初來乍到,又未得人心,這樣做不仁義。雙方歡飲百餘日,劉璋又資助劉備“米二十萬斛,騎千匹,車千乘,繒絮錦帛”,讓他北上討伐張魯。沒想到第二年,劉備突然還兵南下。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圍成都數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萬人,糧食足夠支撐一年,官民都欲死戰。劉璋說:“我父子在益州二十餘年,對百姓沒什麼恩德。州中互相攻伐內亂三年,屍橫遍野,這都是我劉璋的錯,心中愧疚不安!”遂開城出降,聽者無不落淚。

若只看《劉璋傳》,當然會覺得劉備不仁不義,如果結合《先主傳》看,劉備奪益州應屬當仁不讓。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入蜀第二年,曹操徵孫權,孫權向劉備求救。正北上討伐張魯的劉備覺得,張魯只知道自保,不足爲慮,而孫權和自己在荊州的利益脣亡齒寒,樂進在青泥關與關羽大戰,如果不去救,樂進必然得勝,屆時曹軍侵擾州界,荊州局勢就複雜了。

於是劉備向劉璋求要一萬兵力及物資,想要東去救關羽助孫權。但劉璋只給四千人,物資也減半。想想後面劉備帶兵南下,劉璋只給四千人其實也可以理解,心中肯定還是有所戒備。

據王沈《魏書》記載,這一下惹毛了劉備,劉備給手下將士說,咱們給劉璋當槍使,爲益州征伐強敵,勞師動衆,要他打賞點軍餉補充兵力卻如此吝嗇,還想咱們爲他“出死力戰”,簡直妄想!

劉璋待劉備不薄,爲何還會被奪取荊州?真相是什麼 第3張

此前劉備計劃出蜀東征,張鬆勸劉備先抓住機會奪取益州,結果張鬆的哥哥張肅怕引火燒身就向劉璋告密,劉璋就殺了張鬆。張鬆是促成劉備入蜀進而天下三分的關鍵人物,劉備十分器重,如果張鬆、法正和龐統不早死,劉備還有一統天下的可能,至少蜀漢絕不會是三國中最小的一隅。殺張鬆,使得劉璋和劉備間的矛盾更大了。

劉璋又命守關諸將“勿復關通先主”,不讓劉備出關,不準東去救助關羽、孫權,也不準南下來成都。這下雙方徹底撕破了臉,“先主大怒”,不管是出於自保,還是本來就存心吞蜀,劉備都無所顧忌,開始揮兵南下,終奪取益州。

陳壽在《劉璋傳》末尾評論說,劉璋沒有雄主之才,佔據益州又不能守護一方安寧,疆域被奪,一點也不可憐。意思是,活該吧。

蔡東藩認爲,“劉璋闇弱,即使不迎劉備,亦未必常能守成;益州不爲備有,亦必爲曹操所取耳。”

所以說,劉備一舉奪取益州,也並非無因,實乃當仁不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