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陵終生不回漢朝,他的人品究竟如何?

李陵終生不回漢朝,他的人品究竟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武帝天漢二年,李廣利率領三萬大軍從酒泉出發,攻擊在天山一帶活動的匈奴右賢王。漢武帝想派遣李陵負責爲大軍運送糧草,李陵覺得自己屬下的將士都是精銳,運送糧草這種小事,用自己這把牛刀,太屈才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李陵對漢武帝誇下海口,自己要率領自己的五千步卒直搗匈奴王庭,漢武帝也被李陵一頓吹噓的心潮澎湃的,於是便同意李陵的請求。並派出強弩都尉路博德率領軍隊,在半路接應李陵的軍隊。

路博德自恃老資歷,以前跟隨霍去病大戰漠北,不屑於做李陵的後援,於是上書漢武帝,請求春天的時候,與李陵各率五千人馬出擊浚稽山。這一舉動招來了漢武帝的大怒,於是向路博德下詔,令他率軍進入西河,防守匈奴軍隊。同時命令李陵率軍出擊浚稽山,勘察敵情,將沿途的情況快馬上報朝廷。

李陵出擊浚稽山,遭遇匈奴主力

得到漢武帝的命令後,李陵率領五千大軍從居延出塞,行軍三十天,抵達浚稽山,紮下營寨,繪製浚稽山附近的山川地形,派人回報漢武帝。

不久李陵就遭遇了匈奴的主力大軍,被匈奴單于率領三萬大軍包圍。李陵駐紮在兩山之間,依靠大車作爲營寨的壁壘,遲滯匈奴騎兵。充分發揮漢軍強弓硬弩的優勢,千弩齊發,匈奴大軍敗退。

李陵終生不回漢朝,他的人品究竟如何?

匈奴單于被李陵軍的戰力給驚到了,決定孤注一擲,召集左賢王、右賢王各部八萬大軍,堅決圍殲李陵部漢軍。李陵率軍且戰且退,一路向南撤退,向漢朝境內撤退。

全軍箭矢耗盡,力竭被俘,李陵投降

李陵撤退到一片樹林後,李陵率軍與匈奴大軍拼殺,擊殺數千匈奴騎兵,把匈奴單于都打急眼了,跑得離戰場近的地方指揮。李陵趁機命令朝匈奴單于發射弩箭,把兇單于嚇的逃跑了。

在於匈奴作戰的過程中,李陵從俘虜口中得知,匈奴人的追擊已經到了極限,很多人擔心李陵軍是引誘匈奴大軍到邊塞附近,漢軍埋伏大軍準備全殲匈奴主力。所以計劃在最後這段四五十里左右的山谷間,集中精力殲滅李陵軍,否則就準備撤走。

結果這時,出現了一個叫管敢的叛徒,把漢軍的情況出賣給了匈奴人,匈奴人得知李陵軍隊並沒有援軍,並且箭矢已經消耗殆盡。於是匈奴人下定決心消滅李陵,匈奴派出精兵阻止李陵率軍南下,漢軍損失慘重。

李陵軍將攜帶的箭矢全部射完後,丟棄戰車,全速向漢朝境內撤退,撤到險要地方的時候,被匈奴大軍圍困。於是李陵下令全軍分散突圍,李陵與韓延年率領十多名士兵衝出包圍圈。

但匈奴數千騎兵緊追不捨,韓延年戰死,李陵見逃跑無望,下馬投降,跟隨李陵出塞的將士逃回漢朝的僅有四百多人。

李陵全家被殺,拒絕迴歸漢朝

漢武帝得知李陵投降後,立馬火冒三丈,文武羣臣都在大罵李陵,爲由司馬遷爲李陵求情,但是被漢武帝認爲是誣枉,遭受腐刑懲罰。

後來漢武帝覺得對李陵的處置有點草率了,認爲李陵兵敗投降,主要是缺乏援軍造成的,於是對李陵殘部和李陵的家人進行慰問和賞賜。

一年後,漢武帝派出因杅將軍公孫敖率軍深入匈奴境內接應李陵,就是這一次造成了李陵家族的慘劇。公孫敖一輩子打仗不求行,就是因爲抱上衛青的大腿才封侯拜將,此次接應李陵,從俘虜中得到不知道轉了多少道的消息,說李陵在給匈奴練兵,立馬跑回漢朝,報告漢武帝去了。

漢武帝得到李陵幫助匈奴練兵的消息後極爲震怒,覺得自己被欺騙了,於是下令誅殺了李陵全家,他母親、兄弟和妻子都被殺害,徹底斷絕了李陵返回漢朝的退路。

後來,漢朝使者出使匈奴,李陵質問使者,爲什麼要殺他全家,使者說了皇帝得知了他問匈奴訓練軍隊的消息。李陵大驚,那是李緒,不是我李陵,這真的是無妄之災啊,公孫敖真是個水貨啊。

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霍光、上官桀輔政,他們少年時代與李陵的關係就很好,瞭解李陵的才華,就想迎接李陵迴歸漢朝。於是派出李陵的好友任立政出使匈奴,想迎接李陵回來,李陵認爲大丈夫不能再次承受屈辱,而拒絕返回漢朝。

李陵終生不回漢朝,他的人品究竟如何? 第2張

李陵的國士之風,受到司馬遷的推崇

“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

孝道是中國古代最爲推崇的品德,司馬遷對李陵的推崇,首先是因爲李陵的孝道,司馬遷在爲李陵辯解的時候說道,李陵對待母親十分孝順。古話說,孝子無大惡,漢朝的人才選拔制度稱爲“舉孝廉”,可見到孝道的重視。

在李陵與蘇武的多次交流中,反覆提到,怨恨漢武帝殺害他母親和全家,稱爲他返回漢朝的心理障礙。自古忠孝難兩全,李陵這種情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做出批判,比較李家三代的悲劇其實都和漢武帝有點關係,只能說漢武帝缺乏寬容的性格,令李陵心寒了。

司馬遷崇尚李陵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對士卒親信,爲國征戰奮不顧身,有國士之風,這在古代儒家的評價體系中是很高的讚譽了。但是這說句實話有點誇張的成分了,與士卒親信,應該是有的,但是奮不顧身,國士之風就過了,就像漢武帝說的,拔劍自殺很費勁嗎。

從李陵與蘇武的交談中,李陵其實質也是秉承了自李廣以來的封侯拜將的願望,他其實是特別想建立一番功業,重振先祖李信的威名。所以要說他真的有殺身成仁的國士之風,這基本是沒有的。

所以說,司馬遷真正推崇李陵的品德,是他的孝道,這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士族門閥所重視的品質。在很多時候,像司馬遷這樣的士族出身的人,把孝道看得比對國家的忠義還要重要,這也是司馬遷後面爲李陵找的一大堆辯解話語的原因。

最後有種猜想,當李陵投降的消息傳回來的時候,漢武帝雖然震怒,但卻沒有想將李陵滿門抄斬。因爲司馬遷的辯解話語提醒了漢武帝,李陵是詐降,還想要回報大漢,給了漢武帝心裏一種異樣的期待,結果大失所望後,惱羞成怒,認爲被欺騙,才決定誅殺李陵滿門。所以,司馬遷的這句辯解的話,恐怕害的不是他一個人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