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爲什麼說柴榮不死,趙匡胤將永世爲臣?真相是什麼?

爲什麼說柴榮不死,趙匡胤將永世爲臣?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柴榮總會想起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五代十國時期是我歷史上的分裂時期,後周是五代最後一個朝代。後周由郭威建立,郭威的兒子都死了,只有一個義子柴榮。郭威死後,柴榮繼位,就是周世宗。周世宗是五代時期最英明神武的君主。

顯德元年(公元954年),柴榮繼位,開始了爭霸天下之路。當時後周北有遼國,北漢南有後蜀,南唐,楚,南漢等國,處於強國環視之中。特別是後周北方的北漢。北漢國君劉崇與後周有仇,爲了對抗後周,北漢依附遼國。柴榮繼位後,劉崇得知郭威病死,新主繼位,欺負柴榮年幼,決定勾結契丹,南攻後周。

一.高平之戰。 柴榮雖然年幼,卻是雄才大略。他剛一繼位,就定下了今後三十年的宏願。''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同年二月,劉崇親率北漢契丹聯軍共十萬人南下攻打後周。聯軍一路勢如破竹,兵鋒直抵澤州。後周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柴榮力排衆議,決定御駕親征。三月,柴榮帶着張永德,趙匡胤率軍北上迎敵。

爲什麼說柴榮不死,趙匡胤將永世爲臣?真相是什麼?

雙方戰於高平,起初,劉崇眼見周軍兵少,驕傲輕敵,決定不用契丹軍,自己率軍猛攻。後周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本來就有怯戰心理,交戰不久,看到北漢軍來勢很猛,抵擋不住,就率領騎兵率先逃走。後周右軍被擊潰,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柴榮見形勢危急,立即親冒矢石率親兵頂上。趙匡胤和張永德也率軍猛攻北漢軍。後周軍士氣大振,北漢主將張元徽陣亡,北漢軍大敗。契丹軍見後周勢盛,不敢迎敵,自率軍回遼國。劉崇僅率百餘騎兵狼狽脫逃。此戰,後周大獲全勝。

圖片來自網絡

北漢軍大敗逃竄,後周軍隊乘勝追擊,一直殺過高平城才鳴金收軍。三月二十一日,後周軍隊休整軍隊,斬敗將樊愛能、何徽等七十餘人,軍威大振。趙匡胤也在此戰中嶄露頭角。五月,柴榮乘勝北上,兵圍太原,後因糧草不足而撤軍,劉崇驚懼而死。高平之戰大大震懾了周邊諸國,柴榮也藉此樹立起了威望,坐穩了皇位。

二.整頓軍政。

柴榮在高平之戰中發現禁軍虛弱,於是開始整頓軍紀,裁汰老弱,招募新軍,嚴加訓練。同時,詔令羣臣,撰寫《爲君難爲臣不易論》和《平邊策》,以此作爲他治國平天下的決策依據。柴榮整頓軍政,勵精圖治,後周國力大增,柴榮開始了他一統天下的征程。

爲什麼說柴榮不死,趙匡胤將永世爲臣?真相是什麼? 第2張

三.西敗後蜀。

柴榮派向訓、王景率軍西征後蜀,欲收復秦、風、成、階四州。七月,因西征之師,軍需供應不繼,戰事陷於僵局,周諸將執意請求罷兵。柴榮派趙匡胤作爲特使前往秦州前線視察戰局。趙匡胤上書言可以收復四州。柴榮乃全力支持西征。十一月,後蜀軍大敗,後周平定四州,國威大振。

四.三徵南唐。

顯德三年(公元956年)一月,柴榮下詔親征南唐,派李谷、李重進、趙匡胤等戰將出徵。後發現李谷怯懦,李重進戰無不克,遂將李谷調開,命李重進南征,從而大敗唐軍,攻取取滁、揚、秦、光、舒、蘄六州。五月,雨季來臨,柴榮班師回朝,留李重進圍攻壽州,第一次南征結束。

顯德四年(公元957年)二月,柴榮再次南征南唐,攻破南唐援軍紫金山寨,又攻克壽州,消滅唐軍四萬人,繳獲無數,柴榮班師回朝。

同年十一月,柴榮第三次南征,攻打濠州,在渦大敗唐軍,於是繼續東進。十二月,泗州守將投降。柴榮親率水陸大軍,連戰皆捷,連降濠州、漣水、亳州。顯德五年(公元958年)一月,柴榮親攻楚州,遭到守將楚軍防禦使張彥卿的誓死奮擊,周兵死傷甚重。不久即攻克楚州。二月,後周軍攻克揚州。三月,攻佔泰州、廣陵、迎鑾江口,大敗敵軍。南唐主李璟見柴榮勢大,決定向柴榮稱臣,割讓江北十四州,柴榮得勝還朝。

五.北伐遼國。

柴榮擊敗南唐後,因爲擔心遼國勢大,決定收復燕雲十六州。顯德六年(959年)四月,柴榮親率諸軍北伐契丹。而當時的遼穆宗昏庸無能,不敢應戰。後周軍勢如破竹,僅以四十二天就收復了三關三州,正在柴榮準備乘勝進攻幽州時,他卻突然生病了,無奈只得班師回朝,放棄了一次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

爲什麼說柴榮不死,趙匡胤將永世爲臣?真相是什麼? 第3張

柴榮南歸之後不久便死在開封,幼子柴宗訓繼位。一年後,趙匡胤陳橋兵變,廢后周建立北宋。然而,趙匡胤卻沒有乘機攻打契丹,而是先南後北,掃平南唐,南漢諸國,錯失了良機,讓契丹做大,北宋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這個中原屏障,從此處處受制於北方遊牧民族。

可以說,柴榮不死,趙匡胤就毫無機會,後周也可以一統天下,中國的歷史也可以改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