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常惠:陪蘇武放了19年的羊,爲何知名度不高?

常惠:陪蘇武放了19年的羊,爲何知名度不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爲您講述常惠的故事。

公元前100年,深夜,已被封爲中郎將的蘇武,仍在收拾行裝準備次日啓程。今年40歲的他將代表漢國出使匈奴。緊閉的門扉被推開,倒灌的夜風吹拂過搖曳的紅燭,人影綽綽。

“大人”卑躬屈膝的僕人立在門外,似有難言之隱。“有什麼事嗎?”蘇武放下手中的卷軸。

“那個,下午來府的後生,門外候着呢。”僕人自慚辦事不力,“小的勸了他半天,他就是不走,還說大人如不同意,明早大人啓程,他就一頭撞死在馬樁上。大人,這——”

蘇武嘆息,示意僕人喚他進屋。剛剛弱冠之年的後生進得屋中,便噗通一聲跪伏在蘇武腳下,額頭着地深拜:“大人,明日啓程請允許常惠跟隨。”

“你知道此去匈奴,前途未卜,你還年輕,不必前去冒險,將來建功立業的機會更多。”

“大人,常惠心意已決,立志跟隨大人,請大人成全。”蘇武這一次被逼無奈的選擇,讓半年之後深陷匈奴腹地的他,有了一個不離不棄的忠心隨從。

常惠,一個來自山西太原的孩子,家境貧寒,父母雙亡後,到京城投奔遠房親戚。他成了王府的奴僕,專門負責馬車的清洗,以及馬匹的飼養照料。瘦小的身軀爲了一口飯日夜奔波。

即便如此,經常受到欺負,有一次他因一件小小的失誤遭到管家的責罵,甚至還拿馬鞭抽打他。無助弱小的常惠忍着痛,不敢哭出聲。

此時,一個年紀相仿的女孩子挺身相助,替常惠擋住落下的馬鞭,並且和施暴的管家據理力爭。雖然她也穿着奴僕的素服,但在常惠心中,她就像仙女一般美麗而高貴,他記住了別人叫她的名字:解憂。

常惠:陪蘇武放了19年的羊,爲何知名度不高?

漢史到達匈奴後,遇上了內部紛爭,將使臣蘇武及隨從關押到遙遠的冰原裏牧羊。蘇武靠着爲國守節的信念苦苦支撐了19年,而他身邊不離不棄的常惠靠的是他心中對少年往事的回憶。

他原以爲那個叫解憂的姑娘,和他一樣是個普通的奴婢,相識久了才知道她竟是皇族的公主。因她的祖父劉戊參與“七國之亂”兵敗自殺,家眷子嗣成了罪臣之後,才流落到王府做奴婢。

解憂性格活潑,自信聰慧,甚至有那麼點潑辣,她崇拜的是大將軍,嚮往建功立業,每次交談,常惠總是在她熾熱激越的目光中落荒而逃。他太靦腆怯弱了。

她是他的女神,是他目光永遠追隨的太陽,也是他心中遙不可及的夢想。20歲的解憂一直沒有嫁人,直到公元前101年,一道聖旨封解憂爲公主,接替病逝的細君公主,和親烏孫。

解憂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她也沒有推辭的能力。有多少自願,不得而知,至少她有機會爲國效力,她如願以償。

解憂出嫁的那天晚上,從未飲酒的常惠喝的酩酊大醉,他流下眼淚,聽到了解憂對他說的話:希望有一天我們再見面時,你已長大成爲真正的男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材!

常惠一直在等待機會,第二年,蘇武要出使匈奴,他明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也義無反顧,因爲匈奴至少離烏孫更近了一步。

只是沒有想到,他們一去就被扣押了19年,在漫長歲月裏,常惠始終陪在蘇武身邊,飲冰雪食草根,最飢餓的時候他們吞過毛氈,吃過老鼠。

19年後,匈奴放回了漢朝使臣,常惠回到長安,封爲光祿大夫。出走時還是白衣少年,歸來已是不惑中年人,孑然一身。

他在宮廷中,等待着烏孫使者帶來解憂公主的消息,知道她被匈奴人左夫人欺負,常惠心急如焚卻鞭長莫及,他只有在每次對匈奴的作戰中,一馬當先奮勇殺敵。長刀橫指,所向披靡,因軍功赫赫,被朝廷晉封爲將軍。

又過了九年,病危中的漢昭帝,接到解憂公主從烏孫國寄來的求救信,信中說車師與匈奴勾結在一起,共同侵略烏孫,請天子派軍援救。

常惠已兵拜將軍,迫不及待請命出兵,然後漢昭帝駕崩,宣帝繼位,實際掌權的大將軍霍光並不主張冒然出兵。於是派常惠出使烏孫,探實辨僞。從長安到烏孫,數千里路程,常惠整整走了30年。當他終於再見到解憂時,對着她行禮,一聲“右夫人”,不覺心中血泥翻滾。都已經是兩鬢斑白的中年人,四目相視,默然無語。

常惠:陪蘇武放了19年的羊,爲何知名度不高? 第2張

常惠快馬加鞭返回長安,稟告烏孫實情,宣帝終於下旨派五位將軍,共領15萬大軍,援救烏孫。這場戰役中,只有常惠所帶的部隊與烏孫王的軍隊,聯合打垮了匈奴精銳,獲得大勝。

常惠凱旋而歸,之後宣帝多次命他出使烏孫,慰勞烏孫國功臣,解救了鄭吉率領的屯田將士,他所作的一切,拼命地打擊匈奴,都是爲了維護解憂公主在烏孫的地位,力保她的長子被立爲烏孫國太子,繼而在老國王去世後,又輔佐他登基,又爲他迎娶漢族公主爲妻。

他終於成爲她想要他成爲的模樣,爲國效力,爲朝廷盡忠的棟樑之才。如果不是宣帝一道聖旨,令他回國接替趙充國將軍之位,常惠寧願一直留在烏孫,一直陪在解憂公主的身邊。

公元前52年,常惠皇命難違回到長安,解憂公主上書漢宣帝,希望葉落歸根,宣帝派人迎接回來。第二年,年逾七十的解憂公主,帶着三個孫子終於回到了闊別了整半個世紀的長安城。

在隆重的迎接公主回城的人羣中,一位皓首老人熱淚盈眶,數十載喋血沙場,只爲追隨她前進的步伐,浩瀚迷離的歲月裏,是什麼支撐他在寂寞流年裏的牽掛?他一生未娶,卻六進西域,將所有的光陰都付之黃沙,只爲了再見她、解救她、守護她,陪着她……

公元前49年,解憂與世長辭,她從烏孫帶回來的孫輩們爲她守孝,三年間幾乎每天都見一位耄耋老人撫着她的墓碑,輕語呢喃,述說着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三年後,常惠將軍溘然長逝。據說那一天,已是滿地霜的深秋時節,解憂公主的墓前,卻開遍了她喜愛的格桑花……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