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孝宗朱祐樘爲了消除父親的偏見,他都做了些什麼?

明孝宗朱祐樘爲了消除父親的偏見,他都做了些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了消除父親朱見深留下的矛盾和弊政,明孝宗朱祐樘都做了什麼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明憲宗朱見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鎮長子,金枝玉葉,前途光明。但是,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的一件大事改變了這一切。這件大事就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軍隊俘虜,國不可一日無主,羣臣擁立朱祁鎮的皇弟朱祁鈺爲新皇帝,是爲景泰帝,歷史上也稱爲明代宗。而朱見深也作爲孫太后(朱祁鎮的母親,朱見深的祖母)同意朱祁鈺繼位的條件,被提前冊立爲了皇太子。從朱見深被冊立爲皇太子時起,他的悲慘童年生活正式開始,後來不但被皇叔朱祁鈺廢去太子之位,甚至差點連性命都不保。

明孝宗朱祐樘爲了消除父親的偏見,他都做了些什麼?

然而,老天並沒有拋棄朱祁鎮和朱見深這對不幸的父子。朱祁鎮在被瓦剌軍隊俘虜一年後,被釋放回國,朱祁鎮回國後便被皇弟朱祁鈺軟禁起來。七年之後,也就是明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鎮在大將石享、大臣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的擁戴下復位,重新成爲皇帝,史稱“奪門之變”。奪門之變後,朱見深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久被父親再次冊立爲皇太子,用“翻身農奴做主人”來形容朱見深,一點也不過分。然而,朱見深悲慘的童年生活,造就了他軟弱的性格,也因爲他這軟弱的性格,使得朱見深後來登基爲帝后,對后妃、宦官、佞臣等聽之任之,搞得朝政一塌糊塗,給後繼之君朱祐樘留下了一個燙手的爛攤子。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的兒子,統治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爲"弘治中興"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兒子,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他繼位後任用賢臣,勵精圖治,很快地收拾好了父親朱見深留下的爛攤子,改變了當時朝廷政治腐敗的狀況,使得國家再次強盛起來。因此,他的統治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爲“弘治中興”,他在歷史上也被贊稱爲明王朝的“中興之主”。

除奸佞,罷庸臣,用賢臣,重塑朝綱

明孝宗朱祐樘爲了消除父親的偏見,他都做了些什麼? 第2張

由於明憲宗朱見深迷信方術,使得很多奸佞小人以進獻祕術的方式攫取朝廷高官厚祿,就連內閣首輔萬安也不甘落後,爲了取悅朱見深,竟然向朱見深遞呈有關房中迷術的摺子,簡直是荒唐至極,真是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有什麼樣的臣子!後來,朱見深長期不理朝政,不見大臣,使得宦官與術士勾結操縱朝政。再加上寵信萬貴妃(大朱見深十七歲的宮女),使得宦官、術士、外戚成爲當時朝廷三股最強的勢力,他們利用皇帝的名義直接冊封官員(朱見深時期“傳奉官”制度),完全不把軟弱的內閣和朝廷六部放在眼裏,當然朝廷攤上萬安那樣的內閣首輔,也只能成爲擺設,做做樣子而已。據史書記載,僅由大太監樑芳傳旨,利用傳奉官制度冊封的官員累計就有1000多人, 由此可見當時明朝廷官員任免的混亂程度。

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明憲宗朱見深病逝,朱祐樘繼位,是爲明孝宗。朱祐樘繼位後,將朝廷中有術士背景的官員、干政亂政的宦官、飛揚跋扈的外戚、無所作爲的內閣以及大部分傳奉官全部罷免治罪。對此,《明史·本紀第十五 》有相關記載,摘抄部分如下:

十一月甲申,妖僧繼曉伏誅;丁亥,萬安罷;癸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徐溥入閣預機務。十一月癸丑,尹直罷。乙卯,詹事劉健爲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戊午,下樑芳、李孜省於獄;冬十月丁卯,汰傳奉宮,罷右通政任傑、侍郎蒯鋼等千餘人,論罪戍斥。

在剷除奸佞,罷免庸臣的同時,朱祐樘先後將賢臣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調入內閣,組成了弘治朝時期最強的內閣陣容,他們三人齊心協力輔佐朱祐樘,政績卓著,被後人譽爲"天下三賢相",在明朝歷史上的名氣僅次於著名的"三楊"內閣。朱祐樘還先後任用名臣王恕、馬文升、劉大夏職掌朝廷六部中最重要的吏部和兵部,這三人能力出衆,政績卓著,後人將這三人贊稱爲“弘治三君子”。除此之外,朱祐樘弘治朝還有楊一清、戴珊等名臣。因此,在歷史上有“弘治朝中多君子”的說法。朱祐樘吸取了父親朱見深的教訓,不允許太監代批奏章,同時還制定了嚴格的官吏考覈制度,改變了當時朝廷吏治腐敗的狀況。

治理黃河,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輕徭薄賦,壯大國力

明孝宗朱祐樘爲了消除父親的偏見,他都做了些什麼? 第3張

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所以在古代,黃河的治理至關重要。黃河治理的好,沿岸地區就有可能變成魚米之鄉,使得民富國強,如果不治理或治理不好,沿岸地區就有可能成爲千里沼澤,進而災民遍地,進而揭竿而起,進而改朝換代。元朝末年,因爲氣候原因長期連續性下大雨,導致黃河任意改道,使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交界地變成了千里沼澤,黃河沿岸幾十萬百姓淪爲難民,最終元朝滅亡。朱祐樘繼位後,對於黃河的治理尤爲重視,在收到黃河決口或河道淤塞的消息時,總能第一時間派人治理黃河,使得黃河氾濫在弘治朝時期沒有造成大的破壞。同時,他還派人在黃河沿岸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使得黃河沿岸好多地區都變成了魚米之鄉,人民富足了,國家的稅收自然就增多了。

因爲朱見深在位期間寵信宦官,對宦官們的賞賜也很豐厚,使得好多宦官名下都擁有大量的田地。朱祐樘繼位後,他體恤民生,善待百姓,下令收回已故宦官的田地,賞賜給百姓耕種,對此,《明史·本紀第十五 》記載如下:

“二年春正月丁卯,收已故內臣賜田,給百姓。”

同時,他還常常讓人減免受災地區的賦稅,後來,只要地方上有因爲受自然災害請求減免賦稅的,他全部都同意。除了減免賦稅外,他還常常讓地方官給貧困的百姓送去麥種,保障百姓有種可播。明憲宗朱見深統治時期,各地藩王、權貴、宦官兼併土地的現象十分嚴重,導致農民手裏的土地越來越少,國家的經濟命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朱祐樘繼位後,下令嚴禁各地藩王、權貴、宦官兼併土地,禁止與民爭利。同時,還下詔要求減少皇宮的開支,節省費用,最大程度緩解人民的負擔。朱祐樘通過一系列的富民強國政策,使得明朝國力大增。據統計,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時,明朝人口已經由弘治初期的5000多萬人增至6000多萬人。

廣開言論,虛心納諫,勤於政務

縱觀歷史,廣開言論、虛心納諫、勤於政務是一代明君必備的技能。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將諫官的權力放大,並且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再加上自己的勵精圖治,使得大唐王朝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爲唐朝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礎。而明憲宗朱見深很顯然不是這樣的皇帝,在他統治的後期,沉迷方術、寵信太監,長時間不見大臣,導致君臣缺乏溝通,使得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無法第一時間進行決策,導致朝廷弊政迭出,國家逐漸開始走向下坡。

明孝宗朱祐樘爲了消除父親的偏見,他都做了些什麼? 第4張

朱祐樘繼位後,吸取了父親朱見深的教訓,他廣開言論,虛心納諫,但凡對國家治理有好處的建議全部採納,並一一付諸實施。因此,滿朝文武紛紛諫言,或痛陳時弊,或進獻良策,朝廷上下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可以將當時的情形概括爲“朝廷上下一條心,君臣猶如一家人”,明朝萬曆年間的大臣朱國楨曾評價明孝宗朱祐樘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除了廣開言論,虛心納諫外,朱祐樘也非常勤於政務。他重新恢復了朱見深時期廢止的大小經筵制度,大經筵一般由重臣主持,實則爲一種禮儀或者儀式再不贅述。小經筵則規定爲每日進行,實則爲政務討論,君臣之間不拘禮節,從容問答,是朝臣重要的輔政方式。除此之外,朱祐樘還在早朝之外,又設午朝,每天兩次上朝,與百官商議國家大事。在朱祐樘和大臣們的共同努力下,開創了明朝“弘治中興”的盛世局面。

振興軍備,維護國家統一

明朝自從明英宗正統朝開始,軍備防務開始逐漸走下坡路。朱祐樘即位後,十分重視國家軍備防務,重用劉大夏、馬文升等大臣整頓軍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軍隊戰鬥力,改變了邊防空虛的狀態,爲國家贏得了相對安定的外部環境。朱祐樘在位時期,鑑於國家國力尚未恢復,奉行和平政策,沒有向先祖朱元璋、朱棣、朱瞻基那樣勞師遠征,發動大規模征戰。但他實行和平政策的前提條件是國家統一,他先後派兵三次收復哈密,多次打敗蒙古各部的侵襲,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