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曹丕詛咒厚葬制度“戮而重戮,死而重死”,這是爲什麼?

曹丕詛咒厚葬制度“戮而重戮,死而重死”,這是爲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代國力的強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厚葬成爲有漢一代的整體風氣。尤其是東漢時期,社會厚葬風氣濃烈,民間墓碑墓葬豪華奢靡,無論是墓碑的選材、刻工、雕刻等工序,都極爲講究。漢代葬儀“視死如生”,不但要把人在生前所用物品帶入墓中,還在修墓的時候按照現實生活中房屋的模式建造,有休息的地方,有放東西的地方,甚至還有廁所。

據文獻記載,漢代皇帝、貴族們死後,飯含珠玉,穿金縷玉柙。飯含是把珠、玉、米、貝等物放在死者口中。漢代人認爲玉是“山嶽精英”,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人的精氣不會外泄,就能使屍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所以用於喪葬的玉器在漢玉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我以前有幸參觀了商丘博物館,亳州博物館,徐州博物館中的金縷玉衣、銀子縷玉衣和銅縷玉衣。也參觀過龜山漢墓和獅子山漢墓,體會了漢代墓葬的豪華和隨葬品精美的做工,當然,也領略了當時厚葬的奢靡之風。

玉衣在西漢東漢時期使用頻繁,但是在三國時期,曹丕下詔禁止了這種奢侈的風氣。以葬禮爲引子,今天我們來根據史料,看看漢末三國時的婚嫁喪葬情況。我們肯定能猜到,在經過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後,當時的各種儀式制度肯定沒有往日的浮華,很多貴族或身居上位者也提倡節約。提倡節約也是考慮到自身財富大不如前,且大亂之中掘墳現象令人髮指。

曹丕詛咒厚葬制度“戮而重戮,死而重死”,這是爲什麼?

簡單提一下當時的婚嫁。在建安二十五年的時候,曹操認爲舊時婚姻嫁娶過於奢侈,命令以後公侯之女嫁人,普遍在儀式中採用黑色粗質的帷帳,隨嫁過去的婢女不超過十人。《宋書》曾經指出,曹魏時期,諸侯王娶王妃,或者將公主嫁出去的禮節都有很明顯的節約。儀式中貢獻的物品一切從簡,天子聘女僅用谷璧,諸侯僅用大璋即可。

有學者指出,漢高祖時期及其以後,天子聘後需要黃金二百斤,馬十二匹。聘夫人黃金五十斤,馬四匹。曹魏聘後、諸侯王娶妃、公主嫁人的禮節,都統一需要絹布一百九十匹。晉朝時,上述情況用絹布三百匹。

接下來,我們根據史書記載情況,儘量爲大家復原一下漢末三國時期的喪葬規格。《宋書》記載,自有漢以來,天下墓葬趨於奢侈,人們常常會製作石室、石獸、碑銘等。建安十年,曹操認爲天下蕭條,下令不得厚葬,後來把爲墳墓立碑都禁止了。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對自己墓地的選址、規格及墓園情況以法令的形式確立下來。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駕崩於洛陽,曹操死前遺令入葬時僅穿平常的衣服,不要隨葬金玉珍寶。

可以說,曹丕對於厚葬的奢侈之風也是深惡痛絕的。曹丕在黃初三年,下詔禁止了玉衣作爲陪葬品的出現,同時定了自己墓葬的地點。

黃初三年十月,曹丕選定首陽山爲自己將來的壽陵。

曹丕指出,自己的棺槨不要過大,足以放下屍骨即可,壽衣足夠包裹朽肉就行。數代之後,不要讓人知道自己的墳墓在何處。自己的陪葬品不需要金銀銅鐵,一併使用瓦器。入葬不需要口含珠玉,不要用珠襦、玉匣等。

曹丕詛咒厚葬制度“戮而重戮,死而重死”,這是爲什麼? 第2張

曹丕強調,自古至今,沒有不亡之國,也沒有不被掘的墳墓。自從天下大亂以來,漢朝的各個陵墓沒有不被髮掘的,甚至出現火燒玉匣金縷以取玉片的行爲,最終屍體被燒燬殆盡,就像受到火刑似的,這些禍都是因爲厚葬封樹。

曹丕威脅道,如果有人抗旨厚葬,我將在地下對死者戮屍,讓你再遭一遍罪,再死一次。凡是厚葬自己父親的,反而視爲不忠不孝,讓死者知道,不會再庇佑你們。

這封詔書一式兩份,一份藏在曹操宗廟裏面,另一幅存在“尚書祕書三府”。黃初七年,曹丕駕崩,葬入首陽陵,整個過程中,人們完全遵照黃初三年的規矩行事。

曹丕的薄葬制度,感染力很強。

皇親方面,文德郭皇后的姐姐去世後,皇后的外甥想要厚葬自己的母親併爲其建立祠堂。郭皇后制止並表示喪亂以來,厚葬的墳墓都被髮掘,現如今可以按照首陽陵的規矩辦。

文德郭皇后駕崩後,葬於陽陵澗西,完全按照曹丕生前詔書執行。

大臣方面,徐宣於青龍四年薨逝,遺令去世後身着布衣、疏巾、時服。

裴潛遺令葬禮一切從簡,墓穴中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地方即可,可以放置數枚瓦器,其他一概不留。

郝昭去世前對自己的孩子表示。因爲戰爭需要,我曾經挖掘各種墳墓的封樹來建造戰爭器具,也明白厚葬對死者百害而無一利。你要在我死後斂以時服,咱們不能葬在老家,就葬在此地(陳倉)即可。至於具體藏在哪裏,東南西北,你隨意。而這位郝昭,是諸葛亮“暗度陳倉”最棘手的對手。

王觀在家中薨逝前,下令自己未來入葬時不要器物陪葬,不封不樹。

常林六十多歲時,要求自己的孩子簡葬自己。嘉平年間常林病危,仍再次強調自己兩個孩子在自己死後挖個坑直接埋了,還要求自己的後人不能封樹而葬。

另外,蜀漢和東吳也都有重臣主動提出薄葬的要求。

諸葛亮去世前命令自己葬入定軍山,依山爲墳,自己的墳墓足夠放入棺槨即可,並斂以時服,拒絕陪葬品。

張昭去世前,要求自己死後幅巾素棺,斂以時服。

呂蒙去世前,將自己所得的金銀珠寶都藏於府庫,要求自己去世後,將所藏的物品全都上還,喪事也要從簡。

因爲天下大亂,所以人們爲了生存或爲了慾望當然會對死人下手。如果您去過獅子山漢墓,看到了考古學家發掘挖開主墓室看到的那一幕的照片,您也許就能理解了。

主墓室牆壁上有一張照片,照片正是你所在的主墓室。滿地的碎玉片凌亂不堪,如果你仔細看,楚王的頭骨和下顎骨被盜墓者掰開,分別扔到了墓室的東邊和西邊。其他陪葬品,被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