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大將李景隆身爲建文帝的表兄,爲什麼成了朱棣的奪位功臣?

明朝大將李景隆身爲建文帝的表兄,爲什麼成了朱棣的奪位功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李景隆爲什麼幫朱棣?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他的孫子朱允炆繼承皇位,此時的朝廷面臨着一種強支弱乾的尷尬局面,建文帝的叔叔們在外就藩,勢力龐大。爲了解決藩王勢力過大對朝廷造成的威脅,朱允炆在黃子澄,齊泰等人的建議下進行削藩。面對朝廷的削藩,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爲由,發動靖難之役,歷時四年,攻破南京,從自己的侄兒朱允炆手中奪下皇位。

在整個靖難之役中,有個人一直站在朱允炆一邊,但他卻是朱棣奪位的第一功臣,這個人就是李景隆,開國大將李文忠之後,建文帝朱允炆的表兄弟。爲什麼一個朝廷的人會成爲燕王朱棣奪位的第一個功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坑死”建文帝朱允炆的李景隆。

明朝大將李景隆身爲建文帝的表兄,爲什麼成了朱棣的奪位功臣?

李景隆劇照

出身將門,卻是紙上談兵之徒

李景隆的父親是明朝開國大將李文忠,與其他開國功臣不同,李文忠與朱元璋還有一層親戚關係,李文忠的母親朱氏是朱元璋的姐姐,從輩分上來說,李文忠要喊朱元璋一聲舅舅。

朱元璋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之後,李文忠的父親李貞就帶着14歲的李文忠投奔了朱元璋,在之後的歲月裏,李文忠跟隨他的舅舅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明朝建國之初,朱元璋大封有功之臣,李文忠因卓越戰功被封爲曹國公,在武將中地位僅次於徐達,常遇春。

李景隆就是在這樣顯赫的家庭裏慢慢長大,從小喜歡讀兵書,很有貴族氣派,在外人看來確實是一個儀表堂堂,很有出息之人,不過李景隆此人,其實和戰國時期的趙括一樣,只是一個紙上談兵之徒。

明朝大將李景隆身爲建文帝的表兄,爲什麼成了朱棣的奪位功臣? 第2張

朱元璋劇照

鄭村壩之戰,望風而逃

燕王朱棣起兵之後,迅速的憑藉其燕王府的八百將士奪下了北平城,並逐漸掃清了朝廷安排在北平城附近的勢力。

面對強勢的燕王朱棣,朝廷方面決定選一位大將率領大軍去討伐燕王,不過明朝的開國大將在朱元璋時期病死的病死,被殺的被殺,選來選去,最終決定讓長興侯耿炳文率領13萬大軍北上討伐燕王朱棣。

耿炳文揮軍北上之後,將大部隊駐紮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同時分兵於河間、鄚州和雄縣。中秋節那天,因爲過節的原因,守城部隊出現懈怠,燕王趁機發難,先後攻克鄚州和雄縣。朱棣後來又通過降將張保設計讓耿炳文將原來分駐於滹沱河兩岸的軍隊屯兵於一處,耿炳文因此大敗,被迫退入真定城內。

耿炳文雖然戰敗,被迫退入了真定城中,但耿炳文以守城著稱,因此燕王朱棣的軍隊對真定城內的守軍毫無辦法,只能返回北平。不過此時朝廷方面卻坐不住了,他們認爲耿炳文戰敗,應該要換一位“大將”來接替他,選來選去,最終選定了曹國公李景隆。

明朝大將李景隆身爲建文帝的表兄,爲什麼成了朱棣的奪位功臣? 第3張

朱允炆劇照

於是,曹國公李景隆就帶領着從全國各地調來的5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北平進發。在大軍來襲的同時,朱棣已經離開了北平,來到了大寧,決定拿下自己十七弟寧王朱權的兵權,獲得以騎兵著稱的朵顏三衛以補充兵力,北平方面則由自己的大兒子朱高熾負責防守。

李景隆率領大軍來到北平城之後,立刻命令大軍猛攻,不過北平城城高堅固,朱棣臨走之前又命令朱高熾只守不出,李景隆久攻許久,遲遲拿不下北平城。

在朱高熾堅守北平城的同時,朱棣率領着大寧的援軍也從大寧回來了,雙方在鄭村壩大戰,拼的你死我活,夜黑之時,雙方鳴金收兵。鄭村壩這一戰,是曹國公李景隆第一次在戰場上和敵人真刀真槍的拼殺,戰場的殘酷讓李景隆感到害怕,因此,當天夜裏李景隆連還在攻城的部隊都沒有通知,只帶着參與鄭村壩大戰的士兵,連夜逃回了自己的大本營德州,給燕王朱棣留下了一地的軍事物資,這場50萬朝廷士兵對十餘萬燕軍的較量,以朝廷方面的慘敗而告終。

明朝大將李景隆身爲建文帝的表兄,爲什麼成了朱棣的奪位功臣? 第4張

白溝河之戰,丟盔卸甲

李景隆逃回德州之時,此時的北方已經開始進入冬季,天氣已經異常寒冷,不利於作戰,雙方罷戰,到了來年四月,雙方展開第二次大戰,這場戰役就是白溝河之戰。

公元1400年4月,曹國公李景隆從德州出發,與真定的郭英、吳傑等人合兵60萬,來到了白溝河,與燕軍展開大戰。

這場大戰雙方打得相當辛苦,燕王朱棣本人都帶着騎兵在人羣中衝殺,先後騎死了三匹馬。雙方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燕軍一開始處於劣勢,但是在這緊要關頭,忽然來了一陣大風,吹斷了李景隆的帥旗,朝廷大軍開始大亂,之後就全線潰敗,李景隆見勢不妙,帶着大軍慌忙逃到濟南,李景隆留在大本營德州的全部軍事輜重全部被燕王所得。

明朝大將李景隆身爲建文帝的表兄,爲什麼成了朱棣的奪位功臣? 第5張

朱棣劇照

南京圍城戰,迎燕軍入京

經過鄭村壩和白溝河兩次大戰,朝廷損失的軍隊高達60萬之巨,朝廷方面也從先前的對燕軍的戰略進攻變成了戰略防守。兩次大戰大敗,作爲主帥的李景隆負不可推卸的責任,朝廷方面,方孝孺等人均上書朱允炆,要求斬殺李景隆,但是建文帝朱允炆卻不予採納。對於自己的這位表兄弟,朱允炆可謂是仁至義盡,不過李景隆在南京圍城戰中的表現,卻讓朱允炆寒透了心。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採納道衍和尚“輕騎挺進京師”的建議,決定不再與北方的朝廷軍隊糾纏,率領軍隊,直趨南京,最終於當年7月份率領大軍抵達南京。

由於全國的軍隊都被調往北方去討伐燕王朱棣,此時的南京城擁有的兵力並不是很多,不過儘管如此,南京城也不是朱棣能夠輕易攻破的。

在朱元璋爭奪天下之時,南京城就是朱元璋的大本營,按照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南京城的城牆被建得又高又厚。因此在城高糧廣的前提下,朱允炆決定聽從方孝孺的建議,死守南京城,等待全國各地的勤王之師前來救駕。

明朝大將李景隆身爲建文帝的表兄,爲什麼成了朱棣的奪位功臣? 第6張

朱允炆劇照

儘管皇帝有死守的決心,底下的官員卻不是很樂意,此時從兩次大戰大敗回到南京的李景隆給朱允炆將了最後一軍。

李景隆經過兩次大戰大敗,回到南京之後,朝廷方面沒有給他任何處罰,李景隆仍然悠閒的當他的曹國公。南京城被圍之後,李景隆與谷王朱橞一起,被派去守金川門。這兩個人看到燕王實力如此強大,心生畏懼,一合計,將金川門城門一開,直接迎燕王朱棣入城,燕王朱棣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南京城。

朱棣入城之後,朱允炆在皇宮內放了一把大火,自己不知所蹤。或許此刻的朱允炆才明白,自己信錯了人,自己的表兄弟李景隆是“坑死”自己的第一人。李景隆也用自己的表現,向世人表明自己纔是朱棣奪位的第一功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