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恭親王與同治帝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

揭祕:恭親王與同治帝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同治。

同治帝6歲登基,此後由慈禧、慈安兩位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奕訢擔任議政王,處理朝政。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已經18歲的同治帝正式親政。這年八月,同治帝下旨,“將安佑宮暨兩宮皇太后駐蹕之殿,並皇帝辦事住居之處,略加修葺”,也就是他要重修被英法聯軍燒燬的圓明園。

揭祕:恭親王與同治帝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

同治帝的旨意下達後,引發朝野的震動,御史們紛紛上書的反對,因爲此時的清朝國力衰弱,國庫空虛,內憂外患,根本沒有重修圓明園的經濟實力。同治帝可不管這麼多,畢竟他是皇帝,他下詔免去上書官員的職務,對羣臣的反對意見進行壓制。重修圓明園工程開工後,同治帝借視察園工爲名,多次微服夜遊圓明園並宴樂,弄得滿城風雨。

後來又發生了“李光昭謊報木價案”,李光昭利用採買圓明園工程木材的機會,中飽私囊,結果被人查出。爲了維護清朝的統治,滿朝文武以恭親王奕訢爲首,包括醇親王奕譞(同治帝七叔)、惇親王奕誴(同治帝五叔)、軍機大臣、吏部尚書、大學士文祥、大學士李鴻藻等十位王公重臣聯名向皇帝上書。

揭祕:恭親王與同治帝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 第2張

羣臣在奏摺中要求同治帝速停園工,同時還提出五項建議,要皇帝“畏天命、遵祖制、慎言動、納諫章、勤學問、重庫款”。奏摺中還提到,“外間傳聞皇上在內宮與太監等以嬉戲爲樂”。這引起了同治帝的反感,他甚至在召見大臣時,對奕訢說:“此位讓爾如何?”,但讓同治帝更憤怒的是另外一件事。

當醇親王奕譞“泣陳”至“微行”時,同治帝非常不爽,堅決追問是從何處聽說的。當奕譞說出同治帝微行的時間、地點後,讓同治帝當衆出醜,他非常尷尬,一時語塞,因爲同治帝微服私訪的場所是煙花柳巷之地。後來同治帝才知道,原來自己微服出訪這件事是被載澄(奕訢之子)泄露出去的,因此他決定報復。

同治帝甚至寫下“殺王之詔”,得到皇帝詔書的文祥趕緊找到了慈禧太后,“泣訴”殺王之事。慈禧太后說:“爾勿言,將詔與予。”殺王之事乃息。既然殺不了恭親王,那就免去他的官,同治帝又下詔,免去恭親王的一切職務,交宗人府嚴議,之後再度下詔,將恭親王奕訢降爲郡王,革掉載澄一切爵位。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後宮,慈禧太后不能不出面了,她和慈安太后趕緊來到弘德殿,垂淚安慰恭親王,斥責同治帝,“十年以來,無恭親王何以至今日!皇帝少未更事,昨諭著即撤回”,換言之同治帝給恭親王父子的處分,一概不算數。這一頁算是翻過去了,但荒唐的同治帝很快爲自己的荒唐行爲付出了代價,四個月後病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