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誰?爲什麼沒有岳飛?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誰?爲什麼沒有岳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誰?爲什麼沒有岳飛?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是宋理宗欽定的宋朝功臣,其中北宋16位,南宋8位,而這24人中武將僅有5位,他們分別是韓世忠、曹彬、潘美、曹瑋和李繼隆。但要說宋朝最著名的武將,相信大家都會想到岳飛,爲什麼岳飛沒有入選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呢?實際上還是因爲當時岳飛身背千古奇冤,所以沒辦法入選。宋理宗的選擇明顯是偏向文臣,這應該也和當時的風氣有關,宋朝武弱多半還是因爲自身原因造成的。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誰?爲什麼沒有岳飛?

岳飛是南宋有名的抗金名將,與張浚、韓世忠、劉光世並稱南宋"中興四將"。岳飛尤以軍功最爲卓著,位列"中興四將"之首。

可是,這"中興四將"中,張浚、韓世忠榮獲"昭勳閣"功臣受到表彰,得享哀榮。而"中興四將"之首的岳飛卻被拒之於"昭勳閣"之外,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一、宋理宗修建"昭勳閣"的意圖

"昭勳閣"是南宋理宗皇帝爲表彰兩宋時期作出重大貢獻的功臣而專修的榮譽閣,他欽定了從宋太祖至宋寧宗期間的趙普、薛居正、王旦、李沆、曹彬、石熙載、呂夷簡、司馬光、潘美、李繼隆、趙鼎、王曾、韓忠彥、曹瑋、呂頤浩、韓琦、曾公亮、富弼、韓世忠、張浚、趙汝愚、史浩、陳康伯、葛邲24位功勳赫赫的文臣武將入列,將其畫像掛入"昭勳閣"供奉,配享帝王宗廟待遇。

宋理宗趙昀之所以要修建"昭勳閣",緣於他在即位(公元1224年)之初,長達十年被權臣史彌遠挾制而不能親政。史彌遠死後,宋理宗才獨斷朝綱。想有一番作爲的理宗皇帝決心光復先祖榮耀復興大宋基業,便大刀闊斧,採取了罷黜史黨、親擢臺諫、澄清吏治、整肅財政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端平更化"。

要深化改革,肯定需要一大批忠心耿耿聽命於自己的能臣干將效力。宋理宗就想了一個辦法,仿效唐太宗李世民建"凌煙閣"的舉措,修建宋朝的"昭勳閣",旨在向南宋臣民昭示自己不忘文臣武將的功德,只要追隨於他,做出蓋世功業,必然得到豐厚的回報,以期理想中的當世精英挺身而出,爲之建立不朽功勳,復興大宋帝國曾經的輝煌。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誰?爲什麼沒有岳飛? 第2張

二、宋理宗欽定入列"昭勳閣"的二十四功臣

因大宋朝是開國皇帝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後建立的,爲防止擁兵自重的武將們效法於他,趙匡胤便確定了"重文抑武"的大宋立國之策,要求大宋歷代帝王必須遵循此規。爲此,宋理宗在欽定"昭勳閣"人選時,羅列了三條規定。

第一條就是向文臣傾斜,重點向開國功臣傾斜。分配比例上,北宋佔三分之二,南宋佔三分之一;

第二條是入選的文臣須擔任宰相或相當於宰相級別即省部級以上的重要職務,應配享帝王宗廟;

第三條是針對入選武將的考量,對重出巨大貢獻的省部級以上的武將,也須配享帝王宗廟,但只是象徵性地考慮五個名額,亦向開國功臣傾斜,北宋四個,南宋一個。

於是,在入選的"昭勳閣"二十四功臣榜單中,北宋文臣佔了十二位,武將佔了四位;南宋文臣佔了七位,武將只有一位。北宋、南宋兩朝武將上榜的只有曹彬、潘美、曹瑋、李繼隆和韓世忠五人。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誰?爲什麼沒有岳飛? 第3張

北宋十二位文臣是:

開國功臣、名相趙普,後封韓王,配享宋太祖廟庭。史學家薛居正,曾任太僕射,後追贈爲太尉,配享宋太宗廟庭。以孝聞名的石熙載不僅任過兵部尚書,還深得宋太宗信賴,他去世後,是宋太宗唯一親自看望的大臣,自然配享宋太宗廟庭。名相李沆、王旦配享宋真宗廟庭。名相王曾、呂夷簡配享宋仁宗廟庭。名相韓琦、曾公亮配享宋英宗廟庭。名相富弼配享宋神宗廟庭。主修《資治通鑑》的尚書右僕射司馬光,配享宋哲宗廟庭。名相韓書彥配享宋徽宗廟庭。

北宋四位武將是:

曹彬以"北宋第一良將"的頭銜,配享宋太祖廟庭。開國名將潘美因資歷深厚,又追隨太祖揚名立萬,配享宋太宗廟庭。因"三都谷之戰"而成名的名將曹瑋是曹彬第四子,配享宋仁宗廟庭。名將李繼隆長期鎮守西北邊防,且是明德皇后長兄,配享宋真宗廟庭。

南宋七個文臣是:

名相趙鼎與有"救駕"之功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呂頤浩,配享宋高宗廟庭。名相陳康伯、史浩配享宋孝宗廟庭。名相葛邲深得宋孝宗重用,後受封衛國公,配享宋光宗廟庭。名相趙汝愚是寧宗皇帝當太子時的老師,自然配享宋寧宗廟庭。

紫巖先生張浚不僅是"中興四將"之一,亦有"救駕"之功,更重要的一個因素,他還是有名的文臣,擔任過右相。與趙普被宋理宗當作宰相的典範而入列"昭勳閣"。

南宋唯一的一個武將指標給了名將韓世忠。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誰?爲什麼沒有岳飛? 第4張

三、在宋理宗看來,韓世忠是南宋名將中入列"昭勳閣"表彰的最佳人選

1090年出生於陝西綏德貧苦農民家庭的韓世忠,他年長岳飛13歲,自小習文練武,是宋高宗時期與岳飛不相上下的"文武全才",其詞作有《臨江仙》、《南鄉子》等存世。

18歲入伍的韓世忠是"主戰派"的中堅力量,在抗擊西夏、抵禦金國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有名的黃天蕩之戰,就是韓世忠成名的經典戰役。他訓練的"背嵬軍",也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在抗金、平叛中立下汗馬功勞。

更重要的是,韓世忠還立下"救駕"的蓋世之功。1129年,登基不過3年的宋高宗趙構在杭州遇到一場災難,將官苗傅、劉正彥發動兵變("苗劉之亂"),殺死樞密院事王淵,欲逼宋高宗退位。韓世忠、張浚與江東安撫制置使呂頤浩臨危受命,集結兵馬火速趕到杭州,擊敗苗、劉叛軍,成功解救宋高宗趙構。

爲此,韓世忠得到宋高宗看重,歷任鎮南、武安、寧國節度使,受爵位鹹安郡王,被稱爲"固將帥中社稷臣也",得以安度晚年,公元1151年病死,卒年63歲。死後,被宋高宗追贈爲太師、通義郡王。後來宋孝宗追封其爲"七王之一"的蘄王。

宋理宗在欽定"昭勳閣"功臣人選時,認爲韓世忠的"武"功遠超過"中興四將"之首的岳飛,只有韓世忠配享宋高宗廟庭,於是把他作爲南宋名將的代表入列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誰?爲什麼沒有岳飛? 第5張

四、岳飛何以不能入選"昭勳閣"

岳飛,字鵬舉,公元1103年出生於河南湯陰的農村家庭,深得母親的嚴格管教,有名的"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是岳母在其後背上刻下的愛國教育的經典訓字。他自小習武,熟讀兵書戰策,後來成爲超過韓世忠的"文武全才",不僅以"主戰"抗金弛名,那首《滿江紅.寫懷》也廣爲傳誦。

岳飛20歲時入"敢戰士"從軍,在相州生擒賊寇賈進、陶俊,後追隨老將軍宗澤南征北戰,屢立軍功。金滅遼入侵南宋後,力主抗金的岳飛訓練出軍紀嚴明的"岳家軍",成爲最主要的抗金力量。岳飛兩度揮師北伐,攻取商州、虢州,收復鄭州、洛陽,取得了襄陽之戰、郾城之戰、穎昌之戰等等有名的戰役勝利,一路所向披靡,直抵朱仙鎮。以完顏兀朮爲首的金軍曾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欽佩之語。

但就是這樣一個從底層走來、取得赫赫戰功的優領將領,且令對手也由衷敬佩的抗金名將岳飛,因主和的宋高宗趙構無意於與金國對抗,兼之岳飛爲人正直,犯顏直諫的秉性又令宋高宗不滿。

在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駐防江州的岳飛得知金廷要放歸扣押的欽宗之子趙諶還朝,在擔心金廷干擾南宋時政下,岳飛便提議宋高宗早立養子趙瑗爲太子。

此舉令宋高宗極不高興,認爲他的軍職還不足以提議此事,且其提議有傷他的朝政,不利於他倡導、標榜的"迎還二聖"旗號。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分別是誰?爲什麼沒有岳飛? 第6張

這個事成了宋高宗心裏的一個梗,如今見岳飛直抵朱仙鎮,擔心他直搗黃龍後"尾大不掉"分庭抗理,或者尋機謀反,便密令奸相秦檜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向朱仙鎮進發的岳飛火速班師回朝。岳飛無奈返回朝堂,不久,被"莫須有"的罪名下獄,連同兒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被殘忍殺害。岳飛死時,年僅39歲(公元1142年)。

千古奇冤的岳飛就背上罕見的"莫須有"罪名,打入十八層地獄,不配享帝廟,不能入選"昭勳閣"。

儘管後來宋孝宗趙璦爲岳飛平反昭雪,將岳飛禮葬於杭州西湖棲霞嶺;宋光宗趙惇追贈岳飛諡號"武穆";宋寧宗趙擴追封岳飛爲鄂王。但宋理宗即位後,改封岳飛諡號爲"忠武",不享受高級幹部待遇。

就這樣,被"莫須有"罪名誣陷、以致英年早逝的抗金名將岳飛,留下了歷史的千古遺憾。他既沒有像張浚那樣得到拜相的機會;作爲抗金名將,儘管因累獲軍功一步一步遷任修武郎、武翼郎、統領、都統制、武功郎、武經大夫、檢校少保、招討使、宣撫使等軍職,但職務最高時也只相當於集團軍司令員,不過是省部級幹部。

即便受封張武昌郡開國公、鄂王,都是虛銜而已。

最核心的受制因素是得不到宋高宗的認可,不是宋高宗喜歡的武將。當宋高宗認爲不需要岳飛效力時,便找了一個"莫須有"罪名,很荒唐地把岳飛治於死地,岳飛於是有了所謂進不了帝王廟堂的"瑕疵",自然不能成爲南宋武將的代表,不配享受宋高宗廟庭,當然也就不能入列代表大宋文臣武將最高榮譽的"昭勳閣"。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