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齊國和秦國作爲東西方的大國 齊國最後是怎麼沒落的

齊國和秦國作爲東西方的大國 齊國最後是怎麼沒落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秦國和齊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秦國和齊國都是超級大國,爲何最終齊國沒落,而秦國統一六國?

齊國和秦國曾經是東西方的兩個超級大國,爲什麼秦國最終能夠統一六國,而齊國最後連抵抗的力量都沒有,只能眼睜睜地瞪着秦國把其它五國收拾掉後,再來收拾他呢?我覺得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齊國和秦國作爲東西方的大國 齊國最後是怎麼沒落的

(戰國七雄區域圖)

一是齊國在長期爭霸中消耗太大,而秦國較少參與爭霸,保存了實力。在春秋時期,齊國是最早稱霸的國家,但是齊桓公之後,齊國迅速就陷入內亂,同時與其他國家的矛盾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齊國長年累月陷入打仗之中。這樣做,對國力的消耗太大。秦國在春秋時期也參與過爭霸。不過,秦國向東發展的勢頭,很快被晉國遏制。所以秦穆公後來改變策略,向西發展,收復平定了西戎各部落。後來,秦國參與逐鹿中原的時候也不多。基本上只要秦國不去侵略別國,別國一般都不會主動去打他。

爲什麼齊國參與的戰爭多,秦國參與的戰爭少呢?主要是齊國的地勢相對比較平坦。在春秋及戰國早期,主要以車戰爲主的戰爭中,齊國打起仗來更方便,也更容易起摩擦。而秦國東邊地勢比較崎嶇,和六國有高山阻隔,馬車很不方便運行,所以秦國和六國也就很少打了。

本來楚國的狀況與秦國的狀況也有一些類似的。然而楚國卻是從春秋早期就開始問鼎中原,一直在試圖往中原發展。因此楚國打的仗非常多,當然消耗也非常大。

齊國和秦國作爲東西方的大國 齊國最後是怎麼沒落的 第2張

(齊桓公出遊)

二是秦國的經濟發展比齊國好。齊國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起來,成爲超級大國,最早就是因爲經濟快速發展起來了。不過,齊國的經濟,其實不算農業經濟。它的農業當然也不錯,但是和晉國等其它一些國家比較並不佔優勢。它佔優勢的是貿易。一個是鹽鐵貿易。齊國在海邊,鹽鐵儲存量豐富,他們掌握着鹽鐵貿易的優勢,這個對六國有一定製約。不過,後來秦國楚國開邊後,加大了礦產的開採,這樣對齊國的依賴性便不強了。二個是齊桓公的時候,管仲曾經利用貿易戰,打敗過其它國家。但是,這種貿易戰,只能管仲這樣的奇才才能夠用。其他人是幹不來的。所以後來齊國經濟的優勢便不復存在了。

而秦國,原本是偏遠之地,但是對秦川的開發,做得相當好。有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解釋。”這裏面所說的“百二秦川”,雖然是個虛數,但也是表示“多”的意思。後來秦國又修了鄭國渠,灌溉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農業。再後來,秦國滅掉巴蜀,巴蜀豐富的物產,更是進一步支持了秦國。

齊國和秦國作爲東西方的大國 齊國最後是怎麼沒落的 第3張

(秦國軍士)

三是秦國和齊國的人才觀不一樣。秦國重用的,都是實用性人才。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每個人提出的,都是富國強兵策略。而齊國卻普遍好面子講派頭。別的不說,只要看看孟嘗君那三千門客,都是一些什麼樣的人,大家就明白齊國的人才狀況了。

四是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就始終如一地堅持變法的治國方略,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齊國卻沒有什麼明確的治國方略。魏國、楚國、趙國等都有過變法,可是齊國卻沒有。固步自封,自然就會落後。

五是秦國後期的遠交近攻的策略,徹底麻痹了齊國。齊國根本沒有看到危險就在面前,反而整天紙醉金迷,醉心於宮廷爭鬥。從沒想過利用最後喘息的機會,發展經濟和軍事。最後等到秦國打到家門口來的時候,齊國已經遲了。

齊國最終死了,它就像一隻溫水煮的青蛙,不知不覺就再也動不了了。

(參考資料:《戰國策》《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