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誰殺了慈禧太后的“小心肝”安德海?

誰殺了慈禧太后的“小心肝”安德海?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在預防“宦官干政”這一領域應該說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做得比較好的,作爲最專制的王朝之一,基本沒有給宦官干政的機會,如果說清朝的大太監們誰最牛,筆者認爲當屬慈禧太后身邊的兩個首領太監,安德海和李蓮英,又以安德海爲甚,須知,慈禧太后的受寵,小安子出力不少,在辛酉政變中,小安子也冒死充當了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之間的信差,對辛酉政變的成功,慈禧的上臺,小安子功不可沒,可以說,沒有他小安子,慈禧還不知在紫禁城的哪個犄角旮旯做怨婦呢!

因此,慈禧太后上臺後,對小安子投桃報李,封其爲總管大太監,在安德海的大力幫助下,慈禧打壓恭親王奕訢,並革除了恭親王奕訢的一切差事,一時間,安德海權傾朝野,仗着慈禧太后給他撐腰,他培植黨羽,廣交朝臣,權勢不可一世。、

誰殺了慈禧太后的“小心肝”安德海?

網絡配圖

安德海甚至還在酒樓大排筵席,正式娶徽班唱旦角的年方十九歲的美人、藝名九歲紅的馬賽花爲妻,慈禧太后還給予了豐厚的賞賜,太監娶妻,聞所未聞,就算是明朝時期的大太監魏忠賢,也是先玩着對食,等着自己的權勢到達一定的程度時,再由地下轉到公開,可安德海倒好,一步到位了,而且慈禧太后還主動表態——支持!

安德海還時不時地挑撥同治皇帝與慈禧的關係,使得同治皇帝總是受到慈禧的訓斥,同治皇帝內心裏是不喜歡此人的,可有着慈禧的寵愛,安德海更加肆無忌憚,而包括慈安、同治皇帝在內的人,都忍無可忍了。

同治八年,安德海借給同治皇帝預備大婚之物,想到江南置辦龍衣,當然真正的目的是到江南去大把斂財了,慈禧太后經不住心肝寶貝小安子一個勁地告求,終於點了頭,這一點頭,可就要了安德海的狗頭啊!須知,這是有違清朝祖制的。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剛剛入關時,順治皇帝鑑於明朝“宦官亂政”的慘痛歷史教訓,與順治十年特別頒佈上諭,對太監管理做出了細緻的規定:“一、非經差遣,不許擅出皇城;二、職司之外,不許干涉一事;三、不許招引外人;四、不許交接外官;五、不許使弟侄親戚暗相交接;六、不許假弟侄名色置買田產,從而把持官府,擾害民人。”兩年後,順治皇帝又命工部將嚴禁太監干政的上諭鑄成鐵牌立於宮內交泰殿門前,以示警戒。

在《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中,大清祖制對“太監”還特別規定:太監級不過四品,非奉差遣,不許擅自出皇城,違者殺無赦,這一切都是爲了限制太監的權勢,以防宦官亂政的覆轍,就算安德海深受慈禧太后寵愛,也不過是個六品藍翎太監。

誰殺了慈禧太后的“小心肝”安德海?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慈禧點頭後,安德海以欽差的名義南下,一路上耀武揚威,到了山東境內,竟然就遇到了一個“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傢伙,他就是時任山東巡撫的丁寶楨,丁寶楨智斬安德海在《清史稿》中只有區區百餘字,可在民間,這則故事的版本衆多,始終是經久不衰,膾炙人口的段子,也成爲了諸多小說家的素材。

流傳比較普遍的版本是,丁寶楨早就看不慣狗仗人勢的安德海,在泰安縣令手下捉住了安德海及其隨從,同時親自審訊安德海,並馬上向東宮慈安太后和朝廷奏報,藉助東宮慈安太后和西宮慈禧太后的矛盾,以及同治皇帝不喜歡甚至討厭安德海的態度,以安德海私自出宮,有違祖制等若干條板上釘釘的罪名,希望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共同下旨,以除去權閹安德海,可是,慈禧太后也知道了消息,專門火速頒下懿旨,來救小安子,據說當時,東西宮的旨意都到了門口(當然這是劇本了),老丁作爲一代中興名臣,此時體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一句“前門接旨,後門殺人”,讓西宮的傳旨官員成了給小安子收屍的人了,智斬安德海,讓丁寶楨成爲了當時的“風雲人物”。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斬了安德海,一時間震驚天下,滿朝上下人心大快,著名中興大臣曾國藩讚歎丁寶楨當爲“豪傑士”,在民間,“丁青天”的盛名更是不斷流傳,慈禧太后雖然非常氣憤,但是這老丁確實有過人之處,她也不好說什麼,反而升了老丁的官兒,以掩蓋自己寵信宦官的重大過失。

丁寶楨是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對中國近代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看老丁智斬安德海,就知道這絕對是個大人物,可列位看官知不知道,老丁除了是一個政治家,還是一個美食家,絕對的頂級廚師,現在大家經常在餐館吃的一道菜“宮保雞丁”,就是老丁的傑作,哦!別誤會,不是因爲菜名裏有個“丁”,才聯想到老丁的,而是因爲“宮保”,纔是緬懷一代名臣丁寶楨啊!

誰殺了慈禧太后的“小心肝”安德海? 第3張

網絡配圖

 

有人可能要說話了,你怎麼寫錯別字?應該是“宮爆雞丁”,這是一道皇宮裏的菜,爆是烹調的一種方法,由於這道菜需要將雞丁爆炒,所以定名爲“宮爆雞丁”,說得說鼻子有眼的,好像還蠻有道理的哦!

其實,這道菜並非皇宮菜式,而是丁寶楨發明的,他家裏請客,都用花生米、幹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味道相當不錯,丁寶楨有一個榮譽頭銜,被封爲“太子少保”,因此,於是,人稱“丁宮保”,人們爲了紀念丁寶楨,就將他發明的菜式命名爲“宮保雞丁”,一直延續到現在,這可是一道大有文化內涵的菜哦!

時常看到現在餐館裏“宮保雞丁”寫成“宮爆雞丁”,還自以爲有理,一代名臣丁寶楨要是知道了,情何以堪啊!筆者強烈建議,這個錯別字真的是要改正了,否則,以後以錯傳錯,以訛傳訛,可能不知內情的吃瓜羣衆就更該說“宮保雞丁”中存在錯別字了。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