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有如此大殺器 北宋爲何不用來對抗遼國騎兵?

有如此大殺器 北宋爲何不用來對抗遼國騎兵?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車這種武器及兵種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大規模使用,一般用於戰時衝擊敵陣,以其快速優勢和衝擊力突破敵軍陣型,爲後續部隊贏得勝利而打下基礎,在春秋時期戰車的使用通常是各諸侯制勝的法寶,但到了戰國後期,隨着騎兵強弩作用的逐漸增大,使戰車的運用頗受威脅,加之戰車應用環境的限制,機動性不強,只能在北方平原地帶廣泛使用,至三國兩晉時期,戰車開始走向沒落,已不再成爲主要兵種。

有如此大殺器 北宋爲何不用來對抗遼國騎兵?

網絡配圖

但到了東晉南北朝時期,戰車曾一度重返歷史舞臺,再次擔當陸軍的主要法寶,主要原因在於當時南北政權長期對峙,交戰不斷,而南方政權普遍難以抵禦北方鐵騎的攻擊,於是揚長避短,便採用佈置車陣來抵禦騎兵這一路線,不過此時戰車的種類型態與作用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由過去的主動進攻衝擊敵陣開始變成單純的防禦武器,以戰車圍成的車陣阻擋騎兵。騎兵的優勢在於機動性快,衝擊力強,容易打亂敵軍的陣形,沖垮分割而殲滅敵軍,以戰車佈陣,用龐大堅固的車輛作爲障礙物,可以有效的阻擋騎兵的突擊,保持己方陣型的完整,爲官兵提供保護圈,同時遮住了自己的薄弱點,使敵軍騎兵的活動受到很大的限制,自然難以發揮其戰鬥力。以車佈列的軍隊經常使高速、機動的騎兵行動受到嚴重的阻滯,東晉劉裕對抗北方騎兵時,就大規模地以戰車爲對抗騎兵的主要武器,利用四輪戰車作爲移動防禦工事,進軍時憑藉戰車保護左右兩翼,戰時以戰車圍成車陣,其中主要保護側翼,步騎至於中間,騎兵保護後方,依靠戰車組成的車陣阻礙敵軍騎兵衝擊,陣內的官兵利用弓箭長槍等長短程武器抗擊騎兵來犯。

   雖然車陣有諸多缺陷,使用環境有限、怕火攻或單一的步兵攻擊,嚴重缺乏機動性,被動挨打,容易被敵四面包圍,即便獲勝也難以追擊殘敵,但就整體效果而言,車陣可以有效地抗擊騎兵攻擊,仍不失爲對抗北方騎兵的一種有力法寶。東晉劉裕北伐時,曾用此利器大破南燕數萬鐵騎,並幫助北伐大軍一舉滅亡南燕。隋唐時期,受各類因素的影響,戰車再次走下舞臺,其原因在於隋唐時期中原王朝國力空前強盛,北方遊牧民族這期間難以對中原王朝構成實質威脅,加之隋唐期間朝廷控制着北方諸多馬場,戰馬來源不成問題,完全可以憑藉以騎兵制騎兵的策略反擊北方遊牧騎兵來犯。因此存在戰場侷限性的戰車及車陣重新被冷落又達數百年之久。

有如此大殺器 北宋爲何不用來對抗遼國騎兵? 第2張

網絡配圖

至北宋年間,形式再次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再度崛起,北方騎兵重新成爲了中原王朝的噩夢,另一方面,由於遼國西夏勢力範圍的擴大,北方牧場進一步被其蠶食,北宋王朝的戰馬來源開始變得越來越緊缺,這嚴重的威脅了北宋軍事力量的拓展,騎兵規模難以擴大,用步兵爲主的軍隊抗擊遊牧民族的騎兵,也降低了北宋對抗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能力。北宋初期,儘管政府不惜代價耗費巨資擴充馬源,培養了一定數量的騎兵隊伍,但與遼國實力強勁的騎兵力量對比還是差的太遠,這間接的導致北宋多次對遼戰爭中相繼慘敗,巨資建立的騎兵隊伍損失殆盡,不但沒有達到戰略目的,反倒損耗了大量的國力物力。

對此的疑問的是,這期間的北宋爲何不重新重視東晉南北朝時期戰車的作用,重新撿起車陣戰術,來對付北方騎兵??雖然戰車和車陣戰術有不可避免的侷限性,但在抵抗北方騎兵的過程中作用同樣是巨大的,即便是數百年後的明朝,其使用車陣也一樣給北方的遊牧騎兵給予了重大打擊,總比用實力不如對手的步兵騎兵跟人家硬碰硬要強許多。

    儘管明朝的車陣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火器而發揮威力,但當時火器在野戰中的整體威力還遠遜於遠距離殺傷的冷兵器,北宋完全可以憑藉弓弩等遠程殺傷兵器來彌補這一缺陷,可實際情況是,北宋沒有撿起這項戰術,雖在某些戰鬥中也曾依靠過兵車阻擋騎兵,但適用範圍和程度已經不可與當初同日而語,中原政權似乎忘記了這項戰術,主要還是靠着步兵爲主的陸軍和規模不如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騎兵來抵禦北方侵略,結果當然是敗多勝少,其原因何在??

有如此大殺器 北宋爲何不用來對抗遼國騎兵? 第3張

網絡配圖

建立車營,以車陣對付北方騎兵的優勢在於:

1、以北宋的經濟能力,建立戰車部隊問題不大。

2、無論建立騎兵還是戰車部隊,耗資一樣巨大,騎兵無論對馬匹、人員、戰術都有高要求,因此前者花費的代價恐怕還要高於後者,重要的是,以當時的實情,無論北宋如何壯大騎兵隊伍,也不可能在整體上超越北方政權,既然自身的騎兵實力無法與之匹敵,在此等情況下爲何不改變發展道路。組建能遏制騎兵衝擊的車營部隊,在與原有的步軍騎兵力量相結合,打出一個新的局面是完全有可能的。

3、在相對平坦的北方作戰,也可以使車營部隊能夠大展拳腳。

4、車陣雖然也要是環境而定,但變化形式還是比較單一,大體上就是依靠陣型抵禦對手攻擊,這對於北宋的“教條化”指揮而言還是比較符合宋朝皇帝口味的,雖然有點諷刺意味。

5、當時火器發展程度有限,所以遼國和西夏的騎兵部隊對車陣的攻擊能力有一定的制約。

固然車陣有着諸多弊端,但在抵禦北方騎兵的過程中其作用始終是很大的,北宋爲何忽視這項戰術?原因何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