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北魏大臣古弼如何讓太武帝拓跋燾虛心認錯?

北魏大臣古弼如何讓太武帝拓跋燾虛心認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444年春,北魏大臣古弼接到了一封上谷地區(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羣衆來信,信中反映:“(上谷皇家)苑囿過度,民無,乞減太半,以賜貧人。”由這短短十六字裏,不難想象上谷皇家園林多麼碩大多麼繁華多麼綺麗,不難聽到失地貧民的呼聲多麼悲愴多麼急切多麼強烈!皇家園林的“過度”膨脹,使得許多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因此,他們希望朝廷“還田於民”,減掉上谷苑的大半面積“賜給”貧民耕種。俗話說: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面對上谷百姓正當合理的訴求,古弼心急如焚,眼看臨近春耕時節,他不敢怠慢,揣着奏摺,急匆匆跑進宮。

北魏大臣古弼如何讓太武帝拓跋燾虛心認錯?

網絡配圖

不料事不湊巧,古弼見到太武帝拓跋燾時,拓跋燾正在與給事中劉樹下圍棋,一門心思撲在棋局上,哪會在意這位古先生?可嘆古先生十萬火急地跑進宮來,原本是要上陳民意,以解民憂,然而拓跋燾卻偏偏“志不在弼”,不聞不問地把他晾在一邊。古弼不便打擾,無奈之下只得耐心坐等,心裏卻火燒火燎一般。然而,“弼坐良久,不獲陳聞”,坐了老半天冷板凳,皇帝依然沒搭理他,還是沒有獲得奏事的機會,於是這一下,古弼火了,滿腔義憤像火山一樣爆發……

不過,古弼情急之中頭腦清醒,知道這“火”不能直接“發”到皇帝身上。他急中生智,遂拿劉樹“問責”。說時遲,那時快,古弼“忽起,捽樹頭,掣下牀,搏其耳,毆其背,曰:‘朝廷不治,實爾之罪!’”這個情節很有意思,正襟危坐的古先生,突然跳將起來,舉動如閃電似的,一把揪住劉樹的頭髮,把他拉下胡牀(矮凳子),緊接着一手拽住劉樹的耳朵,一手攥成拳頭打他的後背,並且邊打邊罵:“國家的事情沒有治理好,都是你這小子的罪過!”劉樹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搞懵了,可拓跋燾心裏明白,你古先生指桑罵槐是衝着我來的,旋即變了臉色,丟下手中的棋子(“失容舍棋”),尷尬地對古弼說:“沒有聽你奏事,實在是我的過錯,小劉有什麼罪過?快把他放了!”

北魏大臣古弼如何讓太武帝拓跋燾虛心認錯? 第2張

網絡配圖

皇帝表態認了錯,願意“擔責”,這正是古弼在內心煎熬中所期待的,於是他立即放過劉樹,轉而仗義執言,向拓跋燾一一奏明實情。拓跋燾聽了,“皆可其奏”,答應了古弼的請求,順應民意,把上谷苑的一半土地分給了貧民。事後,古弼覺得自己的舉動太失禮,於是光着頭赤着腳到官署裏去“自劾請罪”。拓跋燾知道了,便把他召去,對他說:“先生何罪之有?快把帽子戴上,把鞋穿上吧!今後,只要是利國利民的事,即使造次越禮,你也要去做,不要有什麼顧慮!”

看來,拓跋燾這個“天之驕子”還能夠顧大局,識大體,懂得關注民生疾苦,是個豁達大度、善納民意的君主。古弼無奈之下點了一把火,冒犯了“君威”,他不但不怪罪,而且反思己過,撫慰古弼,鼓勵他大膽幹。平心而論,古弼剛正執著、務實惠民的精神值得讚賞,但攪了皇帝的雅興,敢於犯顏儆戒,皇帝尊嚴何存,面子何在?要知道那是一千多年前的君主專制時代,弄不好就會丟官去職,甚至性命攸關,人頭落地。

   所幸拓跋燾深知古弼稟性“質直”,又是個報國愛民而不惜生死的賢人,故而才使得一場危機得到了化解。可見,“主明臣直”,沒有上級領導者的開明通達,聞過則改,也就沒有下級部屬的直言敢諫,官場中如果沒有形成一個上下良性互動的政治環境,即使有古弼一樣的社稷之臣,也難成就大事。

北魏大臣古弼如何讓太武帝拓跋燾虛心認錯? 第3張

網絡配圖

每讀史,常感嘆諛臣庸官好做,直吏諍臣難當。也就是這位古弼先生,在太武帝拓跋燾死後不久的452年,就因爲“議不合旨”,即與文成帝拓跋濬(拓跋燾之孫)的意見不同,竟遭枉殺,真是惜哉悲哉!皇權專制下,古弼的幸運不可能永遠都有,所謂“好皇帝”史不多見,蓋由專制制度使然也。然而儘管如此,歷史終究不會遺忘古弼這樣的仁人,他心繫百姓、爲民請命的錚錚風采,至今依然在我們眼前閃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