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秦漢之後戰車爲何就在戰場上消失了?古代戰車爲何會退出戰場?

秦漢之後戰車爲何就在戰場上消失了?古代戰車爲何會退出戰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古代戰爭中,何時開始用駕馬的車子參戰,至今還不十分清楚。有人從夏啓伐有扈氏的甘之戰前所作《甘誓》說,軍中有“左、右、御”之名,認爲是指車上位於左側(車左)、右側(車右)和居中駕車(車御)的武士,推測當時已使用戰車。戰國末年的《呂氏春秋》記載,商湯滅夏,戰於鳴條時,軍中有七十輛戰車。到了周代,車戰日趨興盛,周武王伐紂時,軍隊主力是“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而諸侯兵會於牧野時,有戰車四千乘之多。戰車速度快,衝擊力強,特別是在開闊地帶作戰,具有步兵無法抗拒的優勢。所以自商以後,尤其到兩週時期,戰車部隊和車戰戰法得到長足的發展,戰車兵逐漸成爲軍隊的主力兵種,以一乘馬駕的戰車和附屬的徒步士兵爲一個基本作戰單位。判斷各諸侯國的軍事實力,也常常以戰車的數量來計算。總之,當時的戰車兵就相當於天的機械化部隊,代表着一個國家最先進的軍事武裝。 當時衡量一個國家強大主要是看你的戰車有多少,當時(大國)強國又稱“萬乘之國”,可見戰車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秦漢之後戰車爲何就在戰場上消失了?古代戰車爲何會退出戰場?

中國古代的車乃至戰車是什麼模樣?過去因爲僅見於文獻的記載,所以人們並不知其廬山真貌。可是綜合一些出土古車資料,我們終於可以知道當時車子的模樣了:它們是木質,獨轅,兩輪,車廂方形並從後面開門上下。車轅後端壓置在車廂下的車軸上,轅尾稍露在車廂後。車轅前端橫置車衡,衡上縛軛,用來駕轅馬,一般是駕兩匹或四匹馬。車輪輪徑較大,裝有十八至二十六根輻條。

考古發掘出土的殷商古車,相當多的車上和車旁發現了兵器,表明它們應該是用於作戰的戰車。比如河南安陽殷墟大司空村第175號車上,就有銅戈、銅鏃等實用兵器;殷墟西區M43車馬坑中埋有一輛前駕兩匹馬的車子,車廂裏放着一個皮質圓筒形矢箙(箭囊),內裝十支利箭,都配着銅質箭鏃,箭囊旁還有一件銅弓形器和兩柄銅戈。這兩車都應是戰車。另外,一些車上雖然沒有兵器,但所屬墓葬中常有成組的兵器出土,所以其中也可能有戰車。

出土的戰車甚至可以反映出作戰時車上乘員的情況。比如山東膠縣西庵鄉出土的一輛西周戰車上,放有兩組青銅兵器,靠右側的一組只有一柄戈;靠左側的一組有戈、戟各一件和箭鏃十枚。這兩組兵器出土時的位置,正好說明了車上乘員的位置:根據記載當時一乘戰車上應該有三名乘員,主將的位置居左,那一組製作精美的戟、戈和防護裝具,正是爲他所用的。右側位置是主將手下的武士,爲“右”(或“戎右”),是戰時的主力。在主將和戎右的中間是“御”,即駕馭馬車的馭手。這樣的位置,恰好和文獻中戰車乘員配備及戰時情形相吻合。再從已經發掘出的商周車子的車廂寬度考查,一般寬在130-160釐米,進深80-100釐米之間,並乘三人是完全可能的。

秦漢之後戰車爲何就在戰場上消失了?古代戰車爲何會退出戰場? 第2張

由於戰車上的乘員都是站立在車廂中作戰的,所以他們身着鎧甲的甲身都很長,與後來騎兵和步兵所穿鎧甲不大一樣。乘員中戎右因爲要揮臂格鬥,故只在肩部加有披膊;御者的職責是駕車,因此兩臂披膊向下延伸,一直護到腕部,並且還接綴舌形護手,在頸部加有高高的“盆領”。車戰武士這樣的護甲形制,一直沿用到秦代,在秦始皇陵陪葬陶兵馬俑坑出土的木質戰車上,駕車的馭手就身着這樣的護甲。

除了戰車乘員外,駕車的轅馬也披掛了皮革製成的甲衣。湖北隨縣擂鼓礅一號戰國墓裏出土的大量皮質甲片中,就有用來編綴馬甲的甲片,據同墓隨葬的竹簡文字記載,當時的馬甲有彤甲、畫甲、漆甲、素甲等多種。保存較好的馬甲,出土於湖北荊門包山楚墓中,馬甲胸頸部有25片甲片,分5列,每列5片;軀幹部有48片甲片,左右對稱,各分4列,每列6片;還有保護馬頭部的皮甲冑,由頂樑片、鼻側片、面側片等6片甲片組成。這套皮馬甲能夠有效地保護駕車轅馬的頭、頸和軀幹免遭敵方箭石的損傷。

戰車車廂也需要防護,河南淮陽馬鞍冢二號車馬坑出土的四號車,車廂外側釘裝有青銅護甲,甲板每塊長13.6釐米,寬約12釐米,厚0.2釐米,共釘80塊。2007年結束髮掘,最近剛剛披露的山西北趙晉侯墓地一號車馬坑,一坑中埋葬着至少105匹馬和48輛整車,是迄今爲止所見西周時期規模最大,陳放車輛最多的車馬坑。其中多輛車廂中還保留着銅馬甲、馬具和銅劍鏃、銅戈、銅矛,顯然都是當時的戰車。更有一編爲11號的車廂外側,裝有蓮瓣狀青銅甲片,排列整齊,保存完好,與上述馬鞍冢二號車馬坑的四號車一樣,算得上名副其實的“裝甲戰車”。河南洛陽中州路出土的戰國駟馬戰車,還將強弩裝備於車體上,射程要比弓箭遠得多。

秦漢之後戰車爲何就在戰場上消失了?古代戰車爲何會退出戰場? 第3張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戰爭是國家大事,改朝換代的直接推手,曾經在古代(主要是先秦)戰爭中發揮過突出作用的戰車,在我國各地古墓葬和遺址中有大量存留,許多作爲大墓陪葬的車馬坑,動輒埋葬幾十乃至上百組殺殉的駿馬和裝備整齊的車。杜甫眼中的轔轔車馬當然已不是先秦戰車的模樣,但我們今天有幸看到考古發掘出土的,數量如此衆多的各地車馬坑中,再現的可都是兩千年前能參加實戰的真馬真車。

戰車在周朝時就已經相當成熟,而且戰車的數量配置和作戰方法我們古代軍事家有系統性的分析,如姜太公說:”戰車應配備的軍官數量是,五輛戰車設一長,十輛戰車設一吏,五十輛戰車設一卒,百輛戰車設一將。在平坦地形上作戰的方法,是五輛戰車爲一列,每列前後相繼四十步,每輛左右間隔爲十步,每隊間的前後和左右距離間隔各六十步。在險阻地形上作戰方法是,戰車必須沿着道路前進,十輛戰車爲一聚,二十輛戰車爲一屯。車與車前後距離二十步,左右間隔六步。

秦漢之後戰車爲何就在戰場上消失了?古代戰車爲何會退出戰場? 第4張

    隊間前後左右距離間隔各三十六步,五輛戰車設一長,活動範圍前後左右各二里……太公曰車者,軍中之羽翼,所以陷堅陣,要強敵,遮走北也。”中國歷史上運用戰車取勝的也不少,如晉武帝劉裕設“卻月陣”以戰車圍成弧形,形成堅固的堡壘,等敵將潰之時,再以騎兵突擊……戰車是攻堅陷陣截擊強敵的有利武器,戰車雖然強悍但它的弱點也很多比如,機動性沒有騎兵靈活,造價昂貴,如果遇到道路坎坷,河水縱橫等地理因素,戰車就失去了性能… 所以當騎兵的出現,戰車漸漸地轉變爲貨車了,只能在運送糧草上發揮作用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