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人在面對炎炎夏日 古人吃怎麼吃上夏天冰淇淋的

古人在面對炎炎夏日 古人吃怎麼吃上夏天冰淇淋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夏天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在炎炎夏日,吃上涼爽的冰激凌的?

時至暮春而立夏將近,現在天氣逐漸炎熱,雖說還未到最酷暑的時段,但個別地區的不少朋友已經提前饞上了那夏日最是清涼爽口的冰棍、冰激凌之類,該說是巧合還是文化的傳承,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也在這時候吃着他們的“冰激凌”——那種名爲酥山的食物。

酥山,一種唐朝的冰激凌,一般由女子製作,說上來製作好像挺簡單的,就是奶油蓋冰沙,但實際上就光奶油的製作流程就挺繁雜的,而且這種食物一般是冬天做好了春天吃,如果放到夏天,基本上就化了,那一個冬天的勞動就白費了,當然有錢或者位高權重的人自然有辦法,但人家那是鈔能力,一般人學不得,所以要是在古代見到夏天吃冰激凌的,多半是個富家子弟,不能說家世顯貴只能說是皇親國戚。

何以見得呢?唐朝章懷太子墓“仕女圖”和唐朝壁畫“野宴圖”中都有酥山的出現,在“仕女圖”中,兩個女子手捧酥山,而且那還不是一般的酥山,極有可能就是南宋詩人陸游說那種“紅酥手”,怎麼說呢,那侍女手捧的酥山,上面擺放着裝飾物,插着花朵或者彩樹,把那原本單調的酥山裝飾得漂漂亮亮的,估計離紅酥手也就差一個染色了,活生生的,這就是一整個上流社會的食物,下面怎麼能這麼奢侈嘛。

古人在面對炎炎夏日 古人吃怎麼吃上夏天冰淇淋的

上流社會流傳的高級食物,自然是少不了吃貨詩人的評價的,特別是這東西又是那種又好看又好吃的類型,吃了留下美言的更不在少數了。杜甫當時吃酥山的時候人服務態度還挺好,估計人服務員態度也好,所以他在嘗過這冰激凌後,留下一句“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王泠然估計就光吃了,也沒怎麼注意,或者就乾脆是人主人家請他吃的,他就只負責吃,然後說上兩句“非固非絺,觸皓齒而便消,雖珍膳芳鮮,而蘇山奇絕”。

看看,你看看,這酥山一出沒就是高級場所,不是高級餐廳呢,就是人傢俬人廚房,不過,說顏值和味道,那又是配得上的。當然啊,說這麼半天酥山貴,也不是說普通人吃不起,只是說普通人哪有閒心吃這種麻煩的東西呢。

爲什麼說做酥山麻煩呢,前面也說了,酥山的基本配料就是酥和冰,其中酥是一種類似於奶油和黃油的奶製品,冰我國古代就有製冰手法,其中付出最多的成本是時間成本,畢竟說,這個東西要從冬天放到春天吃。

古人在面對炎炎夏日 古人吃怎麼吃上夏天冰淇淋的 第2張

可,酥這玩意,可不是中原地帶原本就有的啊,這玩意是從北方的遊牧民族那傳過來的,雖然在唐朝的時候,幾乎人人胡化,對於這類東西是既會吃又會做了。

酥是奶油,一般來說是牛奶,也有可能是羊奶,在魏晉南北朝以前,由於文化原因,中原一帶一直對奶製品不感冒,同時也不愛吃,而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大量的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一股“胡風”席捲中原大地,首先被改變的就是生活方式。

不少少數民族雖然進入了中原地帶,但他們的生活習慣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比如對於遊牧的生活方式,進入中原地帶後,他們仍然會吃牛羊肉,牛羊奶,當然,這些其實現在我們看來很正常,但有些甚至還保留着他們在草原上搭帳篷的習慣。

古人在面對炎炎夏日 古人吃怎麼吃上夏天冰淇淋的 第3張

風氣,是會慢慢感染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不斷,雖然漢人仍在南方佔據了巨大的優勢,但此時的畜牧業,也因爲戰爭的原因而一直處於發展狀態,不少地區開始重視畜牧業。

這下好了,原本中原牛羊少,現在多起來了,而對處理牛羊這塊特別有經驗的少數民族又在旁邊,不說要原本不會整這些的漢人突然開竅,就說人在旁邊,耳濡目染之下,學會還是很簡單的,特別祖先們自己也挺聰明的。

在西晉末年,人們已經開始生產奶製品,但此時的奶製品仍然不多,這跟我們畜牧業發展時間有關係,也跟我們的地理位置有關係,畢竟中原一帶不是草原,而中原一帶的人們也並未開始畜牧多少年,這些年的發展多半還是跟隔壁做鄰居的遊牧民族學的,雖然他們總搬家,但畢竟是鄰居。

在少數民族不斷地侵入黃河流域之後,我們的畜牧業一直處於發展狀態,對於少數民族很多的生活方式我們也學會了不少,比如這酥,就是從他們身上學來的。

古人在面對炎炎夏日 古人吃怎麼吃上夏天冰淇淋的 第4張

唐,胡風盛行,這酥也成了一種很常見的食品,當然說,還是隻有有錢人才會去吃這玩意,畢竟這東西不是說誰都吃,誰都能吃,和牛奶一樣的,吃多了是要拉肚子的,特別是古人們對於奶製品奇妙的做法,更讓人懷疑吃了是不是要拉肚子拉上一宿睡不着覺。

當然,拉一宿是玩笑話,畢竟皇帝都能一天吃上十來次還不串稀,那肯定也有勇士可以敢於嘗試他親自指點的酥做的菜了。

酥山,其實就是文化交融的產物,人類在發展中總是在不斷包容、不斷創造,就包括唐敬宗,雖然他搞的清風飯稀奇古怪,而且讓人懷疑是不是吃了就拉肚子,但他總是對文化有一種包容,同時還樂於去用這些已有的東西,去發展創新,讓文化進一步的發展,社會進一步的發展。

放到現代同樣是如此,在不同的環境下,我們接受別人的文化,接受別人的思想,充實自己,得到啓發,然後進步,然後創新,最終形成獨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而不同的民族雖然在不同的地理區域,但最終我們的文化融合成了一塊,就像馬克思說的“人創造了環境,同樣環境改變了人”,在整個古代中華民族未一統前,我們各自在不同的道上發展着屬於自己的文明,最終我們交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它包容許多,同時又有屬於它嶄新而獨特的內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