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南宋到底有什麼優勢存在 南宋能抵抗蒙古四十六年的原因是什麼

南宋到底有什麼優勢存在 南宋能抵抗蒙古四十六年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南宋和蒙古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南宋能夠抵抗蒙古四十六年,南宋是怎麼做到的?南宋到底有什麼優勢存在?

南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南宋與蒙古人聯合將金國滅亡。正所謂“脣亡齒寒”,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南宋與蒙古之間失去了金國這個可以緩衝的屏障後,便直接開始對壘了。由此,雙方展開了長達幾十年的戰爭,直到南宋滅亡。

戰爭伊始,作爲進攻方的南宋目的是收復曾經被金國佔據的三大京城,分別是“東京”汴梁、“西京”洛陽和“南京”應天。這三個地方都位於黃河以南,倘若收復這三地,南宋在黃河以南的防禦力量將大大增加,甚至可以一舉將北方遊牧民族感到黃河以北。

但天不遂人願,南宋對蒙古的進攻——“收復三京之戰不僅以失敗告終,還徹底激怒了蒙古人,蒙古人決定消滅南宋。於是,戰鬥力極強的蒙古人選擇進攻,南宋則被迫進入防禦階段。

南宋到底有什麼優勢存在 南宋能抵抗蒙古四十六年的原因是什麼

然而,曾在中亞、歐洲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蒙古人在對上南宋時,他們完全沒有壓倒性的優勢。經過幾番較量下來,他們發現,這個看似弱小的南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堪一擊。相反,他們是蒙古人自從離開蒙古高原以後所遇到的最強勁的對手。

蒙古人想盡一切辦法,曾數次想要擊敗偏安一隅的南宋,而南宋卻數次抵禦住了蒙古人的進攻。這一抵禦,就是四十六年之久。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形因素延緩了蒙古軍隊南下的步伐。

宋蒙對峙初期,雙方的分界線大致以秦嶺淮河爲界。如果蒙古想要大舉南下,按照當時的地理情況,蒙古軍隊能走的路線還有三條,從這三條通道經過,才能順利到達南宋所統治的的地區。

這三條通道分別是西道、中道、東道。西道的路線從長安出發,翻越秦嶺,到達漢中地區,再從漢中地區走古蜀道進去四川。如果蒙古人能夠控制四川的話,就可以從四川順長江而下,佔領湖北、湖南,最後直達長江中下游地區,進而滅掉南宋。

但是,西道卻是這三條通道中繞得最遠的一條,而且必須通過兩個最艱難的關口,分別是漢中到成都的蜀道,以及連接湖北和四川的長江三峽,這兩個關口都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蒙古人想要在短時間內打通這些關口,在當時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道,在歷史上被稱爲方城隘道,位於秦嶺以東的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間。這條道路在中國歷史中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是溝通南北的主要通道,宋蒙對峙時期的中道,就位於這條隘道上。

南宋到底有什麼優勢存在 南宋能抵抗蒙古四十六年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所謂東道,則是在淮河平原上形成的一系列的水道和陸路的綜合通道。雖然東道位於淮河平原上,但以機動性強著稱的蒙古騎兵卻在這兒發揮不出任何優勢。因爲這裏河湖縱橫,沼澤遍地都是,非常不利於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前行。就算蒙古人戰力再強悍,到這兒也得大打折扣。

既然可供蒙古人選擇的進攻路線有三條,那麼蒙古人會在這三條通道中選擇哪一條作爲主攻方向呢?按照正常的軍事邏輯,進攻的一方往往會選擇一路主攻,其餘方向佯攻來牽制敵人。但是,蒙古人卻不習慣這樣做,他們往往選擇數路軍隊並進。這樣做的目的是利用他們機動性強的優勢,儘快突破某一處,誰先獲得突破誰就是主攻方向。當某一處被突破後,其餘的蒙古軍隊就會迅速聚攏,這條戰線便會一潰千里。蒙古人的這種做法,在征服中亞、西亞的時候,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蒙古進攻南宋的初期,蒙古人也採用了同樣的進攻方法,西道、中道、東道三路並進,進攻南宋。但這一次的進攻,對於蒙古人來說,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因爲南宋的疆域太龐大了,且南方水網密佈,水系衆多,地形過於複雜,超過了他們之前所征服的任何國家。對於蒙古人來說,要想在南宋的如此龐大的戰線上發揮出他們機動性強的優勢,是極爲困難的。

南宋到底有什麼優勢存在 南宋能抵抗蒙古四十六年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首先,在西道,如果從長安出發進攻四川,必須要拿下漢中地區。公元1236年,蒙古人順利拿下了漢中,獲得進入四川的跳板。當蒙古人進入四川,拿下了成都後,準備從成都平原沿長江三峽進入湖北的宜昌、荊州地區,一旦過了三峽,就可以攻克湖南、湖北。

然而,蒙古人的算盤打得雖好,但卻並沒有實現,因爲南宋守將孟珙死死地守在了三峽這兒。爲了儘快拿下三峽,蒙古人發動了數次猛攻,卻毫無所獲,他們被孟珙牢牢地擋在了三峽外面。與此同時,蜀地守將餘玠也找到了抗擊蒙古人的方法。餘玠利用四川盆地多山的優勢,不斷組織士兵騷擾蒙古人,蒙古人雖不厭其煩,卻也沒有辦法,因爲他們引以爲傲的騎兵在這兒根本發揮不出任何的優勢。

就這樣,蒙古人在西道的進攻被牢牢地擋在了三峽外面,無法繼續東進。

在中道,蒙古人雖然短暫地佔領了襄陽,但隨着孟珙在中道建立了完善的防禦體系之後,使得蒙古人在之前所積累的優勢蕩然無存,他們在中道的戰爭也變成了持久戰。

在東道,由於蒙古人不熟悉水戰,無法在淮河平原上發揮他們的機動性,因此在東道的進攻大打折扣,無法建立起持久的優勢。

當傳統的三條路線都無法取得突破時,不可一世的蒙古人第一次嚐到了戰爭僵持的滋味。於是,善於快速作戰的他們被迫進入了漢人的戰爭模式,雙方圍繞着一城一池展開了爭奪,南宋第一次將蒙古人耗在了廣袤的大地上。

就在戰爭陷入僵持階段時,蒙古人想到了另一個辦法—開闢第二戰場。

關於開闢第二戰場的計劃,早在成吉思汗時代,有一位曾在金朝爲官,後投降了蒙古人的將領郭寶玉就曾提出過。當時金國還未滅亡,有一次,成吉思汗詢問他如何才能奪取中原時,郭寶玉就建議開闢第二戰場。

郭寶玉認爲,不管是金國還是南宋,對於中原的山川地理都很熟悉,要想奇襲,非常困難,只要對方不犯錯,蒙古人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贏得勝利。

因此,要想發揮蒙古人的騎兵優勢,必須開闢第二戰場,出其不意地滅亡金國或者南宋。

針對如何開闢第二戰場,郭寶玉將目標選在了西南。在西南,如果蒙古人將吐蕃和大理拿下,就可以順流直下,奪取中原。

南宋到底有什麼優勢存在 南宋能抵抗蒙古四十六年的原因是什麼 第4張

當蒙古人進攻南宋遇挫時,他們終於想起了郭寶玉曾經提出的建議。

於是,蒙古人決定先拿下大理,再以此爲跳板合圍南宋。與此同時,在廣西的南面,作爲南宋屬國的安南也被蒙古人盯上了。因爲在南宋和安南之間,有一座軍事重鎮—老蒼關,如果從南路攻破老蒼關,就可以北上桂林,從灕江北上湘江,直達鄂州,在鄂州附近與北路軍南北夾攻,就可以將兩湖地區收入囊中。一旦獲得了兩湖地區,南宋也就失去了半壁江山,離滅亡不遠了。

公元1253年12月,蒙古人的中路和西路兩句軍隊神不知鬼不覺地繞過了南宋控制的區域,進入了雲南,開始圍攻大理。與此同時,由兀良合臺率領的東路軍也趕到了大理,三路軍隊對大理展開了圍攻。

在蒙古人強大的攻勢下,大理國王段興智與權臣高泰祥棄城逃跑,蒙古人輕而易舉拿下了大理。

拿下大理後,蒙古人在大將兀良合臺的指揮下,以大理爲基地,用了兩年時間橫掃了整個雲南地區,徹底掃清了在西南地區作戰的障礙。

南宋到底有什麼優勢存在 南宋能抵抗蒙古四十六年的原因是什麼 第5張

公元1257年,兀良合臺正式進攻安南。第二年,安南國王投降,蒙古人獲得了借道安南進攻南宋的機會。

公元1258年,雲南、安南平定後,元憲宗蒙哥大汗開始了他上任以來對宋代的第一次重大的軍事行動。

這次軍事的作戰範圍,幾乎席捲了整個南中國,戰場涉及現在的寧夏、甘肅、陝西、四川、重慶、河南、湖南、湖北、江蘇、安徽、雲南、廣西、貴州等省份。主要包括西面的四川戰場,中間的兩湖戰場,東面的江淮戰場。戰爭主要圍繞着三個地方展開。

在西面戰場,蒙古人的計劃是由蒙哥大汗親自率領軍隊從陝西進入漢中,利用漢中通往四川的道路,從背面進攻四川。與此同時,鎮守雲南的兀良合臺也派出部分人馬,從雲南經過瀘州,直取重慶,與蒙哥在重慶匯合,掃平四川。之後,兩支軍隊再從長江向湖北地區進攻。

在兩湖戰場,由忽必烈和張柔率軍從北方進攻鄂州。南方,則由兀良合臺親自率領人馬,帶領雲南的部隊進入廣西,再從廣西進入湖南,與忽必烈形成合圍。

在淮河戰場,由於蒙古騎兵難以在此發揮優勢,因此淮河戰場的主要作用是牽制南宋守軍,讓南宋守軍不得不分兵防禦,從而減輕四川戰場和兩湖戰場的壓力。

計劃制定好之後,蒙古人的執行力幾乎跟他們的進攻速度一樣快。

南宋到底有什麼優勢存在 南宋能抵抗蒙古四十六年的原因是什麼 第6張

在四川戰場,由兀良合臺派出的兵力迅速打通了雲南的東北通道,將防守在此的南宋守軍擊敗後,沿着金沙江而下,直取重慶。

與此同時,北方的蒙哥軍隊也迅速行動,經漢中直取四川,與兀良合臺軍合兵於釣魚城下。只要拿下釣魚城,則南宋在四川的統治基本上就土崩瓦解了。

當蒙古人在四川取得優勢的同時,中路的兩湖戰場和西面的淮河戰場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如果讓他們與重慶的西路軍匯合,那麼湖北西部的荊州、襄陽地區完全就保不住了。一旦湖南、湖北失守,江蘇和安徽也必然支撐不了多久。當這幾個重量級的城市易手,則南宋在江南地區的統治很難維持超過一年。

但是,就在蒙古人馬上要取得成功之際,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公元1259年8月,蒙古大汗蒙哥死在了釣魚城下。蒙哥一死,爲了爭奪新的汗位,在三大戰場上中蒙古人紛紛宣告撤兵,去斡難河邊進行新的選舉去了。

蒙古人的撤兵,使得在崩潰邊緣的南宋突然間獲得了新生。這次撤兵,使大宋江山又苟延殘喘了二十年。

1279年,宋元雙方在崖山進行了崖山大海戰,宋軍戰敗,陸秀夫負8歲的宋末帝趙昺跳海而死。宋亡,元代一統中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