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康熙承諾永不加賦 晚清時期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康熙承諾永不加賦 晚清時期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康熙不加賦,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明朝末年,國土疆域東、南至於海,北至長城,西至河西走廊,其他地方全部是清朝弄到手的,只不過東割西讓之後,還剩下960萬。清帝退位時,“退位詔書”保證了民國政府全盤繼承清朝領土的合法性。詔書中袁世凱特意加了一句: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爲一大中華民國。這句話讓民國政府取得了清朝的全部領土。

大概因爲是遊牧民族南下入主中原,清朝的口碑非常差。不過作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很多方面直接影響到了今日的中國。儘管清朝後期被歐美列強及日本胖揍,割土賠款還簽訂了不少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但是清朝對於我國還是有很大貢獻的,其一疆域方面,其二人口方面。

康熙承諾永不加賦 晚清時期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清朝入關後面臨着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全國經過戰亂,人口急劇減少。從明末天啓三年的五千多萬降到了三千多萬,耕地則從明朝萬曆年間的八十多萬頃降到了五十多萬頃。人少、地少,清朝靠什麼統治?爲了改變這個局面,緩和緊張的階級矛盾,在公元1712年,康熙頒佈了一條諭旨:

康熙承諾永不加賦 晚清時期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第2張

“各直省督撫,將現今錢糧山冊內有名西數,勿增勿減,永爲定額。其自後所生人丁,不必徵收錢糧,編審時,止將增加實數察明,另造清冊奏報”。這就是清朝著名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規定。自康熙五十一年實行後,人丁戶口數以康熙五十年統計爲準,之後出生的人,沒有土地,就不需要繳納賦稅。

這道聖旨看似影響不大,但是爲雍正實行“攤丁入畝”打下了基礎。到了雍正帝時期,直接將“人頭稅”變成了“土地稅”。這樣的情況下,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豪紳交稅增多,普通的百姓就交稅減少,緩解了百姓的生活壓力,再加上玉米、土豆和紅薯等高產作物的大規模推廣,爲人口增長奠定了基礎。從1713年到1793年,短短八十年,清朝人口從八千萬激增至三億!

康熙承諾永不加賦 晚清時期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第3張

清朝還是“重農輕商”的,所以農業賦稅始終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不過“永不加賦”這一條,清朝後世歷代皇帝都謹遵祖制,即便在末期清政府內外交困之中也沒動過“加賦”的念頭,基本上穩定在兩千至三千萬兩白銀之間。不過清朝初期,這些錢足夠維持清廷正常運轉,清朝中期後不斷通貨膨脹,這些錢就漸漸不夠用了。

清朝皇帝開始挖空心思增加新稅種,一些五花八門、光怪陸離的稅種紛紛出爐。比如有一項名目叫“浮收”,是指在正項皇糧的徵收、儲存、運輸、保管過程中會產生必不可少的費用,清朝規定把此項支出摺合入皇糧中,百姓交納皇糧一石,只能摺合爲八斗,一下子增加百分之二十的負擔。還有火耗、厘金、礦稅等名目繁多的稅種,但這些遠遠不夠。

康熙承諾永不加賦 晚清時期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第4張

尤其是清末戰爭不斷,清廷處處捉襟見肘。嘉慶鎮壓白蓮教,九年時間花費了數億兩白銀,從和珅那抄家得來的銀子花了個七七八八,國庫空虛。以至於後來的道光帝處處節儉,自己穿打補丁的龍袍,勞軍居然也只是一碗麪!其實道光也沒辦法,如此精打細算,才讓清政府勉強維持了收支平衡。

1826年,中亞浩罕國出兵葉爾羌地區,史稱張格爾之亂。清廷本有“雖遠必誅”之意,但是戶部掏出賬本算了一下,如果出兵至少要花費兩千多萬兩白銀,以摳門著稱的道光下令與浩罕國議和,簽訂了清朝歷史第一份不平等條約。雖用兩百萬兩白銀換來了暫時的和平,但卻讓中亞各國看到了大清的弱勢,爲後來阿古柏入侵埋下禍根。

康熙承諾永不加賦 晚清時期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第5張

道光很倒黴,在他領導下,本來扣扣索索過日子的大清迎來了鴉片戰爭。這一仗“首尾三載,糜帑七千萬”,清廷財政險些崩潰,最終投降、簽約、賠款。隨後又鬧起了太平天國,清廷沒錢了,咸豐不敢違背“永不加賦”的祖制,無奈之下大肆賣官,甚至“黃馬褂”都開始明碼標價,可是這都是杯水車薪,清政府不得不向地方下放財政權力。

曾國藩、李鴻章等人迅速起勢,成了割據一方的勢力,財政上自給自足,雖名義上聽從清廷號令,但是清廷已有四分五裂的趨勢。最著名的一幕,就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時,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宣佈“東南互保”,拒絕慈禧號令,視皇權爲無物。晚清政府的悲劇,就在於歷代遺留下來的矛盾集中爆發,各地戰亂前後持續十幾年,燒錢無數。

康熙承諾永不加賦 晚清時期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第6張

但“腐朽”的清政府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很重要一點是洋人教會了清政府運用現代金融手段:借貸。1853年,蘇鬆太道兼江海關監督吳健彰,爲了鎮壓劉麗川的小刀會向上海洋商借高利貸。清政府這才知道,原來錢是可以這樣花的,此後各地紛紛效仿。清朝官員不再拒絕跟洋人打交道,其中左宗棠平定新疆一事,最具代表性。

左宗棠收復新疆,軍費哪來的?大約有兩部分:一是朝廷給了500萬兩,剩下的大部分,是靠好基友胡雪巖向洋人借高利貸。因爲當時的清廷已無法做到完全集權狀態,各省大佬擁兵自重,財政自斂自收。清廷沒錢,只能要求各省給左宗棠協餉,各省都爲自己打算,更拖就拖。左宗棠無奈決定借貸,還錢時由各省分攤!

康熙承諾永不加賦 晚清時期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第7張

據統計,左宗棠先後6次向英國德國銀行借款,本金達1595萬庫平銀兩,本息共計2625萬兩,光利息就是1030萬兩。年息最高的一筆高達18%,最低一筆年息也有9.75%。不過只要能打勝仗,錢算什麼東西?左宗棠有了錢,買了一大堆先進武器,什麼加特林機槍、布洛期二號螺絲後膛炮、七響後膛槍等等,以雷霆之勢橫掃阿古柏叛匪,一舉收復新疆。

不過西方列強願意向清朝借錢,看重的是背後的政治經濟權益,擴大在華的勢力。另外這些對外借款是以中國的關稅、鹽稅作爲擔保的,如果清朝到期後不能還本息,他們就可以直接在各通商口岸徵收。從而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正所謂“弱國無外交”,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只能任人宰割。

(參考資料:《外債史話》、《清史稿》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