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長城到底有什麼作用 秦始皇真的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

古代長城到底有什麼作用 秦始皇真的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長城作用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匈奴帝國是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古代國家,存在年代約在前209年至460年。曾經是亞洲大陸上最強大幅員最遼闊的大帝國,一度縱橫馳騁,四處劫掠,成爲橫亙在東西方之間的一支可怕的破壞力量。

古代長城到底有什麼作用 秦始皇真的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

而在公元前221年的中國,蒙恬率大軍攻破齊都,實現了秦始皇夢寐以求的全國統一。正當咸陽城裏歡慶勝利的時候,秦國北部邊境傳來匈奴頻繁騷擾並大舉南侵的消息。匈奴軍隊殺人放火,搶劫牲畜財物,邊疆人民苦不堪言。

這時,秦國剛剛統一,人心思定,軍民厭戰。蒙恬不顧連年征戰的辛勞,接受命令"北逐戎狄",收復河套一帶。面對匈奴的挑釁,秦始皇選擇了蒙恬領兵出征。

古代長城到底有什麼作用 秦始皇真的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 第2張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領30萬能徵善戰的大軍,日夜兼程趕赴邊關。紮下大營後,他一邊派人偵察敵情,一邊親自翻山越嶺察看地形。第一次交戰,就殺得匈奴人仰馬翻,潰散草原。

公元前214年的春天,又爆發了最具決定性的戰爭。蒙恬跟匈奴人在黃河以北,進行了幾場戰爭,匈奴主力受重創。

最後匈奴人被徹底打敗,向無限的北邊逃竄。

史書上記載:匈奴人向北(逃竄)七百多餘裏。

蒙恬並沒有辜負衆望,一戰定河套,打得匈奴魂飛魄散。

古代長城到底有什麼作用 秦始皇真的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 第3張

賈誼也曾形容說"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這正是對河套戰役功業的稱讚。

然而,勝利的秦軍後來得到的命令卻不是繼續攻佔漠北,而是轉攻爲守,三十萬大軍以戰國時期燕、趙、秦三國的北方長城爲基礎,就地修築長城,從西北的臨洮一帶一直延伸到遼東,形成了橫貫東西的萬里長城。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去耗盡全國的財力、人力去修築長城呢?這麼做是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讓我們站在秦始皇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吧。

1、遊牧、農耕兩種社會之對立界線

這裏的“遊牧——農耕”對立是三個層次的對立,長城基本作爲分界線以區別:

1)首先是農耕經濟與遊牧經濟,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經濟類型,決定了長城內外的對立統一關係。

2)第二是指以這兩種不同經濟類型爲生產、生活基礎的不同民族,即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這其中包括,這些不同的民族建立起來的文化與文明。

3)第三是指農耕政權與遊牧政權。實際上發生在長城內外的大規模衝突,主要都是不同的政權之間利益與力量的角逐。

農耕政權和遊牧政權處於對峙狀態下,定居的農耕政權沿着傳統的農牧交錯地帶修築長城,防禦遊牧勢力的南下。

秦漢以來,遊牧政權持續南下對長城以內的農耕社會構成巨大的威脅,其中經歷了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

秦始皇借鑑先秦時期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經驗,想到了修築長城。

有了長城這種防禦工事,流動的戰場將會變爲固定的戰線。

遊牧民族就無法重演來了就搶、搶了就跑的鬧劇,他們必須先在長城一線與守軍打一仗。

2、種植農業是人類文明產生和發展的基礎

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是在由漁獵、採集向農業定居生活的過渡中形成並發展各自的文明。

在古代中國,農業始終是立國之本,對中原政權來說,保護農耕就是保護國家命脈。

華北平原是黃河流域農業文明的起源地,從遼金時期開始成爲中國北方的政治中心。

關中平原農業生產十分發達,從西周到唐代一直是全國的政治中心。

長城的作用之一,就是直接保障和影響華北平原和關中平原,並間接保障和影響了長江中下游平原。

長城區域與農牧交錯帶基本重合,是歷史與自然雙重因素共同作用和互相影響的結果。以農業立國的政權,往往在最大限度地開疆擴土之後,選擇維護既有的成果。而不是將帝國無限擴大到無回報或者少回報的區域。這決定了農耕政權會往北爭取土地,但不會無限制的向北拓展。

3、長城的“農耕拓展作用”

戰國秦漢時期是農耕文化區大幅度開拓擴張的時期,秦、趙、燕三國都是在大量奪取了遊牧民族生活的土地,把自己的邊界向北方、東北和西北大大擴展後而修建長城的。

通過長城,中原各國儘可能把可耕地擴入自己國家控制的範圍之內,以達到開拓疆土,並有效佔有和鞏固的目的。

古代長城到底有什麼作用 秦始皇真的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 第4張

防守的農耕民族可以從附近的農田獲得糧食,進攻的遊牧民族卻遠離了放牧的草場。而且長城一線多爲羣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堅固的關隘,步兵只要固守防線,遊牧民族的騎兵就毫無用武之地

4、長城的“華夷”之分——統治者防衛外來文化對自身文化衝擊而建

1)文化認同對立

秦漢長城及其防禦體系不僅體現着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在經濟社會領域的矛盾衝突,同時也體現和象徵着兩者之間在文化認同上的差異和對立。

古代長城到底有什麼作用 秦始皇真的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 第5張

2)“築長城,界中國”

漢唐人的這一認識,深刻反映了長城的本質,已爲歷史所證明,實爲千古不易之論。

不僅如此,他們還從民族及其文化習俗來解析長城,同樣深刻揭示出長城的本質。

《後漢書》寫下了這段話:

“天設山河,秦築長城,漢起塞垣,所以別內外,異殊俗也。”

自然界生成的山河,秦修築的長城,漢興建的邊塞防禦工事, 都是用來區分內外與不同的文化習俗的。以長城之設始有具體的內外之分,歷代又稱長城爲“塞上”,又有“塞內”、“塞外”之說。再如,長城的終端山海關,也分出內與外,稱“關裏”、“關外”、“關東”即是因長城而衍生出新的地理方位名稱,內外之區分, 最根本的差異就是文化與習俗的差異。

古代長城到底有什麼作用 秦始皇真的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 第6張

而統治者選擇修建長城長城,恰好將“夷狄”與“中國”分開,華夏的生產方式與文化不受“夷狄”侵犯,而“夷狄”的生活與習俗自行維持,各守疆界而已。

古代長城到底有什麼作用 秦始皇真的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 第7張

自漢以後,舉凡漢族建立的王朝,一直堅守長城這道土石工程的防線,對“三北”的遊牧民族嚴加防範。其中,起很重要作用的一個觀念便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可見,在古代不同民族間相互防範的民族意識由來已久,可謂根深蒂固。

對於統治者來說:築長城,不僅擋住遊牧民族的軍事進攻,還能防止他們的文化進入長城內, 給華夏文化帶來衝擊和不利影響。

3、統治者修建長城的政治、經濟因素——長城“關市”的多民族和平貿易和民族交流

雖然長城是我國北方遊牧社會與中原農耕社會對立衝突的產物,但其更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卻是在另一方面長城的存在,爲漢族與邊疆少數民族在相對和平穩定的環境下的交流和融合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保障。漢朝與北方少數民族進行關市貿易的主要地點,當在長城沿線險要關隘之處。

如賈誼所說,“夫關市者固匈奴所犯滑而深求也,……因於要險之所多爲鑿開,衆而延之,關吏卒使足以自守。大每一關,屠沽者、賣飯食者、美腥炙胰者,每物各一二百人,則胡人著於長城下矣。”

古代長城到底有什麼作用 秦始皇真的勞民傷財,本末倒置嗎 第8張

可見關市之地點,一方面要方便大規模的交易,一方面又要防止胡人趁機入塞

長城在漫長的歷史中是保衛漢族抵抗外族入侵最有力的屏障,發揮着無比巨大的作用。如果中原王朝連長城都守不住的話,即使“有德”如大宋,也只有待宰羔羊的命!

當然,如果恃長城之險而不思進取的,最終也必將如大明一樣,殘山剩水說痛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